董宇辉凭什么拿人民文学奖? 文学奖沦为流量附庸的悲哀!
人民文学奖颁给董宇辉,不是创新,是妥协;不是破圈,是堕落。
一个没写过正经文章、靠直播卖书的主播,凭什么拿文学奖?就因为他能说会道,能让《人民文学》多卖几万本?那按这个逻辑,李佳琦带货破纪录,是不是该拿经济学奖?罗永浩语录刷屏,是不是该拿鲁迅文学奖?图书馆借阅量破百万,是不是该拿诺贝尔文学奖?
1. 董宇辉的“文学贡献”是什么?——只是卖书,不是创作
他在直播间讲书,本质是“二手知识贩卖”,和真正的文学创作毫无关系。他能让《活着》销量暴涨,但余华会因此分他版税吗?
不会,因为卖书≠写书,传播≠创作。
如果“带货能力”能换文学奖,那出版社的发行总监、书店的金牌销售、豆瓣的书评达人,哪个不比他更有资格?
2. 人民文学奖的堕落:从“文学标准”到“流量标准”
人民文学奖曾经颁给王蒙、铁凝、阿来,现在却颁给一个连短篇小说都没写过的主播。这是对文学的侮辱,还是对流量的跪舔?
如果奖项只看“谁让文学更出圈”,那干脆改名叫“人民文学带货奖”算了!真正的文学奖,应该奖励原创性、思想性、艺术性,而不是“谁更能忽悠人下单”。
3. 流量时代的悲哀:专业被娱乐碾碎
今天能因为董宇辉带货给奖,明天是不是该给“五分钟讲透《红楼梦》”的短视频博主颁奖?后天是不是该给“AI一键生成文学金句”的软件颁奖?
当专业奖项开始向流量低头,文学就彻底沦为快消品。我们不再讨论“写得好不好”,只关心“卖得多不多”——这是文学的末日,不是新生。
4. 真正的文学传播者,不该是董宇辉
如果真要奖励“文学传播”,那也该给深耕书评的学者、坚持做文学普及的编辑、几十年如一日推广经典阅读的图书馆员,而不是一个靠卖书赚钱的网红。
董宇辉的直播间,文学只是流量工具;而真正的传播者,文学才是目的。
文学奖不是菜市场,别把流量当文学
董宇辉可以继续卖他的书,但人民文学奖不该自降身价。
今天给他颁奖,明天就会有更多网红来蹭“文学”的热度。到最后,文学奖变成网红镀金工具,而真正的作家和读者,只会越来越远离这个被流量腐蚀的圈子。
人民文学奖,
请记住你的名字里还有“文学”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