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最好/最糟糕的招聘是什么?

阿伟,上海某独立游戏厂商制作人

现在招人的确会比较垂直,但限于策划、美术、文案这种和内容比较强相关的岗位。这类岗位会倾向于招之前做过类似调性项目的人,这样上手速度会比较快,也比较容易掌握玩家的需求。比如女性向项目就会招做过女性向的,二次元项目就会招做过二次元的。相比之下,程序之类的就无所谓。

要说最好和最差的招聘体验,我也说不上来。我觉得比较滑稽的是,投简历的人什么样的都有,甚至有做酒店厨师的莫名其妙来投我们公司。另外还有一些观念上的不对等。我们公司在上海,但因为是小厂,所以开的工资并不是很高。一些对游戏行业抱有过高期待的人来我们这里谈薪资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和他们预期有比较大的落差。有个别人说话比较不客气,这种我们都建议他直接投大厂……他也得进得去不是?

某过气SLG策划 

这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因为我们公司几年没招人了,甚至裁了一半。

如果非要让我看一个想入行的人适不适合做游戏,我会优先看这个人能不能把握好需求,不管是用户需求还是同事的需求。之前跨行业的人我也招过,对方是漫画家转的策划。当时聊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这人对受众想要看什么思路比较明确——但那是很多年前了,游戏行业杂七杂八什么人都收,一般人还看不上做游戏的。现在游戏行业这么卷,这种没有几年经验的人,社招都不会看简历。

小实,还没找到工作的应届生

我求职的感受很玄学,总觉得这事有点看脸,尤其是策划岗,主要看眼缘。

体验比较好的一次,一个项目的主策亲自过来聊,我们聊了很多喜欢的作品和想要做成的游戏,感觉比较投缘,思路和想做的东西方向比较一致。但最后我还是被刷掉了,大概是出于学历、实习经历之类的因素吧。跟我一起去的人好多都有成品Demo,我就一关卡白盒,比不过人家。

铁棍,野生战斗策划

我经历的最糟糕的招聘,名字就不点了,面试官追着我问了20分钟什么是打击感,然后没给我任何反馈和提问机会,就草草结束了面试。

最好的招聘还得是游戏科学的,测试题做得像健身一样,累但开心,面试更是在一间相当舒适的大会客厅聊天,甚至还有猫。前后安排都很到位,最后虽然不合适,他们还是送给了我一个本子做纪念。

对于垂直,我现在确实觉得,大家对自己需要的人才标准都比较清楚了,招人的要求会更为细致。我自己以前在大厂参与招聘时也会有自然地这么做,应聘者光展现出基础素质是不够的,要看是否适合做我期望他能做到的事。

杜鹃,某乙女游戏文案

作为面试官,我发现某个应聘者拿别人的作品当自己的履历。比较绝的是,后来和前公司对接时发现,这位在上家公司也是这样入职的,之后开始以资深文案自居,PUA下级,然后在某次暴露真实水平后被淘汰——这人很可能是个惯犯。

最后,公司优化了入职的笔试部分。但我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到恶心,特别是这个人侃侃而谈的那股自信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游戏策划、现占星师

匿了,有一次面试官非常不专业,一看就是想来骗竞品经验。当时,我的经验覆盖他们的岗位要求绰绰有余,并且还是他们主动来联系我,说想招一个我这个岗位的。结果直到面试当天,这个岗位也没有在任何招聘平台上挂出来。“面试官”的气场也非常奇怪,对项目流程非常不了解——如果他真的是面试官,我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沟通的时候,他一直问我前项目的细节,自己又什么都不懂,完全接不上,一看就是在打听经验。这件事之后,我就发誓以后再也不玩他们的游戏了。

老苏,某大厂策划

校招时的面试经历是我最恐怖的回忆之一,那时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着一个头部项目的业务Leader夸夸其谈,面完第二天就被拒了,一点也没多耽误。事后回想,我当时说的都是一些特别玩家思维的东西。

小8,上海某游戏公司运营

我今年的面试,与其说“最差”,不如说是普遍现象:HR会压薪,在你能接受的底线上再故意降一点。这种服从性测试真的非常、非常恶心,令人痛心。

诺亚水兵,某二次元游戏文案

笔试过了之后进面试,HR面没问题,到了对应岗位面试的人这一关,他问我玩什么游戏,我回答的作品他没玩过,他玩过、感兴趣的我没接触过;我们平时读的书没有任何重合的地方,看的番剧(甚至没提当时的热门番剧)也没有共同点。双方互相进行了大概1小时的单方面输出后,才勉强在轻科幻知识和军事方面找到了一点共同话题……

我也从这段经历里得到了一个教训:不要试图以自己的经验去考验对方的“宅度”,因为没人真的是“全能宅”。

YJ,游戏平台社群运营(外包)

兴致勃勃投了某大厂,面试内容非常专业,连我们这种岗都会问对具体产品或者品类的理解。费心费力一轮轮面试全都过了,结果到终面才告诉我这个岗是外包。当时我像是被诈骗了,感觉非常不好,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虽然最后还是接了Offer)。但我问了一圈,似乎这个现象挺常见的,可能现在环境就这样吧。

天妇罗,某游戏媒体编辑

最坏的招聘是,当时老板给画的饼没能实现一点。

二猫,上海某游戏公司业务负责人

我说一段今年比较新鲜的经历。用人单位要一个管理岗,但给我的JD(职位描述)上写的却是执行岗最基础的那些描述,这其实已经很离谱了。因为像我这样的求职者不会把所有的履历都写在简历上,而是在和面试官聊天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展现出来,这就要做准备。结果对方给我一份和要求完全不一样的JD,加上面试官提的问题也不是很专业,导致我的准备都是无效的,要一直和他们“对频道”,浪费彼此的时间。

有些面试官的眼光也高,他内心的及格线可能是80分、90分甚至更高,但你除非达到120分,他才会当机立断决定,否则就会一直犹豫。

卡妙,游戏运营

面试了一个危机公关经验丰富的哥们,后来发现,这哥们本身危机公关经验丰富的原因是擅长创造危机。真的服了。

Goose,北京G厂文案策划

入职前,公司拿着我的简历给第三方公司背调,看起来挺正规。但是,我的简历内容是根据面试内容调整的,所以没把之前在摄影工作室这种无关经历写上。结果背调公司的意见是,我故意隐瞒工作经历,亮了红灯——拜托,你但凡提前告诉我这份简历会用来背调,我肯定会把每一段经历写清楚,你自己不说清楚,自说自话拿到第三方公司,还亮红灯,就显得整套流程很不科学。非常不专业。

老白,某底层拉磨码农

我个人经历最好的招聘就是上一次,领导是大牛,但完全没有架子,能够和他很平等地交流业务。这种良好的感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阿噗,上海某游戏公司策划

作为面试官,我面试过应届毕业生,碰到过一个妹妹。我问她有什么特长,她说自己空间想象力不行,所以不适合做关卡;数学也是一般,所以不适合做数值;最后,她说自己能做文案。我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正在暑期实习求职的游戏设计专业2026届留学生

我开始投简历比较晚,前段时间刚投了几家心仪的国内大厂,还在走前期流程。之前的实习也是通过展会上认识的独立开发者找到的,所以还没有经历一段完整招聘流程。希望接下来会顺利吧!

不过我确实感觉,现在游戏行业对各个岗位的要求越来越垂直了。这次求职前期,我找了一些行业内的朋友和前辈帮忙看简历,得到的大部分建议都是让我删减一些内容。比如,我之前的两段实习分别是关卡策划和交互设计,还有一些音效方面的工作,但很多人嘱咐我,如果最想去的是关卡策划的岗位,就要把别的都少写一些。现在把简历写得很多、很全面,没有人会觉得你厉害,反而可能被调岗,大家都需要那种专精的。

小雨,Insomniac Games工作室灯光师

我觉得索尼的招聘流程是比较好的。我在实习面试的时候经历了HR面和业务面,到业务面时,对方的态度很诚恳,提的问题基本都是根据我简历中附带的作品展开的,有一种双向选择的感觉。

正在找工作的运营同学

可能因为游戏行业运营岗门槛太低了,招聘也是鱼龙混杂。只要去招聘平台上随便找几个HR聊聊,很容易被气得吐血,有些HR真是啥也不懂。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