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他又飞升失败了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内娱的星二代们自出道起,便常常头顶父母的光环,直接投身于大制作、大电影的拍摄之中。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起点无疑显得逼格极高,仿佛站在了娱乐圈的云端之上。

  然而,这条看似光鲜亮丽的道路,实际上却与大众的生活相去甚远,更难以触及到流量这一娱乐圈的核心命脉。

  正因如此,许多星二代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发展流量,投身于偶像剧和耽改剧的拍摄之中。

  陈飞宇,便是其中的一员。

500

  他原本寄希望于通过耽改剧《皓衣行》一炮而红,然而这部剧因为不可说原因始终未能与观众见面。

  在漫长的等待中,陈飞宇或许意识到了耽改剧的不确定性,于是他选择了退而求其次,转而投身于BG偶像剧的拍摄之中。

  《点燃你温暖我》小有水花,也让他收获了不少粉丝,如今3年过去,他又带着他的新作出现了——

  《吃饭跑步和恋爱》

500

  该剧讲述了富家子弟甘扬(陈飞宇饰)与寒门学霸丁之童(庄达菲饰)之间,从校园到职场,跨越七年的情感纠葛。

  剧情从大学时期的一次U盘事件开始,甘扬被丁之童的坚韧与聪慧所吸引,从而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两人以跑步为纽带,在校园里牵手夜跑、共享泡面,度过了一段纯粹而甜蜜的初恋时光。

500

  然而,好景不长,甘扬因家庭产业突然衰败,担心拖累丁之童而选择了隐瞒真相并提出分手。

  这一决定让丁之童误以为自己被抛弃,心中充满了怨念。

  七年后,两人在职场重逢,昔日的恋人因误会而针锋相对,但内心深处未灭的情愫却促使他们逐渐解开了过往的心结,最终破镜重圆,携手面对生活的挑战。

500

  这样的剧情设定,乍一看似乎充满了浪漫与激情,然而仔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诸多套路。

  校园恋爱、破镜重圆,这些元素在现偶剧中屡见不鲜,早已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尽管该剧有原著小说作为支撑,但剧情本身却并未给观众带来太多的新鲜感。

  陈飞宇在剧中的表现,更是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

500

  从第一集开始,他饰演的富家公子甘扬就带着一种诡异的疏离感。

  当镜头对准他时,观众总能在他的眼神里看到一种“我在哪里、我要做什么”的迷茫。

  这种迷茫不仅体现在他的眼神中,更贯穿了他的整个表演过程。

  在男女主多年后首次重逢的场景中,本该是暗流涌动的复杂情绪,陈飞宇却用近乎面瘫的表情完成了这场戏。

  他的眼神空洞无神,仿佛只是在机械地完成导演的指令。

500

  更致命的是,在需要爆发力的桥段中,比如分手时的痛苦、重逢后的挣扎,陈飞宇的处理方式更像是照着剧本念台词,缺乏情感层次的变化。

  他的表演显得生硬而做作,无法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的真实情感。

  有网友吐槽说,“陈凯歌导演或许该让儿子回炉重造,毕竟观众不是来电影院看《演员的诞生》海选现场的。”

500

  相比之下,庄达菲在剧中的表现虽然谈不上惊艳,但至少稳住了基本盘。

  她饰演的丁之童在校园时期的青涩灵动、职场阶段的干练坚韧都拿捏得相对自然。

  尤其是在诠释角色独立自强的一面时,她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都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成长轨迹。

  然而,这种“稳定输出”在遇到对手戏时却成了双刃剑。

  当庄达菲努力用眼神传递爱意时,陈飞宇的木讷反应让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为零。    

500

  有场戏是丁之童在雨中等待甘扬解释分手原因,庄达菲将委屈、愤怒、期待交织的情绪演绎得细腻动人。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泪水,声音也微微颤抖,让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然而,当镜头切到陈飞宇时,他却仿佛在思考“今天晚饭吃什么”,眼神呆滞无神,表情僵硬。

500

500

  演偶像剧不需要影帝一样的水准,够用就行。

  但前提是剧情别拉胯。

  但不幸,这剧的剧情也崩了。从男女主校园相遇、家境悬殊导致分手、职场重逢破镜重圆的套路来看,这部剧几乎复刻了二十年前韩剧的标准模板。

500

  更糟糕的是,编剧为了制造戏剧冲突,不惜牺牲逻辑合理性。

  比如甘扬家道中落后选择不告而别,这种“为虐而虐”的设定在2025年显得尤为过时。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沟通与理解,而不是选择逃避和隐瞒。

  此外,两人总能在便利店、机场、公司走廊精准错过,这种刻意安排的巧合也让观众直呼“编剧是不是把观众当傻子”。

  原著小说中关于金融行业的现实挣扎被简化成“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俗套戏码,职场戏份更像是过家家。

  丁之童从普通职员逆袭成女强人的过程毫无说服力,仿佛开了金手指一般。

500

  剧集试图用“吃饭”“跑步”等生活化场景打造新意,结果却沦为形式主义的堆砌。

  比如每集必有的“跑步约会”,本意是展现情侣共同成长的过程,但镜头里永远只有两人穿着名牌运动服在公园慢跑的唯美画面。

  既没有跑步带来的汗水与喘息,也看不到运动对角色关系的实质性影响。这种“伪生活流”的呈现方式让本该接地气的日常场景变得悬浮而做作。

  当丁之童说出“跑步是我们爱情的见证”这种台词时,弹幕飘过的“不如改成美团外卖见证爱情”足以说明观众的不买账。

500

  它既想通过“健康生活理念”吸引年轻观众,又沉迷于偶像剧的粉红泡泡无法自拔。

  主创团队在宣传时强调“让爱情回归生活本质”,可剧中人物住着精装loft、穿着当季高定、烦恼仅限于“前任为什么离开我”。

  这种悬浮感与“真实生活”背道而驰。

  甘扬家族企业破产后依然能轻松进入投行工作,丁之童作为普通小镇青年却能在上海核心区租住带落地窗的公寓。

500

  在观众审美日益提升的当下,为什么这类“悬浮偶像剧”仍能占据市场?

  或许正如某位编剧在社交媒体上的吐槽:“我们总在抱怨观众不爱看现实题材,可当资本只愿意为安全套路买单时,创新反而成了奢侈品。”

  这种现状让许多有才华的编剧和导演感到无奈与沮丧,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创意与想法付诸实践,只能被迫迎合市场的需求与口味。

  但观众早已厌倦了糖精兑水的爱情童话,他们等待的,是真正能照见生活的光。

  他们希望看到更多真实、有深度、有思考的作品,而不是那些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感的悬浮偶像剧。

进入电影杂志——为你发现更多好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