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的奔驰停产,BBA失去最后体面
特朗普一夜变脸,全球都跟着手忙脚乱。
前段时间,特朗普放肆挥舞关税大锤,无差别攻击各个行业,逼得汽车行业各个品牌紧急调整政策。
其中,奔驰迫于过高的关税成本,甚至考虑从美国撤出GLA系列入门级汽车,加速迈巴赫的“国产化”。
其实放弃入门级汽车,已经成为传统豪车的统一动作。前段时间,汽车媒体Drive报道:确认梅赛德斯-奔驰A级车系停产,现款A级掀背车即为最后一款,不再推出换代车型。
也就是说,这款诞生于1997年、历经四代更迭、累计销量超百万的“平民豪车”,即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奔驰A级曾是品牌打入年轻市场的王牌。
2018年换代时,其“三明治”车身结构和奔驰标加持,让其月销量一度突破5000辆。随着奔驰整体销量的下滑,利润最低的奔驰A,成了第一个弃子。
01
最火“平民豪车”,沦为赠品
奔驰A最近出镜率很高,只是方式并不体面。
前段时间,某奔驰经销商打出条很炸裂的宣传语:奔驰买一送一,购买奔驰GLC赠送奔驰A200L。
这个活动一出,很多奔驰爱好者纷纷跑到店里试驾,据店家表示,活动是真的且很快被抢购一空。
指导价20多万的奔驰A大概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沦为赠品。
要知道奔驰A诞生的40多年里,堪称最火的平民豪车,是不少年轻人的第一辆奔驰。
1997年,奔驰A带着“三明治底盘”和Z型C柱横空出世,是奔驰首款采用前轮驱动的乘用车。它的车型现在看来有点呆萌,但欧洲人喜爱两厢小车,在当时被不少欧洲人当成“买菜神车”,被称为“都市精灵”。
2004年,第二代奔驰A级发布,造型上更加动感观感也更现代。彼时高车顶设计就像行走的移动阳光房,硬壳折叠天窗加上三叉星车标加持,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别看奔驰A当时只是欧洲特供车,从1997年至2004年,A级车累计生产了110万辆,巅峰时期年销曾超30万辆,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2012年,第三代奔驰A才开始逐渐走出欧洲,进入中国市场,只是因为中国民众更喜欢大车,当时并没有在国内溅起水花。
好在奔驰很快就发现了这款车的水土不服,在2018年再次对奔驰A进行升级。
升级后的奔驰A完美戳中了中国用户的爽点:
车身长度和空间增加,一改奔驰A没屁股的刻板印象。
奔驰标配的“钻石格栅”和涡轮造型出风口都安排上,猛地看上去已经有八分像奔驰轿车。
最体现奔驰尊贵感的双联屏和64色氛围灯,让中国年轻人直呼“奔驰YYDS”。
两厢掀背的亲民造型,让无数小镇青年看到拥有豪车的希望,摸到曾经遥不可及的豪车门槛。
在巅峰时期,中国4S店的A级试驾车,方向盘皮套甚至被热情的消费者磨秃了。销售顾问那句经典话术“贷款24期,每天少喝两杯奶茶就能开奔驰”,打动了许多女生的心,让她们心甘情愿掏钱买单。
在车标信仰的巅峰时期,A级车为奔驰在中国销量的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
02
奔驰的面子,被新能源碾压
如今,年轻人第一辆奔驰彻底沦为弃子。
奔驰CTO Markus Schafer无奈表示:“不是我不想保留,是中美市场不认可!”
其实,早在2022年A级就已退出美国市场,仅在欧洲和亚洲维持销售。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数据,也相当惨淡。
数据显示,奔驰A自2018年以来在中国的销量基本维持在四位数的水平,2024年A级月均销量仅2000-5000辆,2025年1月中国销量仅801辆,2月略升至1302辆。
更让奔驰难以接受的是,奔驰A的终端成交价下探到14-17万元区间,开始和大众、丰田等合资车同台竞技。
近两年,奔驰在中国市场受到新势力的全面冲击,而这冲击的威力和后果,在奔驰A身上被无限放大。奔驰的面子,也被两记重锤无情打碎。
1.车标信仰崩塌,揭开产品力的遮羞布
曾几何时,奔驰A最牛的身份牌就是三叉戟的车标,很多年轻人买车是因为车标崇拜。
但进入电气化时代,新一代消费者不再为“车标”盲目买单,奔驰A级以“豪华品牌最低门槛”的卖点也逐渐失灵。
面子工程坍塌后,里子隐藏的羸弱产品力也随之曝光。
奔驰A的配置与体验一直与价格严重脱节。例如,20万的奔驰A级低配车型仍使用手动空调、塑料方向盘,而同级国产新能源车已标配智能座舱、L2级辅助驾驶。
一位车主吐槽:“开奔驰A级不敢发朋友圈,怕被嘲笑‘人傻钱多’。”
同时,作为一款售价并不低的轿车,奔驰A级采用的是前置前驱的驱动形式,以及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系统。这都是国产车用在10万元以下车型的配置。仅仅靠奔驰的车标与服务体系,很难和国产汽车竞争。
另一方面,就算在低价诱惑下,只需要十几万元买到了豪车的标,但豪车的维保标准也会劝退一些人。有奔驰A级车主表示,每次做保养都感觉自己开的是三四十万元的车,做一次保养心痛一次。
2.奔驰A的成本账,越算越亏
奔驰砍掉A级的理由也很直白——“不赚钱的买卖,不如不做”。
2025年,奔驰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降本增效运动,计划通过“自愿离职”遣散约3万名员工,最高遣散费或超400万元。
奔驰A单车利润的下降也让奔驰不得不考虑向它开刀,奔驰目前开发一款全球化燃油车型需要投入数十亿欧元,但随着奔驰A级售价的降低,其单车利润也趋近于零。
2025年奔驰在国内市场前两月的销量仅有2103辆,相较此前月销过万的表现堪称断崖式下跌,这种投入产出比的失衡也让奔驰A级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停产A级,无论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还是维持品牌的高端认知角度,都是奔驰目前的最优解。
03
抛弃“入门级”,能救传统豪车吗?
抛弃入门级,已经是传统豪车的共识。
除了奔驰A系,宝马1系三厢版自从2023年7月最后一台车从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下线后,到现在也没有复产的消息。
从奔驰A级到宝马1系,再到奥迪Q2L,这些曾以“20万开豪车”吸引年轻人的“平民豪车”,都成了品牌转型的牺牲品。
2024年,宝马宣布1系停产,并将资源转向高端车型与电动化;停产A级后,奔驰将紧凑车型从7款精简至4款,集中资源开发CLA轿车、CLA猎装车、GLA和GLB SUV等高利润车型。
问题的关键是,“弃车保帅”的打法,真的能拯救传统豪车品牌吗?
金错刀车评认为,这套“去低端化”的组合拳,短时间内来看既保住了品牌调性,又腾出了电动化所需资源,看似相当合理,但长期来看,传统豪车想转型成功,最关键的动作是:颠覆燃油车时代的研发惯性——从品牌为王,转为体验为王。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品牌已经重新定义了“豪华”标准:科技配置和智能体验等卖点,比车标更能吸引用户。
传统豪车若无法在智能体验、用户价值层面突破,仅靠“砍掉低端”难以挽回颓势。
在奔驰A级停产之后,奔驰CLA成为新任的入门担当。奔驰刚刚发布的全新一代奔驰CLA,整车将基于全新MMA电动平台打造,可提供800km左右的续航里程;在智能化方面,全新一代奔驰CLA也将配备L2+级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在产品力方面进一步向国产车型品牌靠拢。
但总的来看传统豪车要想重塑竞争力,还有三节课要补:
首先技术反超,可以联合华为、Momenta等本土供应商,弥补智能驾驶短板。
其次重构生态,将汽车融入智能家居、移动办公场景,而非孤立“交通工具”。
最后深挖需求,可以学习蔚来、小米的社区运营,将品牌忠诚度转化为创新驱动力。
当“车标信仰”被“体验信仰”取代,传统豪车若不能放下身段、拥抱变革,终将成为智能时代的“诺基亚”。
传统车企的“断尾求生”,不如重塑价值。
作者 | 云摇 审校 | 琪琪
视觉 | 金克斯 轮值主编 |茴香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