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高管回应NS2游戏涨价:不是固定标准,今后会采用“可变定价”

500

上周 Switch 2 发布之后,相信不少玩家都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一场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如果说日本特供机型便宜两万日元尚且还能理解为是“国家补贴”,那么以《马力欧卡丁车 世界》为首的任天堂第一方游戏,面向欧美市场卖到80美元的高昂定价,显然已经超出了大多数玩家的心理预期。

500

为了回应玩家们的质疑,周末放完假重新上班的任天堂高管终于在4月7日正面回应了这些问题。美国任天堂CEO Doug Bowser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他们并不希望80美元成为行业的全新标准,任天堂更愿意执行名为“可变定价”(Variable Pricing)的策略——这一售价策略常应用于赛事售票或是一些景区门票,例如超级任天堂世界所在的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就是依照每天的预期人流量来定价。

Doug Bowser解释道:“你现在看到的是可变定价机制。我们会逐一审视每款游戏,真正关注它的开发投入、玩法的广度与深度、游戏在时间维度上的耐玩性,以及玩法体验的可重复性。”

影响任天堂游戏定价的因素还有很多,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他们对游戏合理定价的评估体系。Bowser进一步解释道,未来的游戏定价将呈现差异化特征,目前任天堂尚未设立统一的标准价格。

在采访过程中,Bowser以即将登录Switch 2平台的《咚奇刚 蕉力全开》为例,这款游戏的数字版建议零售价为 70 美元,并未沿用《马力欧卡丁车 世界》的80美元标准,而这就是任天堂即将推广的“可变定价”策略。

500

美国任天堂副总裁Bill Trinen就 Switch 2 游戏的定价问题与IGN发表了类似的看法,他坚称《马力欧卡丁车 世界》的价格是合理的:“我们会逐一审视每一款游戏,评估它的内容和价值,然后再问自己:‘以这款娱乐作品所提供的价值而言,最合适的价格是多少?’”

当然,Switch 2 游戏定价的争议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任天堂取消掌机游戏定价策略的影响。

在十几年前的3DS时代,大部分任天堂商店里的游戏标准售价为40美元,原因在于掌机主要面向休闲玩家和年轻群体,为了提高市场接受度游戏定价通常更为亲民——尽管彼时的游戏售价相较于DS或是Gameboy时代已经贵了很多。

500

Switch模糊了主机与掌机之间的界限,将游戏的售价标准定为60美元。而Switch 2采取的“可变定价”策略,更是有可能将部分游戏的售价抬高至80美元,近乎翻倍的游玩成本对于那些习惯了40美元售价的玩家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原则上来说,任天堂在美国地区的定价与身处亚洲的我们关系不大。不过现实情况却是,虽然任天堂并不希望80美元成为行业的新定价标杆,但未来若有游戏以此价格发售,恐怕也不会再引起太多争议。从60美元的标准售价迈向70美元,游戏行业走了几十年,而从70美元涨到80美元,仅仅只隔了5年的时间。过于激进的定价策略,必然会招致部分玩家的不满。

500

在上周的美任树屋直播中,直播间的弹幕全在刷“降价”

不管怎么说,任天堂在Switch 2游戏定价方面似乎无意听取粉丝意见。尤其是在美国的“对等关税”行政令签署落地后,Switch很可能还将再迎来一波涨价。至于任天堂的“可变定价”模式究竟能否顺利执行,我们还得等到Switch 2 的游戏阵容逐步完善之后才能见分晓。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