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挑起关税大战的动机剖析
特朗普挑起关税大战的动机剖析
撰文:皆大欢喜
2025 年 4 月 8 日 星期二
特朗普执政期间发起的关税大战,不仅是国际贸易领域的重大转折点,更是美国内外政策复杂博弈的缩影。这场以 “美国优先” 为旗号的贸易战,背后交织着国内政治诉求、地缘战略布局、经济利益攫取等多重动机。本文将从多维视角剖析其深层动因。
一、国内政治逻辑:转移矛盾与选举动员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首要服务于国内政治需求。在俄乌战争调停受挫,国内舆论对其外交能力产生质疑的大背景下,关税战成为转移公众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不再有人去问“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从哪天算起”)通过制造 “外部威胁”,特朗普成功将民众对政府外交失能的批评,转化为对 “捍卫美国利益” 的支持。此外,关税政策精准直击铁锈地带选民的痛点 —— 这些传统制造业衰退地区的选民,是特朗普的核心票仓。凭借高举 “保护本土产业” 的大旗,特朗普进一步巩固了基本盘,为谋求连任奠定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美股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大幅波动,4 月 7 日开盘不久三大股指均跌超 3%,一则 “暂缓关税征收 90 天” 的假新闻,竟让美股大幅回升,随后又因消息被证伪再次下跌。这一事件充分表明,投资者对特朗普关税政策转向的迫切期待,也侧面反映出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及民众预期造成的冲击,特朗普却仍在 4 月 7 日表态,没有动摇继续加征关税的决心 ,试图借此维持其在部分选民中的影响力。
二、地缘战略重构:盟友体系与对手甄别
关税战本质是一场全球关系的压力测试。美国通过差异化关税政策,迫使各国在 “妥协” 或 “对抗” 间做出选择:
“核心盟友” 筛选:对迅速妥协的日韩等国家,美国以关税豁免为条件,换取军事及科技合作;
“战略对手” 定性:对强硬反击的中国、土耳其等国,借助关税施压,遏制其产业升级;
“边缘国家” 威慑:对欧盟等摇摆势力,以汽车关税为筹码,分化其内部团结。
2025 年 3 月 12 日,美国正式对欧盟进口的钢铁和铝加征 25% 关税,欧盟迅速宣布对价值 260 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分阶段实施反制关税。特朗普还威胁,若欧盟不取消对美国威士忌产品 50% 的关税,将对法国和其他欧盟国家的葡萄酒、香槟等酒类产品征收 200% 的关税。这种 “极限施压” 策略,旨在重塑以美国为中心的等级化盟友体系,为 “新冷战” 格局奠定基础。
三、经济利益链条:个人与财团的共谋
特朗普家族商业网络与关税政策之间,存在着隐性关联:
海湖庄园游说通道:多国通过在海湖庄园举办高额付费活动,换取关税豁免谈判机会,仅 2023 年相关收入就超 2500 万美元(据《纽约时报》调查);
能源集团利益绑定:对俄罗斯铝业、沙特石油的关税豁免,与特朗普家族在相关领域的投资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富人减税的资金池:2018 年联邦关税收入同比激增 70%,为 2.3 万亿美元富人减税计划提供财政缓冲。
此外,《纽约时报》5 日发文揭露,上周末特朗普一边在自家多拉尔高尔夫度假酒店,挥杆参加沙特资助的高尔夫锦标赛,一边在海湖庄园以 “筹集政治资金” 为由举办私人晚宴,短时间内筹集到高达 2000 万美元资金,进一步凸显其个人商业利益与关税政策的紧密联系。
四、全球秩序博弈:动摇多边主义根基
关税战暗含颠覆现有国际秩序的战略意图:
弱化 WTO 机制:通过单边关税架空世贸争端解决机制,迫使改革向美国利益倾斜;
重构产业链:借助关税迫使制造业回流,推动 “近岸外包”(如美墨加协定替代 NAFTA);
科技霸权维护:对华高科技产品加征关税,实质是遏制 “中国制造 2025” 的技术追赶。
五、非常规地缘助攻:间接缓解俄罗斯压力
尽管美俄关系表面敌对,但关税战客观上为俄罗斯提供了战略喘息空间:
能源议价权提升:全球贸易混乱推高油价,俄罗斯 2024 年能源出口收入同比增长 18%;
西方阵营分化:欧盟因钢铝关税与美国对立,减弱了对俄制裁统一战线的效能;
人民币国际化受阻:中美贸易战延缓了去美元化进程,间接维护了俄能源交易的美元结算体系。
六、意识形态投射:民粹主义与反全球化浪潮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迎合了全球民粹主义崛起浪潮:
反精英叙事:将自由贸易塑造为 “全球精英剥夺美国工人利益” 的工具;
数据政治化运用:选择性引用中美贸易逆差数据(2024 年达 4200 亿美元),煽动经济民族主义情绪;
文化身份捆绑:通过 “购买美国货” 等口号,将贸易政策与本土文化认同深度融合。
七、战略误判与认知陷阱
需注意的是,特朗普团队对关税战存在严重误判:
低估产业链韧性:跨国企业通过东南亚转移产能规避关税,而非回归美国;
高估美元霸权:关税战加速了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体系发展;
忽视国内通胀反噬:2024 年美国 CPI 因关税上涨 4.2%,中西部农业州因报复性关税损失惨重。
2025 年,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发出警告,特朗普 4 月 2 日签署的 “对等关税” 行政令,将加剧通胀、拖累经济增长,甚至可能触发经济衰退。美国高盛集团预测,美国股市可能尚未见底,未来 12 个月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 35%;瑞银集团预计,关税政策将使美国 CPI 上涨 2%,今年 GDP 增幅低于 1%;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也纷纷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
结语:多重动机交织下的历史节点
特朗普的关税大战绝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国内民粹主义、全球权力重构、个人利益网络共同作用的产物。其影响已超越经济领域,成为 21 世纪国际秩序转型的催化剂。未来各国需警惕的是,这种 “交易艺术” 外交模式可能被效仿,导致全球治理进一步碎片化。唯有强化多边协调机制、构建包容性贸易规则,方能避免世界滑向零和博弈的深渊。
(注:本文部分数据基于 IMF 2024 年贸易报告、美国商务部公开资料,以及 2025 年最新时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