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宁:为什么必须对美国进行稀土反制?
姬安宁:为什么必须对美国进行稀土反制?
4月4日傍晚,中国开始对美国产品加34%的关税,我看到这一条新闻后,突然有一个疑问,你加这34%的关税有用吗?要知道,前面已经加了20%,美国的产品可替代性非常强,不要说最终再涨34%了,即便是最初加的20%也没人要了,国人非常聪明,他们马上就会去别的地方买。
我知道,能够卡美国脖子的只有稀土,于是就分别对文小言和豆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特朗普给中国加了54%的高关税,中国会用稀土进行反制吗?”
结果文小言的答复是:
中国极有可能动用稀土作为反制特朗普54%关税的关键战略武器,具体逻辑如下:
一、稀土反制的可行性
资源垄断优势
中国控制全球70%稀土开采量和90%稀土精炼产能8,尤其掌握镨、钕等永磁材料加工技术,美国军工(如F-35战机)和新能源产业(特斯拉电机)依赖度超80H。2024年中国曾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导致美国军工生产线多次停工48。
精准打击能力
中国可能升级反制措施,包括:
提高出口关税:对稀土及其制品加征50%-100%关税8;
实施配额管制:缩减对美稀土出口量至正常水平的30%以下8;
技术封锁:禁止向美企转让稀土提纯专利(如离子型稀土分离技术)48。
二、历史与现实的印证
2024年案例:中国限制钨、碲出口后,美国每架F-35成本飙升220万美元,直接导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交付延迟48;
当前动向:商务部已在5小时内启动反制预案,稀土管制被列为优先选项248。
三、反制效果预判
美国短期承压
稀土断供将导致美国军工生产周期延长6-8个月,新能源车电池成本上涨40%8;
五角大楼评估显示,若中国完全切断稀土供应,美国国防工业基础将在18个月内陷入瘫痪8。
中国战略主动性
通过稀土反制可迫使美国在关键产业领域妥协,同时推动国内稀土企业整合(如北方稀土集团重组),强化全球定价权48。
结论:中国必将动用稀土反制,这既是基于资源垄断优势的战术选择,更是打破美国关税围堵的战略必需,其杀伤力远超单纯关税对抗。
而豆包的回答是:
截至2025年4月,中国是否会用稀土进行反制尚不确定,但从各方面因素来分析有一定的可能性较小。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考虑因素:
1. 反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刺激美国产业发展:将稀土作为反制手段可能会加大美国对本国稀土产业的扶持和补贴力度,推动其加快自身稀土产业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开发,从长期来看可能削弱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例如,美国已着手推动自身稀土产业发展,澳大利亚的稀土开采和分离技术在美国支持下也进步很快。
扭曲市场价格:可能会进一步扭曲稀土的市场价格,对中国稀土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目前全球稀土产能存在过剩的情况,稀土价格的波动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2. 中国的其他反制措施选择:中国在应对美国的关税措施时,可能会优先采取其他反制措施,如对美国的相关产品加征关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限制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准入等。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中国的利益,同时避免过度依赖稀土这一种反制手段。
3. 国际政治和外交因素:稀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出口限制可能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反应,中国在采取相关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影响。此外,俄罗斯等国家也在稀土领域与美国存在合作的可能性,这也会影响中国使用稀土进行反制的决策。
不过,中国拥有从稀土资源到全产业链的压倒性优势,稀土仍然是中国手中的一张重要牌。中国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利益的综合考量,来决定是否使用稀土进行反制以及如何进行反制。具体的决策将受到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国际政治局势以及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战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接下来不到20分钟,中国对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的新闻就出来了,我由衷感叹,文小言为什么预测得这么干脆而准确呢?难道是因为他最近绑定了“深度求索”吗?
不得不说,豆包非常好用,回答简洁明快,但为什么这一次预测不准呢?
要知道,美国这一次给中国加了54%的关税,小包裹也要交税,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关税对美国已经不起作用了,必须下重手,而重稀土可以让特朗普最多在半年内屈服,乱世要用重典,这就是博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