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的国家标准来了,对楼市有啥影响?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朋友们,楼市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好房子”的国际化标准来了,从5月1日起就要开始实施,以后的房子都要按照这个新标准来建造。有朋友可能会问,到底什么是“好房子”?这对房价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好房子”的具体标准有哪些。
按照住建部最新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最直观的一个变化就是层高3米成了硬指标。过去,很多开发商为了多盖几层,会把层高压缩到2.8米,甚至更低。2.8米是什么概念呢?一般人站起来大概2.3米到2.4米,层高只比人伸直手的高度高40公分,人进去会感觉很难受,尤其是户型面积稍大一点,就会显得很压抑。
而新规要求层高不低于3米,别看只增加了0.2米,却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它可以让楼上楼下的噪音减少一些,房间的通风采光也能提高一个档次,让人的居住体验直接上一个台阶。
电梯的配置门槛也从7层降到了4层,也就是说,以后几乎所有的房子都会有电梯,这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现在老小区电梯安装难的问题。大家推着婴儿车、轮椅上下楼,或者搬家具都会方便许多。
此外,还有一些十分细节的规范。比如隔音问题,要求卫生间排水的声音不能太大,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经常会遇到晚上休息时,楼上或者楼下的人回来得晚,一上卫生间、洗澡、排水或者使用马桶,就会影响到我们。再比如插座少的问题,规范要求开发商要预留足够数量的插座。规范还明确规定,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卧室或者起居室能够满足日照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未来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会变宽,那些不见天日的房子大概率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以前,对于“好房子”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有些开发商就用“高端品质”“匠心铸造”等术语来糊弄人。现在好了,国家把“好房子”的标准直接量化成了具体的指标,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也意味着未来新建住房的品质都将提升一个台阶。
那么,新规实施后,对老房子有什么影响呢?老房子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短期内估计不会特别大。因为从新的标准实施到新房子建设落地,起码还要一两年的时间,而且这类新标准的房子也不会一下子大量上市。另外,新标准的新房子品质好了,价格估计也会有一定的提升,这就决定了它不会匹配所有人的价格需求。所以,楼市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新旧格局分化,一些老旧住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价格重估,价格梯度会变大。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让想买房、想换房的朋友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先租后买、先小后大,还是先上车后改善等等。当然,不着急买房的朋友也可以再等等,符合新标准的“好房子”肯定比原来住的要舒服。
朋友们可能会有一个疑问:盖房子这件事,为什么要政府来统一标准,让开发商、让市场自己去决定标准不行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实在市场上,如果由开发商自己制定标准,并标榜自己的房子是高品质,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形成口碑,比如某些开发商盖的房子确实好,而其他开发商的房子则不行,这需要一个过程。政府统一规定标准,能够比较快地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也可以引申到商业用房或者工业用房的标准上来。
我们国家高层商业用房现在的标准比较低,因为几十年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时定标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所以大量十层楼以上的高层建筑都采用钢筋水泥结构。大量使用水泥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建造成本高,因为水泥很多是现场浇筑的,随着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成本也就随之增加;第二,水泥建筑不具备循环利用性,40年到50年后,如果建筑拆除,水泥无法回收再利用。但是,如果国家标准改变,规定以后高层建筑必须尽量使用钢结构,那就不一样了。钢材可以重复利用,一座旧楼拆除后,钢材很快就能回炉重造。另外,钢结构的楼可以在工厂预制好,运到现场焊接、组装,施工速度很快。
其实,美国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大规模推广钢结构建筑了,纽约的帝国大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大家可能看过一张很有名的照片,工人在修建帝国大厦时,中午午休坐在钢梁上吃盒饭,下面就是整个纽约市,那个场景展现了当时美国蓬勃发展的景象。说到这我不禁感叹,特朗普想恢复美国的雄风,光靠关税政策可不行,必须从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