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 风暴
原创 Odysseus 培风客 2025年04月05日 04:05
就像两天前那篇文章说的,这个世界都会被这个关税改变。或者你就这么想,从2018年到2024年,中国为了调整外需走弱的经济结构,以及与之伴随的通缩压力,花了六年时间,而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和今天我想着重提到的东南亚,需要在几天时间去反应。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也是之前说,我根本不觉得这有任何的priced in ,这不可能被priced in。这个故事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这让我想起了2020年3月,如果说这五年我进步了什么,五年前的那个三月,我知道OPEC要开会而且结果可能不会很好,我记得那个周四晚上美国高收益债就已经出问题了。周五的结果确实不好,但我觉得,油价要跌,通胀要走低,美股有风险,联储要降息。那买黄金啊。然后度过了一个人生最难熬的三月。
而此时我可以扯扯闲谈,聊聊一些务虚的长期展望,期待资产价格跌到一个不合理的位置再去抄底。这就是我很满意的进步了。
首先我可以聊聊长期问题,然后也许周末再聊聊短期的一些想法
第一个问题是,这种关税是一个目的还是手段。我觉得不要低估了美国重建自己国防和制造业的决心,美国曾经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他们很清楚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在战争中那种游刃有余的战略制定,少了一个舰队过一个月就多一个舰队。而他的对手每个舰队都是输不起的宝贝。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打过牌,一个无限筹码的人对一个有限筹码的人,即便有限筹码那个人是个高手,也不会改变结局。所以这个关税是一个谈判手段,但不完全是手段,他的目的包括了重建一些国防和制造业,美国本土的钢材,铝材,国防这些东西不是可以谈判的。
这也是我今天看到很多用什么招投标去类比关税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出来,但凡读一读美国人自己写的东西呢,这根本不完全是一个商业问题,美国的国防战略目标就是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这是一个世界性商业帝国的核心诉求。这也是之前说过很多次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诉求,这是很合理的。
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人觉得,只要中国去妥协,美国就不会继续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就是中国给美国负数的关税,美国想要一部分国防关键产能和基础原材料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决心也不会改变。
所以这个关税里面有一部分,是很难谈判的,是美国的安全诉求,是一个追求了50年绝对安全的国家的安全诉求。而另一部分是可以谈判的,包括和中国的谈判。
只不过对于这个谈判的方法,美国和中国在刚开始有一些看法的差异,美国的思路是中国可能需要渴求美国的市场,所以可以是他们漫天要价,最后中国来美国就地还钱,最后在一个友好的会谈里面,美国降低关税。这种观点差异,是美国持续不断宣传中国没有美国需求就会经济塌方。
这点和2016-2017年美国人觉得通涨起来是他们自己加财政导致一样,典型的美国式世界观,实际上中国过去2-3年,最大的经济负面冲击可能是房地产。
中国的思路显然是,你加我也加,可以最后大家谈判,但最后谈判完,你减我也减,不能是你加了我就去谈判,我谈完了拿一个成果回国,这是不被接受的。
所以在关税问题上,我觉得两点
- 有一些部分是无论如何都没法被谈判的,美国对于本土安全和关键制造业的需求是非常合理的 - 有一部分是可以谈判而且会谈判的。但为了这个谈判,目前的加关税是必须的,不然没得谈
这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结构性问题,美国要重建自己的供给,中国要建立自己的需求。而其他所有国家都必须适应。
而在周期性问题方面,联储其实没有理由现在降息,我知道目前对全年降息的预期已经来到了4-5次。但就我自己的经验,这个事情,一般是有波折的,也可能是联储先犹豫一下,然后市场恐慌,先回调一下降息预期;然后真的出事再真的降息4-5次。
我记得在去年年底,包括在这个公众号里面,也包括我向很多前辈和领导说的。
“作为一个多少看一点宏观的人,一个经济周期里面,最需要担心风险的一个季度,就是降息3-4次后的那个季度,最需要担心风险的一年,就是降息开始后的12个月”
这点犹豫让我错过了今年很多机会,但好在很多东西又回到了开始的位置,我觉得在这个思路下给全年设定的逢低买入思路,看起来终于有机会逢到这个低。
关税对于通胀的冲击还没有完全浮现(虽然我觉得短期关税通胀冲击过去会比市场共识预期更快一点),而失业率还在一个稳健的位置,如果联储要因为市场而降息,那么市场必须跌到高收益债真的有问题,债市出问题联储的积极性比股市出问题更高。
而且某种程度来说,我觉得就是之前说的,先Risk off再Risk on对Trump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剧本,只是不要玩脱了就好。还是之前说的,我觉得Trump做的事情有自己的逻辑,但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啥。
所以总结一下,我觉得结构性的担忧已经发生,里面一些是不会改变的,一些谈判是可以发生的。但结构性的冲击会存在,长期的看法要基于此。周期性担忧需要联储和财政救助,联储目前没有理由,财政目前没有空间。
东南亚:真正意义上的完美风暴,可能会有汇率贬值和风险,但之后就是机会了。
在这个全球变局中,美国想要更多供给,中国想要更多需求。都很难,但都要做。而一些国家会处在非常尴尬的位置。
我最喜欢的东南亚市场就是如此,在过去4年里面,由于中国房地产压制,其实对于转口贸易 完全是支持的,总不能所有经济分项都搞不定吧。而民主党政府支持东南亚国家的转口贸易。
而此时此刻,这一切都没了,中国要重建需求,美国要重建供给,而东南亚一些产能可能是过剩的,一些需求可能是要重建的,它要做两方面的事情。而如果说美国4.25%的短端利率有空间,中国有财政刺激,东南亚在货币财政政策方面,被汇率掣肘。
我知道大家会说越南可以和美国谈判关税降低关税,这点我不怀疑,我觉得每一个东南亚国家都会和美国谈判关税降低。但这里存在两个潜在的分支
1,越南降低关税,美国降低关税,同时美国不要求越南对中国加关税,那么这对于东南亚来说,是最好的解决,等于是Trump虽然吵闹,但其实对转口贸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下,东南亚的经济压力只是FDI降低,就是一个普通的经济后周期的EM风险。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但也会跌。不过等到联储降息后就会好一点
2,越南降低关税,美国降低关税,同时要求越南对中国加关税,封死转口贸易的口子。这种情况下,东南亚就真的是地狱模式了,他们的出口产业链其实不完备,很多时候做的是转口贸易,没有从中国的进口就没有对美国的出口。这种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可能只能用部分以物易物+部分货币贬值,才能保证继续做这个生意。
第一种跌的少一点,第二种跌的多一点,但最后的结果我觉得是,东南亚这个地区会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道路,到底是走东亚模式,还是成为出口资源模式,其实哪一种都可以发展,但我觉得这一次之后,东南亚国家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准备关税最久的国家了
关税对于北京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需求冲击,这个冲击我自己觉得需要的不仅仅是周期性的货币+财政宽松就可以拯救的。这就是之前说的,周期性问题,周期性方法解决,结构性问题,只有结构性方法才能解决。目前中国的思路是周期性方法兜底,结构性方法还在想。我觉得最后粗糙一点说,中国可能是涨价一些,谈判一些,结构性方法一些应对这个冲击。但还是需要时间。
坦率说,中国重生产轻消费这么多年,造成的畸形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能够在外部冲击下倒逼想想办法解决内需的问题,未尝不是危中有机。
另外我想说,中国的关税反击我觉得是正确的,无论你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无论你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被加一个30%的关税,一次性回到100年前,然后认为不反击是最好的策略,我都建议重新去读一下纳什均衡。是的,不反击,中国出口产业链自己压价34%,一群加工厂的工人扛下工资的下行,一群企业家损失利润,换一个金融市场和外交领域的虚假和平。这种做法真的有任何持续性么?看看当年美国人是怎么在所有战线反击英国人的帝国特惠制 吧。
至于幅度,前面说的,我觉得反而是反击了,后面才有谈判,现在不反击,后面反而不会有谈判。当然我也很清楚,等到后面谈判那天,又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说,你看谈判还是必须的吧。真是笑话。
是不是没有关税的世界更好,是的,这就像是不是没有战争的世界更好,是的。但有些时候为了和平,就需要斗争。人类历史如果有一条真理,就是没有保卫和平的能力,没有进行斗争的勇气,就不能拥有和平。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无论如何,我们都来到了这个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