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还不死心,但……

还是要聊聊《向阳花》。

以及冯小刚。

其实我常在想,如果冯小刚的导演生涯就停留在《芳华》时,会怎样?

那时候他心心念念的《一九四二》拍出来了,他追求的艺术尝试《我不是潘金莲》也上映了,他的青春记忆《芳华》更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好像是一个导演不得已开创了一个贺岁片赛道,并取得骄人的成就后华丽转身。

他回到了最初想走的路上。

而且这条路走的还不赖,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方面,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但历史没有假设。

事实上就是,从此以后的冯小刚一落千丈,《只有芸知道》拍成了矫情的小品,《非诚勿扰3》票房口碑两不靠,而他进军网剧市场的两部作品,《北辙南辕》与《回响》,虽然站在了女性题材与悬疑题材的风口上,但全部让人一言难尽。

500

他俨然变成了一个跟不上时代,却还硬拽着不放的导演。

他并不死心自己就此落幕,于是接下来,冯小刚接连搞了两个大动作。

一个是找到赵丽颖,拍了部全女题材的《向阳花》。

一个是翻拍豆瓣9.4分《无悔追踪》的《抓特务》。

后者如何尚无人知晓。

但前者——

至少我个人觉得,这让冯小刚本就所剩无几的信誉,又坍塌了一些。

不过今天我也并不想过多讨论电影的好坏。

事实上,如果你闲极无聊,把它当作一部普通电视剧来看的话,也能看得下去。

但冯小刚不该是那种平庸的电视剧导演。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或许在于,他试图与这个世界接轨,去拍摄自己搞不懂的女性题材。

什么意思?我们慢慢说。

01

对于冯小刚来说,“女性题材”似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他一直在拍。

比如说,《我不是潘金莲》,讲述的就是一个被欺骗的女性非要找一个说法的故事,而《芳华》,其叙事主体,也是文工团的一众女兵们,她们是如此光彩照人。

甚至,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推——

《一声叹息》里,他塑造了不顾世俗眼光去爱的李小丹。

《非诚勿扰》里,他塑造了美丽善良,为爱坚守的梁笑笑。

《唐山大地震》里,他塑造了坚强求生的李元妮。

哪怕是《手机》里的武月,你也能看出他对于女性的同情。

就像冯小刚说的,“相对于男性我对女性有天然的好感,如果必须要死一人手里,我都渴望死在女人的屠刀下”。

于是我们看到这些独立、坚强、勇敢的角色。

似乎,当下所有的关于女性的美好品质,他都拍过了。

再拍一部《向阳花》不也是手掐把拿?

可情况并非如此。

当我们在今天回望这些角色的时候,会发觉这些“优秀的女性”,与当下我们所说的女性品质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她们,更像是这些大院子弟们的“梦女”。

怎么说?

那时候流行过一个词,叫“飒蜜”,可以很形象地形容这样的女性形象。

飒,你可以理解为帅气,直爽。

蜜,隐含着一种暧昧气息。

根据高晓松的解释,这种人“不但长得好看,不但没有公主病,而且你越大男子主义,我越爱你。你上街打架,我帮你续板砖,你上街茬琴,我帮你唱和声,就是你叫人打成植物人,我养你一辈子。”

500

嗯,想想,大概就是徐静蕾的样子吧。

对于冯小刚来说,他能理解的比较“好”的女性,大概也只能是这个样子。

多一分讨厌,少一分又不及。

就像冯小刚后来评价《甲方乙方》的女主刘蓓,给予了高度赞美——

“刘蓓用她独具的特质证明了我对她的信赖,一是起哄架秧子,二是假戏真做,三是心领神会,四是神情暧昧,五是江湖义气,刘蓓一点没糟践,全用在戏里了。”

或者后来《老炮儿》里那段著名的戏——

六爷去找旧情人,恰逢美人出浴,于是六爷二话不说霸王硬上弓。

可他萎了。

这时候,旧情人说了句,“就你那破心脏,要真死我身上算怎么回事”,大方、风情,又帮六爷解了尴尬。

500

简单来说就是,我独立,我大方,我性感,我还处处为男人着想。

这是冯小刚眼中的完美女性。

诸如《一声叹息》里李小丹,《非诚勿扰》里的梁笑笑都是这一类的形象。

我不是说这样的女性形象不好。

她也有独特的魅力。

但显然,离我们当下所说的独立女性,还差得很远。

她们始终还是围着男性在转。

02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向阳花》,便很能理解为什么会拍成这个样子。

原著小说其实是个挺简单的事。

讲述了几个出狱的女性互相帮助,并最终达成互相理解的事。

就像结尾的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她们三个平平安安,我就满意了”,它说的是一种如水般坚韧的,温情的力量。

但电影呢?

却拍成了底层女性被迫害被奴役,最终反抗的奇情故事。

于是你可以看到许多爆裂的反抗。

比如赵丽颖饰演的高月香被男人试图性侵后,果断地拔刀:

老娘是从大牢里出来的

你不弄死我们

我就捅死你

500

或者影片最后高月香被盗窃团伙老大威胁,她也毫不犹豫地砸了过去。

不带一丝犹豫,图的就是一个爽快。

500

最有代表性的则是“向阳花姐妹结拜”。

这群经常自称“老子”的女性站成一排,拜的也是关老爷。

高月香说:

我们不惹事

但也不怕事

500

江湖气十足。

我不是说这样不行,但很显然,你是能看到影片本身的表达与呈现的效果产生了某种割裂。

原本要说的大约是女性的坚韧。

但最终拍成了性转版的江湖草莽,就高月香身上的阳刚之气,估计连洪兴十三妹看了都自叹弗如。

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是冯小刚不太理解原著的表达,他大约是认为互相扶持这件事太安静了,于是他需要爆点,那么几个出狱的女性怎么爆裂呢?于是就把“江湖”、“义气”、“玩命”这些常见的男性元素给放大了。

可他或许没想到的是,当下的女性主义其实已经早就跳脱这一层了。

这导致了导演想表达的与最终呈现的效果南辕北辙。

再加上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

以至于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像是一个新人导演的作品,有一种电视剧的质感。

马失前蹄吗?

也不是。

事实上,冯小刚觉得“女权”就该是这样的。

还记得综艺《熟悉的味道》曾有一期节目,探访冯小刚的家。

他介绍了两件“女权”雕塑作品。

一个是魏晓明的《男人头上的舞蹈》,造型为一个女人踩着男人的头翩翩起舞。

一个是电影学院学生的作品,说的是一个女生生气了,一拳将男朋友打飞。

500

500

“就是女人你不要招(惹)”。

没错,对于冯小刚来说,女性主义就应该是激烈的,甚至壮烈的,是需要流血的革命。

所谓女权,得是阳刚的。

可问题是——

这样的女性主义,不正是传统叙事的变种吗?

但没办法。

对于冯小刚来说,这已经是尽他最大努力的理解了。

03

所以我总是觉得,冯小刚其实并不适合拍女性主义的电影。

不是他不努力,而是这本就是他的弱项。

他理解不了当下的潮流。

一些众所周知的例子可以证明冯小刚对待女性的态度——

比如说汤唯。

2015年,在《命中注定》的发布会上,冯小刚说,“女人的智商是有限的,我们这个电影就是告诉女的,千万别跟男的斗心眼。”

这时汤唯看不下去了,说这部电影说的是“浪漫”,是“爱情”。

谁料到冯小刚脱口而出——

“她说的都是智商比较低的话。”

完事还觉得自己特幽默。

500

比如说苗苗。

2018年,《芳华》上映后,冯小刚在自己家里举办了一个聚会,席间,他居然让电影的女主角苗苗为大家跳舞助兴。

陈道明想帮苗苗解围,说她穿着高跟鞋呢,不方便跳。

而冯小刚二话不说——

“可以把鞋子脱了,光脚(跳)”。

500

一帮人跟着起哄。

在这里重提这些故事并不是要证明冯小刚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之类的,事实上,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们很清楚二十年前的酒局饭桌是什么样的,也知道那时候的成功男性是怎么看待女性的,这本就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脱离时代语境来否定一个人。

但这时候已经是2015年和2018年了。

冯小刚之所以还说出这些话,做出这些事,其实已经证明了那些传统的思想早已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了,他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容易转变思想,这样的看法,对于60多岁的他来说,无法改变了。

于是,这次我重翻那本《我把青春献给你》,看到徐帆的那番话——

“其实我也很怀念以前的旧时代,那时候的女人嫁了人之后都随丈夫的姓,一听就能知道是谁家的媳妇。去年曾有一度兴起个性车牌,当时我想,如果我要是上车牌的话,我一定在我的车牌前加上FXS三个字母,意思就是冯徐氏。”

我其实也能理解,对于这样一对夫妻来说,冯小刚并没有改变的必要。

毕竟这是他俩自己的事。

日子是他们在过。

可是,如果凭借着这样的理解,去拍摄一个属于当下思维的故事,那就不免会走偏了。

自己觉得没劲,观众又不喜欢。

何苦来哉?

04

那么问题来了,冯小刚为什么要自曝其短?

缺钱吗?或许不是。

很多人会提到一件往事——

2018年,他拍了部据称耗资两个亿的电影,《手机2》,却因为“阴阳合同”事件,导致范冰冰最终离开内娱,电影至今也无法上映。

在此影响下,冯小刚和华谊5年的对赌协议失败,赔偿了对方2.36亿元。

他需要拍一些能赚钱的片填补窟窿。

就像这部《向阳花》。

它打出的招牌并不是导演冯小刚,而是更能赚票房的赵丽颖。

这像是一部冲着“钱”去的电影。

500

但事实上,如果你仔细看这个对赌协议的话,会发觉,其实最终冯小刚还是赚了的,甚至可能比他拍片赚的还多。

输家只有花了10.5亿的华谊。

于是对于冯小刚来说,哪怕是就此躺平,什么也不做,也能安稳度过下半生。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拍这些片?

我更倾向于,在电影方面,他还是有些不死心,不愿意退下票房之王的宝座。

没错,冯小刚曾经是大众代言人。

在十几二十几年前,他可谓是春风得意,呼风唤雨,享受着成功者的喜悦。

所以他能说出那些斩钉截铁的话——

“电影这东西,主要是满足大众的一个,欣赏的一个需要。我基本上,是沿着这样一个思路来走。这个被广大的中国电影工作者,认为是不齿的,在我看来是天经地义的。”

500

所以他能和网友吵得不亦乐乎——

“有烦我的,我郑重劝你们千万不要去看我的电影,免得说我忽悠你们骗你们的钱。你们可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心失了气节,我也不需要你们为我的票房添砖加瓦。咱们可以永远势不两立,在让你们不痛快这件事上我也一定会交足功课,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自认为站在主流的一方,正确的一方。

所谓“小钢炮”的称呼,也是那个时候流传的。

可是呢?

当他发现自己的骂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时,他也应该会自我怀疑了:莫非是这个世界变了?

当他发现自己的拿手好戏也赚不到票房时,他也应该会嘀咕:莫非是我落伍了?

此时,他便会慌不择路。

就像《非诚勿扰3》时,他大夸特夸虞书欣,说“她的台词特别好特别用功,演得也特别准确”,你其实很难说这是单纯的客套,它更像是一个老年人自以为年轻人喜欢什么,便站在“正确”一端的做法。

500

对于女性题材也一样。

2021年那部《北辙南辕》他拍出了他自以为独立女性的样子。

于是这部《向阳花》,他便极力强调当下流行的复仇爽感。

只是啊,时代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你再努力追赶,也不过是在追赶一个转瞬即逝的东西。

很难把握住当下的精髓。

就像在一次对谈活动中,拍摄过《天堂电影院》的托纳多雷曾经对冯小刚说过这么一段话——

他说一块表如果走得不准,那么,它便没有一秒都是对的。

可如果它停了,那至少,一天之内,有两次它会是准的。

500

所谓钟表,其实也就是当下的潮流,作为老一辈的艺术家,托纳多雷知道自己如果努力装年轻,去追赶潮流,那么肯定是既吃力,也会让别人尴尬的,那么,既然追不上,还不如只停留在自己的时间里。

可冯小刚大概不会这么想。

他一直坚称自己还很年轻(心态),一直试图追赶着当下的潮流,只是可惜,这样的追赶永远显得词不达意,从里到外都有种不真诚的尴尬感。

500

或许,冯导也该停一下了。

至少说,那些看似流行,但实则与自己并没有多少关系的东西,没必要再硬拍了。

一代导演有一代导演的使命。

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便可以笑着退场了,如果有余力的话,或许培养一些新人会更有价值。

没有人是万能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冯导该懂。

本文由公众号「肉叔电影」(ID:dusheyingdan)原创,点击阅读肉叔更多推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