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见证美国崩溃的历史
一、要用特朗普的思维来理解特朗普
美国已经进入了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的癫狂状态,网上分析有无数,但几乎都是不靠谱的,因为他们都是用自己的立场和思维逻辑来进行分析,而不是用特朗普的立场角度和思维逻辑来进行分析。所以,看似很有道理,却离实际太远。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以“对等关税”的名义宣布向全球加税。之前特朗普曾经是对全球所有国家普遍加10%关税,这样简洁优美的加税方案作为懂王一个人3分钟就可以完成了。现在这个“对等关税”各个国家税率是不一样的,应该比较复杂吧?其实不然。它是怎么计算的呢?第一步,定义一个对方国家“对美国加的关税(包括贸易壁垒)”。这个计算公式是:对美顺差/对美出口。然后,将这个数字除以2,就是这次美国要加的对等关税。例如,柬埔寨算出来97%,除以2就加关税49%。老挝95%,就加48%。如果除出来低于10%,那就按10%算。所以,这个加税方案应该是特朗普花了30分钟一个人设计出来的。太聪明了,懂王就是懂王,没人比他更懂关税了。
原来特朗普是想拿诺贝尔和平奖的,他上台后本来想通过24小时内调停俄乌战争来拿奖,无奈事情很不顺,泽连斯基都去华盛顿说是要签协议,眼看和平奖就要拿到手了,双方却当着记者的面吵起架来,泽连斯基被赶出了美国,这个本来是要拿诺奖的历史性成就,转眼间变成世界外交史上的最大的奇闻。人们都只关注到美乌矿产协议、俄乌停战协议签不成的事情,格局小了,诺贝尔和平奖拿不到了才是头等大事。懂王头脑一热又对胡塞武装开战,拿和平奖看来真是不行了。所以,他现在应该是转向要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了。反正都是属于不靠谱的诺奖,拿哪一个都可以。这个对等关税的特朗普公式真的是秒杀了全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世界经济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举。
网上还有人分析他这么做重点还是针对中国,想太多了。针对中国那是美国这个国家的事情,拿诺奖是懂王个人的事情,那能一样吗?如果是要专门针对中国,对中国台湾也加税32%,只与对中国大陆加税34%相差2个百分点,这明摆着是帮中国大忙,只是不能太明显让人看出来,人家懂王还是一碗水端得很平的。开玩笑,要拿诺贝尔经济科学奖怎么能没有依据地随便只针对中国大陆呢?况且那样的话,就要改变那么优美的特朗普公式,太麻烦、难度太高了。
随之2025年4月3日,美国股市全线大跌。创202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不过,股市涨涨跌跌也稀松平常,美国股市大跌熔断也早就不是一次两次了。
第二天的4月4日股市又暴跌,并且跌幅都超过了5.5%。
有人翻出早在2015年2月25日在推特上的言论,说如果道指单日跌幅超过1000点,美国总统应该被装进一个大炮里射向太阳,没有例外。但现在美国道指单日下跌超过1600多点了,特朗普回应道:这是可预料的,我们早已病入膏肓,我们继承了很糟糕的经济。那就是说责任应该拜登来负,被射上太阳的应该是拜登。
4月4日道指又下跌2231.07点,那又怎么样?还是拜登的错对不对?
为什么这次特朗普对等关税之后,几乎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地区都加税了,还是有人认为特朗普这次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呢?原因是两个,一是按特朗普公式,对美顺差大的国家加税就多,这样就把从中国转口去美国的国家税都加得很高,而这些承担转口的国家基本都是从中国转口货物去美国的。二是他还声称如果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粮食等,就要加500%的关税,而中国正是从俄罗斯进口这些产品的国家。
但是,我们分析特朗普的行为,一定要用特朗普的思维模式,而不是用自己的思维模式。两者区别是什么?中国媒体人和分析家们考虑这些问题是基于这样三个角度:
1.中国的角度。
2.自己的角度。
3.自己知识和逻辑的角度。
而想要理解清楚特朗普,必须基于另外三个角度:
1.美国的角度。
2.特朗普个人的角度。
3.特朗普的认知和逻辑角度。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站在中国的角度,我们肯定只会对危害中国利益的事情极为敏感,而对特朗普和万斯威胁拿加大、欧洲、中国台湾的话不放在心上。特朗普不止认为中国占了美国便宜,他也认为加拿大、欧洲、墨西哥、甚至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都占了美国很大的便宜。中国人关心的是中国利益受损的影响,特朗普关心的是美国利益受损的影响。美国有美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有中国的实际情况。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疯狂?因为美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他必须要快马加鞭地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现状,否则美国就得破产了。
从个人角度说,中国写文章的人要站在提升自己影响力的角度考虑问题。特朗普是站在提升他个人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是拿诺奖的事情,这个为什么很重要。因为特朗普本来是个日子过得不错的商人,为什么要发疯一样地来竞选美国总统,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和奥巴马闹翻了。奥巴马刚当上美国总统,什么事情都还没做就拿了个和平奖,特朗普很不愤,发誓一定要当总统并且拿个诺奖。他都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了,拿诺奖还能比当总统难吗?
他第一任时与金正恩多次会谈,最后辛辛苦苦跑到越南和金正恩时,准备要通过朝鲜半岛达成新协议来拿诺奖,可惜被民主党给搅黄了,会谈到一半被拉回去了。这次又上任拿诺奖那就是当总统的动力之一。我们那些分析家们没有拿诺奖的动力更没有机会,怎么可能理解人家懂王的鸿鹄之志呢?你不理解人家的志向,怎么可能分析得清楚他做事的动力?
特朗普加税后还说,如果“中国卖TikTok,我们就减税”。把全球经济搞得滔天巨浪就为了买TikTok一家公司?!全球经济那是全球的事情,如果能买到TikTok那可是与特朗普自己的相关财团是有直接交易的,熟轻熟重,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特朗普上一个任期就想买TikTok了,这次一上任还不赶紧盯紧点。通过特朗普关税公式的落地,即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又能把TikTok拿到手,这名和利都有了。就为这要搞得天下大乱?天下大乱有什么关系,一点都不重要对不对?反正无论错到什么程度,天大的错都是拜登和奥巴马的错,有什么关系?
从认知和逻辑角度说,特朗普的逻辑肯定和绝大多数中国自媒体人和分析家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否则人家可以想出注射消毒液解决新冠的高招,你能想得出来吗?你们没有这个本事吧?如果你想不出来,就不要用自己的逻辑去猜测人家特朗普的想法。特朗普的逻辑就是反常规逻辑的,所以,你用于分析的那套常规逻辑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那只是常人的思维,如果常人能理解的,那就不是特朗普的逻辑了。
据《华盛顿邮报》网站 2021 年 1 月 23 日报道,特朗普作为总统作出30573 次错误或误导性表述,近一半发生在任内最后一年。《事实调查员》专栏数据库的评估显示,特朗普在任内第一年平均每天约有 6 次错误表述,第二年是 16 次,第三年 22 次,最后一年 39 次。有人声称特朗普是谎言治国,那是不了解特朗普。在普通人看来是谎言、是错误,但作为特朗普的逻辑角度说那就是最正常和最正确的言论。上一个任期时还有伊万卡等带给他很大约束,这一次特朗普已经是彻底放飞自我,基本上比较充分地展现出特朗普逻辑的光彩。
关于特朗普逻辑有如下几点需要充分考虑到:
第一,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千万不要去根据特朗普现有的言论或做法去进行太多的推论和分析。因为可能你还没分析完,他的言论和做法就全变了。所以,去分析“对中国总共加税54%会带来什么影响?”这种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没准几天以后他又说“加税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我们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瞬间可能税又没了。或者他又说,“依然不够公平,要对所有国家再加100%”。懂王就动动嘴几句话,你要分析后果得写上几千字、几万字,刚发出来没两天,结果特朗普又全变了,你能忙得过来吗?我有一个身份是中国新加坡科技促进会的会员。新加坡看到中美之间有可能脱钩,因此认为新加坡未来可能充当中间人的角色,鼓励中国企业去投资。我提议说千万别简单地这么认为,我很早就在各种企业界请我去讲课的场合说,对美国的任何变化,可以用临时性的方式去应对,千万不要真以此为长期投资基础来作投资决策依据。中美贸易战后很多人把越南当作出口美国的跳板,在越南投资建厂。结果现在越南被加的关税与中国差不多,这些中国厂商在越南的投资可能全都废了。所以,找一个中间地当洗澡的地方,用成本极小化的方式临时应付一下,你变我也变,千万别当真。必须以能够赶上“特朗普变化率”的方式去确定投资策略。
第二,千万不要用任何经济学或社会学常识以及规律去分析特朗普,因为反常规就是特朗普的常规,不合常理就是特朗普的常理。如果你按经济学和社会学一般规律分析得很正确,那肯定就是错误的。
第三,如果你分析特朗普的行为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实际后果,就判断他针对中国,这肯定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特朗普说话做事情要的只是美国人认为是什么或感觉是什么,而不是实际会是什么。请牢记他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和自媒体大V出身,况且美国政治本身就是只关注选民一时的想法,而不是实际结果。所谓民意就是选民做调查或投票那一瞬间的想法,而不是他们平时冷静下来时理性思考的结果,特朗普在这方面就更是专业的了。他说MAGA,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只是要让美国红脖子们“感觉到”他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至于实际上是让中国再次伟大那有什么关系,这完全不在特朗普考虑范围之内。所以,为什么他要这么加税?道理很简单,感觉好啊!理解了吗?至于说后果会是什么,那后果重要吗?你看,实际后果一点都不重要对不对?不重要的事情你考虑那么多干嘛?很多知名企业家和经济学家早就说他这么干会极大地帮助中国。实际上也帮了中国,甚至都被中国人称为川建国。但帮了中国又怎么的了?一点都不重要对不对?让选民感觉到美国再次伟大才重要。更重要的是:中国对他的威胁大还是民主党对他的威胁大?肯定是民主党威胁更大啊!
为什么说只要买俄罗斯的石油就要加500%的关税,而不是52%?也不是483%?道理很简单,500%的关税听起来多简洁、多爽啊,对不对?如果有整有零,选民根本理解不了后面两个数字是怎么来的,脑壳疼,多复杂啊?所以,刚开始加税时一上来就是10%,不行了再来10%。肯定不会搞9%,11.2%这样数字的加税。我们分析特朗普治下的美国,肯定得以特朗普立场、特朗思维逻辑等来看问题,而不用自己的逻辑来看问题。
二、特朗普公式落地后的直接反应
讨论特朗普公式落地后的长期影响是没有意义,但看短期美国和其他国家反应的事实还是可以,这个就当吃瓜的乐趣。
很显然,特朗普这么一搞,每一个美国人都知道物价肯定要飞涨,所以第一时间不是什么MAGA,而是赶紧到商场抢购中国产品。
第一个与美国打起来的是加拿大,而不是中国,因为人家在相同的时区,是邻居嘛!加拿大率先于2025年4月3日对进口自美国的不符合美加墨协定的全组装车辆征收25%关税。加拿大总理卡尼称,“我们将采取反制措施对抗这些关税,我们将保护我们的工人”。
欧盟一片哗然、义愤填膺,讨论如何反击。
中国是什么情况呢?—— 老子正准备找你美国麻烦呢,你还真找上门来了。懂王加关税前派特使来中国要求谈判,结果吃了闭门羹。一大堆美国顶级财团和投资机构来中国游说,希望中国努力避免中美贸易战。废话,我们正想着如何把贸易战打得尽可能大一些呢,你美国不主动退让还要中国退让什么?
结果是没任何谈判,中国11箭齐发进行增量式反制:
1.直接对美国同样加税34%。
2.宣布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
4.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也就是卡住美国本土高科技产业的脖子。
5.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
6.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7.暂停6家美国企业输华资质——还玩什么关税,直接把出口中国的美国企业管道封死拉倒。
8.对进口医用 CT 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
9.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反垄断调查。
10加强舆论宣传和国际沟通
11.展现坚定立场和态度,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鼓励国际社会共同抵制美国的不合理行为。意识就是:别怕,跟他干,我给你顶着。所以,绝大多数国家现在磨拳擦掌,天下苦美久亦,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
三、美国2025年会崩溃吗?
挪威学者约翰·加尔通1980年预测苏联在1991年崩溃,结果预测成真。后来他又预测美国在2025年会崩溃。这个会不会成真呢?我们不去讨论,只是设想一下,如果出现如下情况里的任何一种,将会是什么后果:
· 美国有一艘军舰在与胡塞的对抗中被击沉,甚至美航母被打得报废一艘,只要一艘就可以了。(为什么不能主动促成这样事情呢?)
· 美股继续暴跌,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 特朗普被刺杀。
· 美国通货膨胀再次加剧。
· 美国和以色列与伊朗发生全面冲突,F35被成批击落。
· 美国内部有些州受不了关税导致的经济危机单独与其他国家达成关税协议。加州已经开始准备这么干。美国分裂开始。
· 美国执意继续对台军售,往台湾运武器的货船被中国海关执法扣押。或美运武器的货船抗拒执法被中国军舰击沉。
· 其他。
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可以提前作一下看热闹的准备就好了。我早说过,2027年8月1日临晨2点,美国将成为中国的小弟,是不是距离这个小目标越来越近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