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解读特朗普疯狂对世界征税

500

根据最新数据和分析,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现状及真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解析,结合具体数据和背景因素:

 

一、最新贸易逆差数据

1. 2025年1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297亿美元,中国仍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同期美国整体贸易逆差达1314亿美元,创1992年以来单月新高。

2. 2024年11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254亿美元,当月中国仍是美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国,占美国全球逆差的约32.5%。

3. 2024年全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2954亿美元,较2018年的4172.7亿美元下降29.2%,但在美国全球逆差中的占比从47.9%降至24.6%——说到底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导致所谓对华逆差降低根本不影响其对世界各国的贸易逆差

 

 

那为什么美国对外的逆差如此之大甚至还在不断攀升呢?

 

二、逆差背后的结构性原因

1. 美国经济结构问题:  

   - 美国将中低端制造业转移至海外,国内依赖进口满足消费需求——美国人负责疯狂买买买,美国人消费主义至上,美国政府又鼓励刺激GDP变态增长的消费端。例如,2024年美国消费品进口增加482亿美元,而出口仅减少8.79亿美元,凸显进口产品的比较优势。

   - 美元走强进一步抑制出口竞争力,同时刺激进口需求。

 

2. 关税政策的失效——关税战和贸易战的失败 

   - 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通过加征关税试图减少逆差——阻止国内的老百姓买国外的东西或者组织国外的产品进入美国,但2018-2024年间(关税战推出至今)美国全球贸易逆差从8703.6亿美元增至12022.2亿美元,增长38%。说到底,美国当局是不可能实现既想要“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海外”,同时又想要国内消费者“只买国内的产品甚至出口中低端但是占据大头的产品到外国的”。再者说,美国如今的金融立国政策毕竟帮助其从世界各国吸血不少,不断通过美元霸权政策把加息降息的美元潮汐来收割世界各国的经济成果。而制造业空心化也是其注定的结果,因此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本质上就是美国人的欲望就是无底洞,而美国人自己本身就应该为自己的这种贪婪和无节制买单。

 

   - 对华加征关税后,美国企业为规避成本提前囤积进口商品,反而推高短期逆差。谁的产品又好又便宜,进口商河消费者心里一清二楚。美国如今的制造业都成什么了?就是特朗普再干几十年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制造业问题,当然美国放弃金融霸权的情况下,也许可以。但是,可能吗?

 

三、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趋势

1. 中国占比下降,其他地区逆差上升:  

   - 2024年,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逆差合计增长1385.9亿美元,越南增长840亿美元,欧盟增长662亿美元,显示逆差来源多元化。

   -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增幅放缓,而印度、越南等国的份额显著提升。

 

2. 美国的政策矛盾:  

   - 尽管试图通过“印度制造”“越南制造”减少对华依赖,但2024年印度对美贸易顺差仅328亿美元,越南为96亿美元,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

   - 美国仍需依赖中国供应链满足日常商品需求,尤其在疫情期间,中国制造业的稳定性进一步凸显。

 

四、对美国口中对华逆差真相”的总结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本质是全球产业链分工与美国消费模式的产物,而非单纯的政策或中国贸易行为导致。

 

尽管加征关税短期内可能影响双边贸易结构,但长期来看

- 逆差根源未变:美国国内储蓄率低、消费旺盛,叠加制造业空心化,导致进口刚性需求。

- 关税适得其反:历史数据显示,关税反而推高企业成本,刺激进口囤货,加剧逆差波动。

- 中国角色转变:中国正从“低端制造出口国”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而美国逆差向东南亚等地的转移,反映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

 

短期内,美国贸易逆差或继续受政策不确定性(如关税调整)和全球经济波动影响。长期而言,除非美国推动结构性改革(如提升储蓄率、重建制造业),否则逆差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最后,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美国宣布对40多个贸易逆差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比如对中国加征34%(加上之前的20%,对华关税目前已经达到54%),对欧盟加征20%,对越南加征46%,当然所谓“友岸”——台湾省也是32%,日本为24%,印度为26%,韩国为25%。东南亚的国家也基本在10%~36%,比如新加坡为10%,马来西亚为24%,菲律宾为17%,印尼为32%等等。可以说,特朗普是疯狂的,也不计代价地——毕竟特朗普当局的“草台班子”说到底质量到底怎么样全世界都看在眼里,但是只希望美国人准备好“迎接狂风暴雨”就行了。

 

而对于特朗普的关税,澳洲总理也只是“不寻求加征对等关税”;西班牙“继续开放”,瑞典“希望和美国一起找到回到贸易和合作的途径”,意大利“竭尽全力与美国达成协议”等等,可以说,欧洲不少国家不是“直接跪了”就是“变相妥协于美国的关税政策”,根本没有敢站出来硬刚来捍卫自己国家利益的。

 

当然,中国不仅有精准的贸易反制措施,更加大了对东南亚和拉美地区,非洲地区的合作——世界贸易的多元化和全球产业链分工已经形成,美国那一环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不可替代的。特朗普逆全球化的潮流说到底也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世界各国当然会受到美国贸易战的影响,但是也绝对可以寻求替代方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