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社会的“革命”与改革
在私有制社会,改革、变法、维新、革新都是在私有制社会的结构性矛盾发展到危及整个统治阶级利益的时候,由统治阶级内部还能顾及到整个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部分人发起的对其结构性矛盾进行自我调整的政治行为。其本意当然是旨在缓和结构性矛盾,维护其统治地位。
私有制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有两大方面,其一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其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在一个私有制政权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在经过了一个“盛世”以后,由于社会公共资源被过度垄断,社会财富过度集中,不仅造成了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且在统治阶级内部各垄断利益集团的矛盾变得也非常尖锐。在社会公共资源被过度垄断、社会财富过度集中的同时,国家利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集团掏空,因此必然出现巨大的财政危机, 整个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向民众征收苛捐杂税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向统治阶级自身征税则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激化。
由统治阶级部分有“远见”有“担当”的人士发起的所谓改革(变法、维新、革新),当然也会在私有制社会这两个结构性矛盾的方向上进行。要缓和阶级矛盾,就要级被统治阶级以实惠。这些实惠要从哪里来?国家没有资源没有钱,还要向大垄断利益集团讨要,大垄断利益集团当然不会给。被统治阶级没有及时得到实惠,他们就会有怨言。所以,改革派的失败了,民众也不会同情他们。从统治阶级垄断利益集团来说,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垄断利益返还给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他们更不愿意向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收,所以,改革必定要遭受“保守”派的阻挠、反对,甚至是反攻。因此,私有制社会的改革变法能够成功的很少,即使改革成功了,改革派本人往往也没有好下场。
在私有制社会,由统治阶级发起、主导、领导的大的社会政治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革命,一种就是变法(改革、维新、革新)。其中,革命是私有制社会统治阶级以一种新的统治模式替代旧的统治模式的政治运动,也就是社会形态的变化,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例如中国的商鞅变法、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不同统治模式的转变,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保守派)的根本利益,所以这种统治阶级的自我革命是非常血腥的激烈的,通常会爆发统治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军事对抗,发生大规模的国内战争。至于改革,由于不是统治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只是统治策略、政策的相对微小的调整,一般只会在“皇宫”内、“朝廷”上出现激烈的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当然,任何一方的失败对于其领导人物来说都是非常惨烈的。而统治阶级领导的“革命”,必须要借用普通民众的力量才能,因此,这种“革命”中革命派通常会向普通民众大幅度“让利”,例如解放奴隶,“平均地权”,一人一票的选举。革命派会用这些口号鼓噪民众,以获得民众的支持。而在改革中,对普通民众的让利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宣传上,普通民众实际得到的实惠并不多。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