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这两年有不少出口制造业公司表现优异,甚至成为全球龙头

来源:@Value_at_Risk

最近年报季,我依然在闷头读年报,虽然每个季度我都会大致扫一遍AH公司的财报(为了筛选出一些业绩增速稳定或前景很好或现在估值很低或分红长期稳定的公司),但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比如这个做保温杯出口的企业,当年IPO上市的时候我就直接pass了,一来行业没什么想象力,二来公司没什么核心竞争力(就是出口代工业务),三来IPO前业绩很烂(收入没增长利润还下滑),之后几年我都有扫到这个公司,21年、22两年看到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当时只是觉得是疫情的关系,但23、24年公司业绩继续增长,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标准的隐形冠军企业了。上市后最低点到最高点,股价涨幅超过9倍,但现在PE还是只有15倍(对应50%+的利润增速),他的估值随着股价的大幅上涨反而出现下滑,这在A股非常罕见,A股大多数十倍股都是估值提升为主、业绩提升为辅,这也侧面说明连A股这个极端乐观的市场对公司的业务也是不看好,所以即便公司业绩持续暴涨,股价涨幅也是落后公司利润涨幅的(不过在港股倒是颇为常见,比如早十年前的申洲国际这类隐形冠军公司)。

A股这两年有不少出口制造业公司表现优异,甚至成为全球龙头,比如我一直在说的某手工工具、某高空作业平台、某轮胎模具等企业,出口这个大板块中确实“藏龙卧虎”,隐藏了很多隐形冠军好公司,中国一些制造业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有时候不用过于担忧护城河,有些业务(比如上文的保温杯)不一定需要技术上的护城河,只要你够便宜,质量够好就能占据市场。

其他比如创新药、新能源、汽车、AI等均有细分领域在全球有所突破,这一点上和当年日本也颇为点类似,90年后日本宏观走弱,股市低迷,但日本一些优秀的医药医疗、一些下沉消费品、一些老龄化相关产业、一些优秀制造业、新材料公司等依然脱颖而出,且就算某些公司业绩没有了增长,但只要估值够低,股息够高,也是有很不错的回报。大家都知道自15年以后我大多数时间对宏观持较为负面和悲观的态度,但正如我说的,宏观走弱不代表不可以投资,对未来悲观也不意味着不能投资,过去几年我一直长期持有不少A股和港股的优秀公司,我也希望各位无需太过悲观,努力去好行业中寻找那些优秀的低估的好公司,这也是我一直在贯彻的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的三好理念。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