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观察|高盛: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走出去智库】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
近日,高盛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文章指出,中国先进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为中国的经济前景带来显著变革。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加速推进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生产效率,还能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如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同时,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促进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动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的蓬勃发展。然而,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挑战。
AI将带来哪些影响?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高盛文章的重点内容,供关注AI发展的读者参阅。
要点
1、与美国相比,中国劳动力市场不太容易实现人工智能自动化,因为其体力劳动的份额更高。
2、到2025年,中国四大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商的总资本支出将增加38%。
3、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国的劳动人口(15-64岁)在未来25年内可能会减少25%。
正文
高盛表示,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在中国的出现可能会推动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采用速度比之前预测的要快。如果人工智能获得牵引力,它可以提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生产力和GDP增长。
自2023年高盛研究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以来,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加快了。到当年年底,代表尖端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模型数量攀升至20个,超过了欧盟和英国的总和。
高盛研究团队指出,DeepSeek模型的发布可能比其他领先模型的开发成本更低,这表明中国的采用率和经济上行空间比之前预期的要快。随着越来越多的任务被自动化,在中国更快地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转化为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更高的生产率。
据估计,到2026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开始提高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到2030年,它将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0.2-0.3个百分点的增长,高于此前的0.1个百分点。该团队调整了对GDP潜在增长的估计,但没有改变对实际GDP增长的预测,“因为人工智能发展和采用的未来路径存在不确定性。”
01
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高盛的研究人员最初预测认为,中国将看到与其他发达新兴市场经济体类似的人工智能增长,这意味着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采用率只有10-20%,然后在2030年中后期达到峰值。然而,过去12-18个月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最近DeepSeek的突破表明,采用人工智能的时间表可能会更快。
目前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人工智能采用率将超过30%,在2030年代初达到峰值,并在未来15年内实现全面采用。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中国人工智能的采用将比新兴市场更接近发达经济体的经验。
虽然人工智能在中国的采用可能比预期更快,但高盛的经济学家认为,其影响可能是前期的,总体影响可能比之前预测的要小。
与美国相比,中国劳动力市场不太容易实现人工智能自动化,因为其体力劳动的份额更高。例如,农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约占中国所有就业岗位的一半,远高于其在美国总就业岗位中的19%。与此同时,更容易受到人工智能驱动的任务自动化影响的行业,如金融和保险以及专业技术服务,在中国的就业岗位中所占比例不到3%,而美国为14%。
在纳入了中国更详细的行业级就业数据后,高盛研究公司将未来10年人工智能对整体GDP的可能提升预测从9%下调至8%。这远低于美国15%的预期涨幅。
该团队写道:“尽管全面采用人工智能后的总体影响略低于我们之前的估计,但由于采用时间更快,未来几年的影响可能会更积极。”。
02
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
高盛研究分析师表示,中国公司在降低成本和计算能力要求的同时提高绩效的能力将继续推动资本支出和投资。开发智能体和应用程序的竞争导致中国整个科技生态系统的投资增加,包括半导体、数据中心、云服务、软件和电信公司。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四大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商的总资本支出将增加38%。
随着科技公司建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程序,预计未来几年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支出将大幅增加。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和成熟,非技术部门可能会在晚些时候增加支出,将最终用途的人工智能服务纳入常规生产。高盛的经济学家预计,未来几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总支出将占中国年度GDP的近1%(2024年中国GDP约135万亿)。
03
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要经济影响将来自提高生产力的任务自动化。经济学家指出,这些新技术的实施需要谨慎管理,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劳动力市场目前的疲软状态和持续的通货紧缩压力。近年来,约15%的年轻人失业,而每年有1000多万学生从大学毕业。
在严重的房地产市场低迷、加大力度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及金融业监管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公务员和金融行业都出现了失业。在这种环境下,人工智能的采用可能会破坏就业机会,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可能会加剧通货紧缩,削弱信心,并进一步削弱经济。
在短期内,人工智能发展的竞争可能会适度促进科技行业的就业,而缺乏成熟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意味着非科技行业的工作岗位流失最小。然而,几年后,随着人工智能的大规模采用,科技和非科技行业的失业工人数量可能会激增。
其他提高生产力的技术周期的经验表明,失业工人最终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在其他行业找到工作。但最终,在劳动力市场适应人工智能采用的最后阶段,就业可能会再次增长。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国的劳动人口(15-64岁)在未来25年内可能会减少25%。高盛表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可以为老龄化社会提供答案。”。
原文链接:
https://www.goldmansachs.com/insights/articles/what-advanced-ai-means-for-chinas-economic-outlook
来源:点滴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