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晕晕双晕晕影晕晕晕奇晕晕晕境晕晕晕
关于我的徐姓朋友,那大概是我见过打游戏格外固执又格外能坚持的一个人。
早年和我们打游戏时不小心卡到一个倒立动作bug,为此研究了一周,怎么稳定卡出这个动作来玩游戏的事迹;也有过在玩一切种菜模拟游戏时,会给自己制定严格时间和进度表,雨打不动,生病都影响不了他对表格执行的执着时刻……
最近这位徐姓朋友又给了我另一种震撼,他属于比较严重的晕3D人群,从前在玩大部分涉及3D的游戏时,都会有轻重不一的现象,严重时呕吐也有过几次,要说以前他还会尽量避免3D,或者说避免长时间尝试反应严重的3D游戏,但在最近,他却突然又犯了“固执病”,宁愿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要通关《双影奇境》。
3D眩晕玩3D游戏究竟是怎样的体验?
“泛恶心,眼睛花,头痛,冒冷汗,画面在你眼前一点点地撕裂,粉碎,重组,旋转,你人坐那儿,但脑子觉得你在坐过山车,平地都能踩空,轻中度的时候和晕车晕船差不多,严重了感觉比晕车晕船更刺激一点。”徐姓朋友在通关《双影奇境》后,缓了两天,缓慢和我们描述道。
在朋友描述中最折磨他的风筝关卡
这大概已经成为他玩游戏经历的又一座里程碑,据他称,感觉以后再玩3D游戏,反应不严重的,感觉他都可以克服了。
在谈到他在这一次如何通关《双影奇境》的经历时,徐姓朋友叼了一根注心饼干,模拟抽烟的动作,说话相当严肃:
“对于克服晕3D这件事,我已经总结了一套方法论,我们要唯心和唯物两手抓,同时医学的生理和心理角度都要尝试,食疗养身,严重时也需要进行药物辅助,总之,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尝试一切可以尝试的方法,最终才能获得胜利。”
当然,被另一位朋友狠锤了两下让他说人话后,徐姓朋友才开始嬉皮笑脸解释道:
“做心理建设,调游戏设置,改变玩游戏的姿势,间歇性的玩,玩之前吃点带酸味的水果啊糖啊,实在不行就吃晕车药。”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啊,反正我把《双影奇境》当体感游戏来玩以后,晕3D症状好像是要好一些。”徐姓朋友补充道。
所谓当体感游戏来玩,就是徐姓朋友在玩游戏时,会随着游戏内人物的动作方向而在现实中也做出相应的方向反馈。
由于晕3D本身来源于视觉诱发和前庭自主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徐姓朋友说他也尝试过进行一些前庭康复训练,什么眼球追踪运动之类的。
“改善肯定还是有的,但感觉还是需要长时间坚持,我才几天啊。”
虽然在徐姓朋友那里,对于这一次《双影奇境》的通关之旅,在他的口中成就感早已盖过游玩途中的痛苦,甚至因为这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所谓方法论的掌握,他准备下一个游戏去将之前半途而废的《黑神话:悟空》再捡起来尝试一下,且信心满满。
但在我们一群人眼里,却依旧记得他在玩游戏途中,不断和我们吐槽自己吐了的狼狈模样。
晕3D玩家的未来在哪里?
说实话,我周围认识的朋友里,晕3D的人并不少,不过只有徐姓朋友是格外严重又固执的一个,但也正因为他的固执,让这位热爱尝试新游戏的朋友,还是体会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游戏风景。
与“光敏性癫痫”一同成为正常游戏玩家最大健康障碍的“3D眩晕症”,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拦住的人群和状况其实更为复杂。
有朋友玩《我的世界》晕的不行,反而《穿越火线》、《CS》这类第一人称FPS游戏里眩晕现象轻微;也有朋友晕《绝地求生》不晕《CS》;更有朋友晕《塞尔达:荒野之息》和《真三国无双》;甚至还有人晕《原神》、晕《魔兽世界》和《无限暖暖》……
可以看到,相较于由光源、闪光等视觉刺激引起的光敏性癫痫而言,3D眩晕症很难去系统性的对症下药预防和治疗,这也导致了,晕3D的玩家面对出现晕3D的情况,只能有两个选择:自己克服or放弃游戏。
面对难受到呕吐头晕冒冷汗的体验,大部分玩家都会选择放弃,像徐姓朋友如此坚持的,寥寥无几,在游戏主播中倒是也有晕3D玩到呕吐也要吃晕车药坚持的主播,但这是他们的工作,光靠爱好和信念支撑,要熬过晕3D的难受体验,这并不容易。
尤其是现在的游戏趋势,3D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不论是网游还是单机大作,3D基本上是基础配置,用我另一位晕3D的女性朋友的话来说:“乙游都做3D了,我这种晕3D的乙游人活路在哪里。”
当然,也会有朋友说,游戏那么多,晕3D那就不玩3D去玩2D游戏啊,但一边是会有天生不爱玩2D或者对像素画风不感冒的玩家,一边还有在3D游戏大趋势下,晕3D玩家的选择空间确实在越来越少的现实情况。
就连我那位徐姓朋友,在我们问到他为什么这次如此坚持的时候,他也说的是,他作为一个网瘾青中年,且爱玩各种游戏的人,总要走那么一遭的,想玩的3D游戏越来越多,他又戒不掉自己的游戏瘾,那就只能咬咬牙改变自己了。
目前我了解的是,徐姓朋友在当前的《黑神话:悟空》旅程中,仍旧出现了不轻的晕3D症状,但他信誓旦旦地和我们说着他在循序渐进地调整和前庭锻炼中,相比以前还是好了不少,至少这几天只吐了一次。
事实上,面对晕3D的情况,游戏厂商也有过进行努力,例如《绝地求生》内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的切换,以及当前不少游戏都会加入FOV视角的调整设置,和关闭晃动效果,减少镜头效果和视角切换等功能,调整设置后,对于中轻度晕3D的玩家会有一定程度上改善。
但要真正克服晕3D的症状,还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坚持过程,以及严重的3D眩晕症,仅靠调整设置是杯水车薪的。
在最后,于当前的3D游戏主流里,游戏矩阵也总结了一些可以改善晕3D症状的方法,希望在通过技术或者医疗彻底解决晕3D症状前,能为部分晕3D但又想玩3D游戏的玩家提供一定帮助:
1.调整游戏设置:增加游戏视野范围,让视角扩大;去除游戏内震动、动态模糊和镜头晃动效果;将视角变化的灵敏度降低,避免视角快速变化;降低游戏的画面细节水平;尝试窗口化而不是全屏化游玩。
2.改善游玩环境:尽量保持游玩时活动空间和光线的充足,避免太过靠近游戏屏幕。
3.循序渐进适应:不论是游玩时间和忍受不适,都以循序渐进式进行,初次尝试时尽量在感受到不适时就停止游玩,站起来进行一些走动活动,待大脑与身体恢复同步后再进行尝试,并逐渐延长游玩时间。
4.进食一些合适的食物改善不适:在医生的建议里,橙色的柑橘类水果能有效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改善头晕状况,同时苹果与芒果以及酸类和糖类食品对于部分人群的眩晕情况能有所改善,但不宜过多。
5.进行适量的视觉前庭训练:多看三维立体图像,训练好自己的视觉空间感受力,也可以进行一些“眼球追踪练习”,通过日常在近远处的视觉焦点切换训练,和持笔盯笔尖,头部反向转动等操作,来训练视觉与头部的协调性,减少前庭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