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全补课的娃,一定废了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让学生周末强制双休的事情搞得沸沸扬扬,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人家有钱人家周末补课补到飞起,两天全用来提高,以后我娃不是更完蛋了?
事实上别说高中了,不管哪个阶段,如果一个孩子周末两天都用来补课,一定会完蛋的。
很简单的事实:你全年无休,能不能扛得住?我想你肯定要跳起来骂我禽兽,那娃要是全年无休,或者一个学期无休,你觉得能补出什么效果来?人又不是机器,可以没有感情地持续运转——就是机器那也得维修保养。
一个孩子,如果所有科目都要补课,一般情况下就是纯学渣,这就像极了李云龙陡然而富之后那句特娘的老子八辈子也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都是主攻——你要说数学是我的弱项那都是对我的不尊重,全是命门!门门渣的娃要么就是笨,要么就是学习习惯不好。笨这个事情又不是读了书就不笨了;而学习习惯不好这个事情,哪个补课的老师会给娃去纠正学习习惯的?
当然,能给孩子周末两天全补课的爹妈,认知也高不到哪里去。且不说经济上花销多少,就这么个大水漫灌的方式,啥苗都被你给淹死了。
而且孩子年级越高,好的补课老师也就越难找。孩子小学的时候你趾高气扬,到了初中你低声细语,到了高中你就闷不做声,道理是一样的——越后来课程难度越高,会的人自然越少,更别说是水平高的老师几乎都在学校里,散落民间的简直微乎其微。就算坊间偶有遗珠,也不一定就适合你娃。我一直强调,真的要找补课老师,名气是其次,适合娃才最关键。假设老师水平又好,又对孩子脾气,然而这种老师通常是不会给你上一对一或者小班课,除非你面子;水平一般的你又看不上,虽然态度好而且给你一对一,补了之后效果跟没补差别不大,纯粹花钱买安慰。
那什么样的补课有用呢?
一定是家里条件好、孩子好、爹妈又懂教育的。他们能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短板在哪里,又有足够的实力帮孩子试错,帮孩子匹配到有能力且孩子又喜欢的老师,你觉得这样的家庭会在乎你学校是否双休么?现在双休当然方便,如果没有双休,每到周末向学校请个假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种家庭本来也不是你的竞争对手,或者说人家从来也没把你当竞争对手。
还有的人表示,那有人找学校里的老师补课怎么办?讲真,高中的老师可能比高中生更想休息,除了极少数的会暗戳戳开班,大多数高中老师带学生都是人情债——反正在宁波,我都找不到在职的高中数学老师愿意补课的,你就别说一般的家长了。
以及,虽然周末双休了,但是老师们只要手抖一抖,多发两张卷子,想填满周末的空隙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就真的没必要担心孩子的学习量不饱满了——如果孩子回家不肯做作业,你也别指望他关在学校会好好做。
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看着孩子双休在家,你也不会那么的难受了。
学习是极其痛苦的一件事,任何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除了理解能力比较好的同时,也是心理及其不松弛的人,无一例外是那种这件事不解决在心里永远过不去的,就算是剃了头去学佛,大概率学佛都是学个第一的。
如果你家孩子回家哭,然后安慰过之后,去吃饭然后告诉你这肉特好吃,那证明你孩子只是个普通人。
而所谓补课,在我看来那是你孩子不够吃,你给他添饭的过程,而不是你孩子连正常饭量都吃不下,给她再添两碗逼他硬吃。
连正常学校布置的都学不来,首先要解决正常饭量的问题,大多数情况这个在学校已经讲过的知识点,你得找人重新给她教一遍,把每个他不懂的点打通,搞好正常饭量的问题再说添饭。
拼命的填满每个时间去学习,那是没有意义的。
另外,高中很苦、很卷,但远没有到卷了就废的程度,尤其是公立学校那种大课,不想卷走神睡觉的不少,认真听课的也不会学废了。只是现在的风气就是说卷的都傻,能躺的都是聪明务实看破社会。说实话大家回头看看自己中学同学,废掉的是当年卷的人多,还是混的人多
当年说快乐教育的现在被喷惨了,现在又换个提法而已。不想孩子卷,退学好了,你觉得不卷才是聪明选择,这么聪明去创业好了,初中毕业就可以。教育公平已经是所剩不多的公平了,别祸祸了,拜托。
说到底这点卷不会废,就是怕自己躺了别人在卷,把上升通道和收益都占了,显得自己很废,到底还是自己躺废的
分辨其实很简单,如果在单位能完成任务的人太多,跳出来单干能和你干的顶好的人太多,那就是卷过头了。如果任务完成不了要靠躺平说拉同党,出来单干拿不出够秀的本事,那就是说明该卷的时候躺了。
一、先弄懂孩子学习的基本原理:中学之前靠记忆,大学之后靠理解。
原理如下:人是有发育期的,大学时人的发育期基本结束。孩子的大脑在发育期主要是增长脑容量,脑容量跟记忆相关,此时,最容易记忆各类知识,但不容易理解各类知识。
所以,大学前的教育模式应以死记硬背为主,切勿陷入让孩子去加强理解的错误教育方式。孩子的学习任务是背下大量的知识,到大学后有这些知识为基础开始理解并创造。
所以,古代的教育模式就很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俗话说:犯错了打屁股,背不过打手心。古人这么做很科学,屁股上没有大血管和神经,打屁股比较安全;而十指连脑,手指的神经最发达敏感,通过刺激手心,让大脑清醒提高记忆效果。
父母在家里准备一个戒尺就很有用了。背不过,伸出手打三下,一会就背过了。千万不要问孩子背的是什么意思,那就会把孩子弄糊涂,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不信的话,诸位父母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解过学的知识吗?自己理解的时候是不是到了大学以后呢?成年后能很快理解事物,但记忆大幅下降。
二、再弄懂考试的基本原理:考试只考固定考点,多学无用。
原理如下:任何教材都是有教学重点的,也就是考点。考试只能考考点的内容,而不是整本教材的内容,也不能考教材外的内容。你把这十年的考卷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每年都考一样的考点。所以,要取得好成绩,只需要把考点背过即可。
但出题老师想拉开考试成绩,就只能跟考生玩智力游戏。今年这个考点掐头,明年这个考点去尾,后年这个考点改错,大后年这个考点填空。来来回回的都是围绕这些考点玩游戏。
所以,最高效的提高考试成绩的方法就是刷题。刷题库里的考题,因为那是要考的内容的各种套路模式。不考的内容没必要浪费时间去背。
有人问那数学物理能死记硬背吗?当然能。数学考试考的是公式的套路,就是解题思路。比如这类题用这个公式一共标准7个步骤。你不需要理解这个公式,你又不需要当数学家,你只需要背下这个步骤即可得分。数学题就是考这些套路的配合应用。
所以,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周末去补习,这些跟提高成绩都没有什么关系。唯一有用的是刷题。
不信?诸位父母想一想,你小时候听的课现在有印象吗?
三、总结:最简单提高成绩的方法如下:不需要管孩子上课是否认真听讲,不管是否做完作业,也不需要上补习班。不需要你辅导功课,你只需要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本,下载如xx搜题库等软件。每天要求孩子刷100—200道题。按每刷1道题给1毛钱计价,让孩子挣零花钱即可。每学习45分钟就去玩15分钟,每天刷题不要超过90分钟。因为超时学习是无效的,大脑承受不了。一个月后,你会发现孩子能进入前十名。
我是有实践的,自己的孩子就是这么考上高中考上211的。看到很多父母为孩子成绩那么痛苦的折磨孩子,就把这个简单的方法贡献出来。说到底,中考高考就是考孩子的记忆力,如果孩子发育晚真的记不住,那就没办法了,认命吧,孩子不是这条路上的人。
大多数孩子一是时间投入不足,二是学习方法没有认真记录错题:题型变换数量是有限的,错题只要下次答对,最终考试成绩就会趋近于满分!
英语、化学的题型组合最少,只要花些时间最容易拿高分。化学、物理的题型组合数量居中,数学、语文的题型组合数量相对多些,要想拿高分确实就要用更多时间刷题修补出错的题。
我无法理解周末双休做作业,无法理解暑假做作业,当然也就无法理解补课。
但其实我现在能理解,既然没掌握高分的窍门是记录错题最终穷举所有题型拿满分,那么很多家长和孩子懵懵懂懂凭感觉就靠着补课瞎试呗?
考试?太简单了。真的……🐶
作为一个大一生家长,孩子小初高十二年,看过真正的超级学霸孩子,高中保送清华,初中断层前二,高中稳定一中前十,也看过痛苦的普通生,补课刷题,崩溃的学生和家长
“考试?太简单了。真的……”,人上有人,别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你进了清华北大就会看到身边都是天选之子,自己不过如此,就像我家孩子现在说的,都是同一条分数线考进来的同学,还想出类拔萃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