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对标胖东来,365天免费喝,它成“茶馆界山姆”?
在大城市风很大的山姆会员店模式,也吹到了茶馆界。
会员可享受365天免费到店喝茶,且支持无理由退。服务对标胖东来,运营模式借鉴山姆,这家“会员制连锁茶馆”已开出100家店。
春茶上市之际,它15天卖出万斤茶叶。到底是什么新模式?
在豫南开出100家店
茶馆界崛起一家“山姆会员店”
这个茶馆名叫张玉生茶馆,发轫于毛尖之乡信阳,凭借会员制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已经在信阳、郑州等豫南下沉市场开出100家店,最大的门店约800平,主流店型在200~300平。
被业内称为“茶馆传奇”,它是怎么吸引消费者的?
首先是够“土”。和当下流行的简约风截然不同,红底黄字的门头,深色的木质桌椅,没有太多软装和摆件,既没有新中式茶馆的出片效果,也没有传统茶馆的高档次体验。
但却挡不住生意好。
信阳市区的将近30家门店,几乎每家都盈利。会员去门店喝茶需提前预约,有的到店还要排队、拼桌。从早上8点营业到晚上7:30打烊,一个茶台或者包间能翻台5~6次。
2024年前后,张玉生茶馆开始走出信阳,在周边城市开出100家门店,包括胖东来的老家许昌(6家),其中一家门店距离胖东来茶叶超市不到2公里,但生意依旧很不错。
茶馆的会员制到底怎么玩儿?我采访了创始人张玉生,这个信阳“茶二代”用独创模式,给茶饮人上了一课。
365天免费喝
茶馆会员模式怎么赚钱?
张玉生茶馆有很多标签,有人说是“茶馆界的胖东来”“茶馆山姆会员店”,但在张玉生的会员心中,这就是一个“可以免费喝茶的地方”。
张玉生把会员模式总结为3个关键词。
第一是“免费喝”。办理一张365元的会员卡后,会员可享365天到店免费喝茶。包括使用茶台、包间等茶空间(每天2小时)。茶叶也是免费的(一泡),不擅长泡茶的还可以邀请茶艺师协助冲泡。会员可带人商务洽谈、家庭聚会。
第二是“无理由退”。会员买的茶叶可在100天以内无理由到店退货,哪怕是快喝完了也可以退,服务堪比胖东来。
第三是“极致性价比”。张玉生茶馆完成了茶叶全产业链的布局,从茶叶种植到加工,再到包装、终端零售、门店体验等环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会员到店买茶叶,一件也能享受会员批发价。其“99元的信阳红礼盒”成去年秋季爆款,多家门店一盒难求。
“会员免费喝”,带动顾客高频到店,日积月累的信任,逐渐转化成了购买力。
张玉生透露,目前100家门店积累了6万名付费会员,大部分会在店里二次买茶、存茶,逢节假日也会到店选购伴手礼。
“除了新店需要养,开业一年以上的门店都实现了盈利,最好的门店年营收近千万。”
事实上,免费喝包含的2小时、一泡,基本是不够用的,大部分会员都增加消费。
最近在做春茶预售,没有任何广告宣传,只在会员社群通知,“均价超过500元/斤的信阳毛尖茶,15天就售出1万斤。”他说。
在张玉生看来,会员制茶馆的核心就是信任,“中国茶馆最缺的不是客户,而是信任感,免费喝我们前期不赚钱,但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这是花钱能买来的吗?”
“大家为什么到胖东来抢茶叶?核心是胖东来解决了信任问题,且保障了产品品质。”
总结来看,这种模式前期需要强资本大投入,先有广泛铺设的连锁渠道,能够满足会员权益,再有供应链深耕实现高质低价,缺一不可。
和张玉生深聊2小时,我发现,他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很多都是“反着来” 的。
中国茶馆不是生意难做
是大家卷得还不够狠
对已经内卷到天际的饮品行业,张玉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中国的大消费还没有真正开始,茶馆不是生意难做,是大家卷得还不够狠,现在消费者不知道什么是好、是坏,没有分辨能力,所以需要信任背书。”
“大家什么要去山姆、胖东来抢东西,无非很多商品最基础的质量、品质没有解决,所以说茶馆业态还有很大的空间。”
不仅观点前卫,在门店经营上,张玉生也有诸多反常规。
1、不追求出片,门店有点“土”是刻意为之
见惯了太多ins风、北欧风,以及充满建筑美学的茶空间、咖啡空间,第一次去张玉生茶馆时,我被门头和外立面的“质朴”惊呆了。
红底黄字的大俗配色,“365天免费喝茶”“一个免费喝茶的地方”等大白话式的广告语,以及店内大面积的白墙和货架,在茶馆界可谓格格不入。
但张玉生告诉我,设计如此接地气是有意为之。
2018年他开的第一家茶馆,参考了厦门的新中式茶馆,看起来十分“高大上”,但生意很惨淡。
“有顾客告诉我,一开始看到这个门头不敢进,没想到进来发现茶叶价格这么低。”
因为门店多开在北方的下沉市场,客群的消费能力有限,门头俗一点,有一些年代感,“才能让大众一看就觉得这里的东西不会太贵。”
因此在门店的装修和设计上,张玉生追求简单、整齐、干净、功能齐全。比如全自动茶台、包厢里设置白板方便开会等,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软装和摆件。
“普罗大众是很质朴的,门店装修得太好,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家店赚了很多钱、利润高,反而降低了性价比的感知。”张玉生感慨。
2、不做年轻人的生意,聚焦“70、80后”线下社交
和全世界都在抢年轻人的消费品牌不同,张玉生几乎不做年轻人的生意。
“早期做商超的经历让我发现,主要消费群体还是中年人,入行初想干有调性的新中式茶馆,但最终发现年轻人越来越没钱了,这门生意不好做。”
新中式茶馆,仅作为示例图片
他分析,现在年轻人都去霸王茶姬,去“麦肯星”,但中年人不喝奶茶,也不爱去开放式空间,属于70后、80后的线下社交空间很稀缺。
而传统的八马、文新、小罐茶等都是中高端定位,真正属于大众的茶空间几乎没有,而这个群体才能够支撑茶馆开遍全国,把生意做大。
张玉生认为,这部分人才能代表中国茶的主体消费群,而不是00后或者95后。
3、不做“茶馆”,而做中国人的“茶超市”
去年张玉生受到胖东来的启发,升级了新定位“中国人的茶超市”。
胖东来超市拥挤的买茶顾客
他认为,无论是胖东来还是山姆,都是“工厂/产地+门店”形式,去掉了分销商,把利润让给消费者,实现高质低价的产品。
为此,他定下3个核心:先尝后买、明码标价、能不满意就退。在产品上实现零添加,没有科技与狠活,不以次充好。
本质上就是做老百姓喝茶、买茶、以茶会友的地方,“让老百姓在任何地方看到张玉生茶馆,都能放心走进去喝一盏茶,真正让喝茶成为生活方式。”
今年,张玉生为品牌定的基调是“深耕”。
他认为,茶馆开了100家,渠道有了,供应链也基本打通,但还有两个核心没有解决。
第一是人才培训体系和门店运营体系的搭建,希望通过专业化的服务让顾客满意,并快速获得信任,这是后期转化的关键。
第二是爆品打造的能力。他分析,胖东来茶叶超市爆红,其实是从几个爆品开始的,比如几十块的饼茶、百元的布朗熟普、散称的茉莉飘雪等。
“我们还没有一款能让顾客记住,并愿意专门为之而来的爆品,这是今年的重点要补的功课”。
采访完张玉生茶馆,我深刻意识到,线下商业的困境,不在于内卷,也不在于市场环境,而在于许多商家并未真正沉下心来,从客户需求出发,而是过于聚焦自身盈利,这本质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
如何平衡这对矛盾,每个品牌都需要拿出有诚意的解法,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