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股市史上何以常态大调整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开始运营,股市正式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重要助推器。
大陆股市运行三十多年来重要特征,就是“牛短熊长”,大级别调整常态化。
第一轮:1992年5月-1992年11月,上证综指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72%。
第二轮:1993年2月-1994年7月,上证综指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79%。
第三轮:1996年12月16日-1996年12月26日,上证综指从1258点跌至855点,历时9个交易日,最大跌幅30%。
第四轮:2001年6月-2005年6月,上证综指从2245点跌至998点,历时49个月,最大跌幅56%。
第五轮:2007年5月30日-2007年6月3日,上证综指从4335点跌至3404.15点,历时5个交易日,最大跌幅21.4%。
第六轮:2007年10月-2008年10月,上证综指从6124点跌至1664点,历时13个月,最大跌幅72.8%;
第七轮:2009年8月-2013年6月,上证综指从3478跌至1849,历时47个月,最大跌幅47%。
第八论:2015年6月-2016年1月,上证综指从5178点跌至2638点,历时8个月,最大跌幅49.05%;
第九轮:2018年1月-2019年1月,上证综指从3587点跌至2440点,历时13个月,最大跌幅38%。
第十轮:2021年2月-2024年9月,上证综指从3731.69点跌至2635.09点,历时44个月,最大跌幅29.3%。
大陆股市史上何以如此常态大级别调整呢?
首先,相对于证券市场散户队伍快速发展,机构建设滞后。大陆股市第一家基金公司即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998年3月6日才注册成立;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即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华安创新混合基金,2001年9月21日才注册成立;2003年6月2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与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6家基金管理公司签订相关授权委托协议,社保基金才正式进入证券市场;第一家国家层面具有综指涨跌调控标杆意义的机构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汇金公司),2003年12月才注册成立;2004年,监管部门首次放开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反映在大陆股市调整幅度和烈度上,第一至六轮调整幅度深、烈度强,第七轮调整开始无论幅度还是强度都显著趋缓。
其次,证券市场乃国家与国民“钱袋子”意识偏淡。稍有金融常识储备的人都明白,股市综指上涨,由包括机构和散户在内全体股民用真金白银堆出来;股市综指下跌,意味着包括机构和散户在内全体股民真金白银缩减。所以,证券市场是国家和国民名副其实的“钱袋子”。杜绝股市综指跌跌不休以致跌出“市场底”,捂紧国家和国民“钱袋子”,显然乃证券市场监管部门责任体系重要组件。美国股市每当暴跌或者大跌不已,其财经核心领导人财政部长和美联储主席甚至国家元首,就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安抚市场。在美国证券市场词典里,找不到“市场底”一词。
第三,相对于证券市场快速扩容,以法治市滞后。在大陆股市,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规、“小作文”、“黑嘴”以及券商和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监守自盗,都不是新鲜事。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规、“小作文”、“黑嘴”以及券商和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监守自盗屡见不鲜,一旦股市开启下跌周期,必然强力助跌,延伸调整周期,拉大调整幅度,深化调整烈度。
第四,有的大级别调整与国际经济大环境巨变紧密相关。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越演越烈,次年触发金融危机并首先传导到全体西方国家,进而向世界各地蔓延,包括美西方国家在内,全球股市应声暴跌。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中期对华发动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企图推进中美脱钩。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初爆发并在全球肆虐一年后,未见结束迹象。无论世界金融危机,还是美国企图推进美中脱钩,抑或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一年后仍未终结,都是国际经济大环境巨变,连带大陆股市分别从2007年10月、2018年1月和2021年2月开始,相应演绎深度调整。
第五,有的大级别调整与监管方式简单紧密相关。1996年10月起,监管层先后发布“12道金牌”,依然未能抑制股市当时火热行情后,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将股市定性为“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于是,股市从当日起开始深度调整。2007年5月29日深夜,财政部宣布上调印花税,从0.1%提至0.3%。股市因而从次日开始为期5个交易日连续暴跌。这两轮调整在烈度上,均居大陆股市史上之冠。
第六,有的大级别调整与监管方式简单叠加国际经济大环境巨变紧密相关。2001年6月中旬,财政部推出国有股减持方案,确认次月开始减持。这一监管方式已经够简单粗暴了,更有美国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引发其股市三大指数持续大跌加持,大陆股市随即开始时间上创大陆股市历史之最的深度调整之旅。
第七,有的大级别调整与消化前期政策影响紧密相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重创美西方国家金融与国民经济运行体系,美西方国家才需要救市。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添房地产业一片欣欣向荣,中国经济持续适度过热,正好可以借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进行适度降温,促成国民经济运行更加强健。同年11月,我国推出颇具震撼性的救市计划,带动包括美西方国家在内全球经济,快速转危为安。但我国这一救市计划依旧将重心放在推动粗放型发展上,而不是放在向集约型发展深度转变上,同时过度消耗极其珍贵的资金资源并预支极其珍贵的消费资源,后续负面影响迅速扩散。于是,次年8月开始,大陆股市开始时间上仅次于2001年6月由于实施国有股减持叠加美国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开启的深度调整。
第八,有的大级别调整与处置违规入市资金方式偏颇紧密相关。2015年上半年,大陆股市“牛市”建立在高杠杆之上。巨大财富效应下,私募、伞形信托等高杠杆场外配资大举进入股市,推动股价上涨。当年6月3日,创业板指数在盘中达到历史最高点4037.96点,半年内上涨超过170%;6月15日,沪指在盘中最高触及5178.19点。这时违规入市的场外配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8万亿元,而合规入市的杠杆资金规模也达到了2.27万亿元。
也恰在这时,中国证监会开始清理违规入市的场外配资,禁止未经批准的融资融券活动,禁止券商为场外配资提供便利,关闭所有HOMS接口。
严厉清理违规入市、规模惊人的场外配资,必然搅动合规入市的杠杆资金成惊恐之鸟。4.07万亿元资金同步离场,对股市运行冲击之震撼无以形容。大陆股市由此开始为期8个月的深度调整。
大陆股市史上常态大级别调整前述八大原因中,第一(五、六、七、八)款显然已经消失;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和“稳住股市”看,第二款也已经消失;2024年初以来,中国证监会以法治市获得重大进展,第三款事实上迅速弱化;中国在经济强国建设、军事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金融强国建设上,取得的举世瞩目进步,足以抗衡特朗普政府发动2.0版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姑且不论特朗普政府是否会发动、是否有能力发动),因而第四款也显著淡化。
综上所述,大陆股市综指螺旋式上涨的春天,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