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不信AI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番财经(ID:finance_yifan),文|太史詹姆斯。
8%,13.4%,11%,48.8%和24%。
这几个数据大家觉得哪个是拼多多昨天公布的去年四季度营收增速。
如果放在前几年,相信大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48.8%。然而,这个数字其实是小米的去年四季度增速。
前三个依次是阿里、京东、腾讯。
而拼多多只有24%。
拼多多四季度财报 图源:百度股市通
这个成绩如果出现在一家传统企业身上,老板估计做梦都会笑醒。如果是一家老牌互联网大厂,兄弟们也会弹冠相庆,开始为年终奖的倍数下注。
拼多多在多项指标不及预期的情况下,仍然股价大涨近4%,而且它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All in AI的互联网大厂。
这充分说明了哄抢拼多多股票的绝对不是一群有AI信仰的人。
01 黄峥不跟大模型
现在是中概互联网财报季。
去看看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的财报,就知道AI对股价的影响有多大了。
自打DeepSeek在春节前发布R1爆火以来,阿里美股已经从1月13日的80美元低点,涨到了今天的137美元;腾讯港股在同一时间段则从365港元涨到了如今的超过500。
阿里现在摇身一变成了AI公司,AI技术的使用情况成了淘宝的核心指标;而腾讯在财报会上,除了大夸特夸的腾讯元宝之外,也宣布今年将豪掷千亿元加入AI基建竞赛。
腾讯生态里随处可见的腾讯元宝广告
但拼多多就是头铁,财报发布的当晚,CEO陈磊只是轻飘飘地来了一句“密切关注新技术变化”。
丝毫不为所动。
这可能就是领先者的定力吧。
要知道,其他电商大厂之所以重注AI,目的就是弯道超车。
而前面一骑绝尘的就是拼多多。当然这个领先是增速层面的,如果论市场份额,中国的电商老大还是阿里。
黄峥一向是AI怀疑论者。他在上一波AI热潮中的2016年,就在公众号上说出了自己对“机械式”AI的局限性。
虽然后来,拼多多也时不时放出AI岗位,但给人的感觉都是浅尝辄止。
图源:网络
最新的消息是,年初拼多多招募了原百度凤巢的核心人员,组建了电商推荐大模型团队。虽然传说是年薪千万,但这和其他大厂组队、囤卡、训练的成本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仔细分析,凤巢是百度2009年推出的搜索推广专业版系统。拼多多的这一步棋很可能是为了站内广告系统,而不是要豪赌大模型。
可以说,大模型的理念和黄峥从巴菲特那里学到的“常识力量”是相悖的。
拼多多在从低价白牌突破后,选择了几个新方向:“百亿补贴”是向上突破;“多多买菜”是农产品优势延伸;而“出海”则主打中国的成本优势。
这些战略方向无一不是精明的算计,而非热血与梦想。
而细看大模型的英雄榜,从伊利亚到梁文锋,他们无一不是对人工智能有偏执的追求,相信AGI终将降临。
AI大模型发展历程 图源:CSDN
也只有这样的“赌徒”才能眼睛都不眨地持续投入,直到看到大模型在大数据训练量下的“涌现”能力;也只有这样的“赌鬼”才能在量化基金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后,还去搞大模型行业的“拼多多”,并且还开源了。
黄峥显然不是他们的同路人。
02 “内卷”大法被限制
3月20日,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跌3.84%的情况下,拼多多反向大涨了几乎相当的幅度。
难不成,拼多多这就稳了?
它昨天的财报提供了一些线索。
涵盖TEMU的佣金收入比预期低了50多亿,这对应全托管向半托管的转变,也让毛利率环比下滑了超过3个百分点。
由于不是自营电商,所以,“国补”对于拼多多反而成了消耗战:它自己砸钱做了补贴。
这些因素叠加,导致拼多多的单季经营利润比预期少了12亿元,同比增速大幅下跌到了14%。
拼多多2024年Q4财报
这些现象是什么意思呢?
拼多多最擅长的“内卷”大法被限制了。
拼多多今年初设立了“商保会”。财报当晚,联席CEO赵佳臻还特别强调已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
“狂卷商家,纵容买家”是拼多多起家的法宝之一。
这种“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甚至在前互联网时代大家也不陌生。
当过乙方的都知道,为了钱,吃点苦,不丢人。
但商家叫苦不迭后,电商行业整体转向了。
1688在3月17日就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图源:微博截图
相信最近在拼多多上弄过“仅退款”的人也能感受到,商家的常规操作是要求你损毁已购商品,为的就是防止薅羊毛。
除了卷商家,拼多多还很喜欢卷自己的员工。
“用两个人的工资要求干三个人的活儿”被业内渲染成拼多多典型的人力资源战略。
由于拼多多的成功,这种“先进”管理模式,在互联网行业掀起了一阵“大小周”的风潮。
但这种方式在外贸领域,最近终于被撕开了一条口子。
在珠三角,美的和大疆都刮起了“反内卷”风,催着员工必须到点下班。
明眼人能发现,这两家公司的出口份额都相当可观。
2023年美的集团国外营收占40.56%
现在的外界环境是,大洋彼岸的超级大国如狼似虎,那么,欧盟就是最重要的发达国家市场。
而欧盟去年12月发布了《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设置了三年过渡期,2027年12月正式实施。法案明确禁止的情况甚至包括“自愿加班”导致的超时工作。
这和关税一样可能都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发达国家市场的准入标准。
目前看,拼多多员工的工作时间好像还没受到影响。
但是,预计TEMU很快就会遭到关税和劳动时长的双重暴击。
图源:网络
不光是国外,去年底的国内经济领域最高级别会议也提出了,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其实监管层的思路一直是明确的。2021年提出“双减”,它应该就认识到了内卷对于学生们的危害。
而大人们在这点上又和小孩有什么分别呢?分别在于大人们没有家长的庇护,还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拎着脑袋”上阵搏杀似乎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大势如此,但卷习惯了的拼多多能适应吗?
如果不能,那么,现在可能是拼多多起势以后最困难的时刻。
现在不卷AI,日后不能卷人了,那么,未来的拼多多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