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文乐手机视频中,我看到这世间最龌龊的一面

港星余文乐在在社交网络Instagram上,发布了一则视频。

我后知后觉,这则视频火了很久,经由其他公号转发,才看到。

但看过之后,我觉得,不能不写点什么。

哪怕有落他人窠臼的嫌疑。(对于这个健忘的社会,我们不怕枯燥的旧闻,只怕冷漠的遗忘。我相信,还有很多人并不曾知晓。)

视频拍摄于北极。

这是一群北极熊的故事。

它们饿疯了,在扫-荡-垃-圾!

喜欢看动物世界的朋友知道:

北极熊是独居动物。

若非迫不得已,它们绝不会逾越同类地盘半步。

如果不是有图有真相,

很难想象,它们像一群浑身沾满污浊的绵羊,

在塑料袋、饮料瓶、碎裂的木箱与铁桶

构成的“灌木丛”中,

啃食人类残羹馊饭。

500

这说明什么?

饥恶已经逆转它们的天性:

为了活下去,它们除了集体吞噬垃圾,

别无选择。

不远处,故园的冰川正在崩塌,

海里,大量源源不断的污染物,

仍在向这片孤独大陆涌来

——海水污化,鱼群衰退

北极熊,世上最庞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冰原之王

它们的明天在哪里?

写这篇文章时,脑海里反复循环那首歌《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

如今,距离这首歌发表不过40年,我们不禁要问:

歌词描摹的大美山河,诗和远方今在何处?

今年3月,一条简讯上了热搜。

500

这则信息说明什么?

马里亚纳海沟,这片对人类来说,比宇宙更难挑战的大海最深处,也已经被垃圾登陆。

这意味着,地球上已无未被垃圾污染的“净土”。

数以万计的生物,正在遭受垃圾侵犯的威胁。

在斯里兰卡,7500头大象在垃圾堆中觅食,许多大象因此患病。

对它们来说,之所以选择垃圾,是因为在这里找到吃食,更加容易。

500

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缅甸和泰国等地,人类排污正在“消灭”珊瑚。

因为塑料是微生物的理想聚居地,这些微生物接触珊瑚后,很容易引发疾病和死亡。而污水等,则直接伤害了珊瑚生存环境。大量珊瑚因此发生白化而死去。

500

下面是一头不堪痛苦搁浅的蓝鲸。可以看到,它已死去多时,身体中装满塑料制品。

500

2017年,人们在北太平洋中途岛发现一只死鸟。它的腹腔内部,和上面的蓝鲸如出一辙。

500

人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

塑料飞盘,深深陷在海豹脖子中,海豹挣扎得鲜血淋漓,而徒劳无益。

500

被塑料缠绕导致畸形的乌龟。

500

因被风带捆住无法游泳、溺水而亡的海狮。

500

据统计,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每年有1500万海洋生物死于非命。

其中,每年有127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可杀死10多万海洋哺乳动物和100多万只海鸟。

在太平洋,漂浮的600万吨垃圾,聚集成一个面积达2个法国的世界最大“垃圾岛”。

500

如今,这座岛面积还在不断增大。这里寸草不生,臭气熏天。

而在前述的北冰洋,塑料垃圾在短短十年,几乎增长20倍。

大大小小的垃圾岛,成为海洋里的死亡之岛。

海量的垃圾,在威胁海洋生物的同时,也在报复人类。

首当其冲的,是毗邻海洋的国家。

在菲律宾,马尼拉一条小河完全被垃圾覆盖。

贫穷的人们以捡垃圾为生,更有甚者,有人在垃圾中寻找食物。

此时此刻,他们和北极洲的大熊、斯里兰卡的大象没有两样。

500

500

多米尼,满是垃圾的海滩上,几个小孩正在玩耍。严重的污染,已经影响到当地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

500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曾被誉为天堂岛,如今它的旅游价值,正被海浪席卷来的垃圾,一点点摧毁。

这是潜水者在海下拍到的画面。扑面而来的不是斑斓的鱼群,而是各色的塑料袋。

500

曾经醉人的黄金海岸线,每天需要清理100顿海洋垃圾。

500

而更可怕的,并非这些肉眼可见的废品,而是那些已经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垃圾微粒。

微塑料,又称海洋里的PM2.5。

当塑料污染经由河流等排入海洋环境,在紫外线和海浪作用下,会变成越来越小的微粒。

在被海洋生物吞噬后,微塑料又跟随“宿主”,上了人类餐桌。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项研究称,美国加州市场上销售的鱼类中,1/4鱼类的内脏中被发现有微塑料存在。

在中国,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中都发现微塑料。

500

2018年,欧洲科学家首次在人体粪便中检测到多达9种微塑料,它们直径在50到500微米之间。

这些微塑料能进入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被认为会对器官产生物理伤害、破坏免疫功能、危害生物体成长和繁殖。

纪录片《塑料海洋》的导演,乔·鲁克斯顿直言:不孕不育、癌症、自身免疫系统问题、内分泌紊乱、发育中儿童的行为问题、以及胎儿发育问题都与其有关。

而更可怕的是,塑料微粒的污染扩散,远比我们想象中严峻的多。

有美国学者对来自五大洲14个城市的150份自来水样本研究后发现,高达83%的样本带有塑料微粒。

另一份研究,则来自超市采购的15种普通食盐样本。科学家发现,其中含有生产普通塑料水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玻璃纸和各种其他塑料。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塑料垃圾对人类的侵袭,已经防不胜防。

它们连最先进的净化器也无法过滤,只会在人体重重累积。

在地球所有被垃圾威胁的区域中,中国是最危险的区域之一。

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垃圾制造国。

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4亿吨左右,并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仅仅是这些最终需要掩埋在陆地上的垃圾,已经让我们不堪其负。

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泰裕工业园,发生一起严重的山体滑坡。

500

灾难现场航拍图

此次灾害滑坡覆盖面积约38万平方米,造成33栋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受损,事故造成73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8.8亿余元。

夺走73人生命的,不是别的,正是由建筑垃圾硬生生堆起来的“人造垃圾山”。

500

被建筑垃圾摧毁的厂房

2016年底,纪录片《塑料王国》(PLASTIC CHINA)首映。导演王久良投入了6年时间心血,讲述了一幕幕令人惊心的故事。

500

在山东省一个偏远小镇,每天都有海量垃圾被大小货车运到此处,先是积压成堆,然后是形成小山包,最后成为垃圾大山。

一切,就像美国动画电影《机器人瓦力》中的情节。只不过,动画片中处理垃圾的是机器人瓦力;而在这座小镇,与垃圾相依存的,是一具具鲜活的血肉。

500

塑料破碎机在轰鸣,塑料颗粒像雪花一样飞溅。

男女老少都在污浊空气中分拣垃圾,一毛钱一斤。

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500

500

小镇中的孩子,便在毒烟尘中奔跑,在沾满不知名病毒的医疗垃圾上玩耍。

500

垃圾山中奔跑的孩子

500

非常危险的医疗垃圾散落一地

还有的孩子,在污水中捉鱼、洗头。

500

污水河中捞死鱼的孩子

500

用污水洗头的女孩

甚至,襁褓中的婴儿,也在垃圾包围中接受母亲的哺乳。

群蝇乱舞,在婴儿的脸上起起落落。

500

500

大量垃圾的堆积,渗液直接透过土壤,污染了地下水与河流,导致不少儿童患上了慢性病。

500

受病菌(黄水疮)侵袭的孩子

无独有偶,广东东莞还有个“著名”的癌症村。

村名远丰村,村后有座垃圾填埋场。

1995年起,整个虎门镇的垃圾都堆积于此,形成一座高高的垃圾山。脏水渗透地下,污染了人们生活的水源,于是,这个400余人的村庄,10年间12人患癌死亡。

500

被垃圾污染的远丰村

像这样被垃圾威胁着的小镇、小村落,在大江南北,秦岭内外,比比皆是。

仅仅在北京,五环、六环间的垃圾场就已经密密麻麻,数量可怖。

王久良在谷歌地图上,标注出北京中心城区外的垃圾场,形成一个黄色的“七环”。

“垃圾围城”跃然纸上。

500

它们像一圈黄色绳索,紧紧地箍住,一座又一座光鲜靓丽的城市,未来的希望。

反击刻不容缓。

因为浪费时间,就是慢性自杀。

面对垃圾每年8%的疯狂增速,我们拿什么,留给孩子一片碧水蓝天?

中国人在行动,政策在加速奔跑。

2018年1月1日禁止进口“洋垃圾”;

紧接着2019年7月1日,上海实施垃圾分类,随后,是45个大城市紧急跟进。

500

但令人扼腕的,是当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全中国还有太多人对此缺乏意识。

甚至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垃圾污染的危害,到底有多么严重。

在许多地方,政府机械地执行政策,民众被动应付了事。理想与现实发生严重的脱节。

在许多城市,垃圾分类尚未到来,但相关民间教育工作,如同一潭死水。

垃圾分类,同时面临着“可操作性差”和“形式主义”的双重隐患。

这逼迫我们不得不追问:

垃圾分类之前,政策制定的可行性、科学性有多高?

民间科普工作做的怎样?对应的设施是否完备?有多少人明白怎么分类?

500

一辆垃圾车却回收多类垃圾桶

我们还不得不关心:

垃圾分类施行后,相关监管、执法如何保障?能否长期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有一句话说来扎心,在许多城市,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是首先保障市民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仅仅这一点文明的基本线,也常常被现实击穿。

归根结底,如果没有自下而上“人”的变化,不能从改变人的文明思想这一层面下大力气攻关,我们如何赢得这场艰巨的战役?

注意下面这只手。

500

500

这是一位上海保洁员的手。

多年来,这只手负责小区垃圾的分拣与回收。

虽然戴着手套,但还是经常被垃圾中隐藏的利物割伤。

这只手臂上颇为触目惊心的湿疹,就是在翻捡垃圾时被划伤所感染。

过去,我们并不知道,在上海,在北京,在武汉,在西安,有多少这样的手,默默守护我们的城市,光鲜美好。

如今,随着环境危机日益逼近,这一双双不堪重负的手,已无法阻挡垃圾围城的汹涌来袭。

它倒逼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让一双手和一双手相连,华夏民族和全人类需要打破自私,连成一片命运与共的大海。

我想说,这个命题虽然宏大,但并非无法企及。

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群体中,一部分人先文明起来;让我们自己,先成为那文明的一部分。

政府科学制策、严格执法;民间自发传递文明之风,每一方面的责任,都不可偏废。

不要问作为一个渺小个体,我们能改变什么。正如导演王久良在山东拍摄素材时,有当地村民反问他:

“你拍个照片有什么用?”

“拍个照片能解决问题?”

“你能解决了吗?”

500

王久良没有说话,他用行动作出回答。

最终,他的前后两部纪录片《垃圾围城》《塑料王国》在海内外引起成千上万观众的共鸣,并间接推动我国相关政策的加速。

事实证明,王久良能。

他的努力,帮助了这个世界变更好而不是更坏。

我们要相信我们能。

我们就是这波澜壮阔历史中的一滴水,澄蓝的水滴多了,世界就会明净。

为了北极洲即将被垃圾吞没的白熊。

为了垃圾岛如毒疮不断蔓延的太平洋。

为了将被垃圾废品攻陷的地球最后圣地——马里亚纳海沟与珠穆朗玛峰。

为了飘满微塑料的山川河流和地下水。

为了被塑料杀死的鲸鱼与飞鸟。

为了垃圾山下逝去的同胞的亡魂。

为了那些仍在垃圾堆中奔跑的,命运可能被改写的孩子。

为了我们自己。

让我们向垃圾一扔了事的粗暴旧习,开炮。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