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展示的这玩意儿,除了本身有一定强度外,其更多还是靠形变做功来对冲击做缓冲
【本文由“洄澜”推荐,来自《雷军从6楼扔西瓜,展示小米SU7Ultra“防弹涂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东西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在美国叫LINE-X,一些国家会将其作为皮卡货厢的涂层以减少货厢的损伤,当年有一个归国的科学家也是搞这种涂料研究与国产化的,后来还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经营这种涂料生意。
我最初关注这个东西,是想用这玩意儿搞一个超大翼展的固定翼航模,最初觉得涂上薄薄一层,可以更轻的材料实现更大的强度,还不用怕炸机,简直完美,如果真能轻如薄膜,只要优化气动,再贴点光伏板,一次飞个千来公里问题不大。
但是后来查资料发现这个玩意儿如果想要有效发挥作用,其涂层通常得3mm甚至更厚,以前还有人拿这玩意做全车保护,但现在少了,因为对于民用车辆来说,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影响车辆散热。
而且从这种涂料的作用机理角度出发,这玩意儿涂在西瓜上做试验,从表面上看外形仍然完整,但内部的西瓜其实已经稀碎。
电池包的保护层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在遭遇磕碰后,从表面上看护板仍然平板,但实际上电池包可能已经受损,因为这玩意儿除了本身有一定强度外,其更多还是靠形变做功来对冲击做缓冲,这个形变过程,就容易造成电池损伤,与普通的钛及其他金属护板相比,损伤结果很难从外观上进行判断,只能等到车机告警时才会发觉,但此时的损伤可能已经相对严重。
除非在护板上或电池包内部再加几个传感器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一定要强调这玩意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的话,个人觉得处于地震带上的民居倒是挺适合用这玩意儿的,这东西从测试结果上看,在地震灾害发生时,两三层的小楼可以多扛一会。
而另一种用途可能就是小型船舶,就是不知这东西是否能长期耐盐碱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