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战争!英伟达芯片对决中国智造,小米财报暗藏什么玄机?

(碎言成篇,寡陋浅短,关乎普通人的商业逻辑,乱弹琴,勿当真)

编辑/卧龙丄

审核/风劲角弓鸣

500

未来30年,算力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凯文·凯利

北京时间2025年3月19日凌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TC大会发布Blackwell Ultra NVL72平台的同一时刻,北京小米科技园亮起通明灯火——

这家中国企业刚交出了营收3659亿元、净利润272亿元的年度答卷。

凯文·凯利《必然》中的预言正在加速兑现。算力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双重变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版图。

一、算力战争:新基建时代的国家竞速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算力经济规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28%的增速领跑主要经济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英伟达GTC大会犹如科技界的“军备展”:Blackwell平台单机柜功耗达600W,较前代提升150%,却通过水冷技术将PUE值控制在1.1以下。

路透社报道称,该平台可支持单个AI模型参数突破10万亿级,相当于人脑神经突触数量的5倍。

黄仁勋提出的“AI三阶段论”引发学界激辩。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张云泉指出:“生成式AI解决认知问题,代理式AI实现自主决策,物理AI则要突破具身智能的'莫拉维克悖论'。”

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股价在发布会次日上涨7.2%,市值单日增加1560亿美元,超过整个德国股市市值1/3。

在这场算力竞逐中,中国正构建自主生态链。华为昇腾910B芯片在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210%,中科曙光"星云"智算集群已部署于12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国家发改委“东数西算”工程中期评估报告显示,算力成本较工程实施前下降38%,带动西部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万亿元。

二、硬件突围:小米财报背后的产业密码

小米2024年报显示,其研发投入同比激增49%至241亿元,这个数字超过某些造车新势力全年营收。

Canalys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达2.1亿台,其中600美元以上机型占比提升至28%,ASP(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9%。

“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探”,Counterpoint分析师唐炜指出,“小米14 Ultra搭载的澎湃T1信号增强芯片,让卫星通信功耗降低42%,这才是高端化的技术底座。”

IoT业务破千亿更具启示意义。财报披露,米家生态链接入设备数达8.5亿台,海外市场贡献率升至65%。

在慕尼黑,当地用户平均拥有4.3件小米智能设备;在里约热内卢,小米空调拿下23%的市场份额。

这种“硬件引流+服务增值”的模式,让小米互联网服务毛利率维持在72.4%的高位。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SU7 Ultra用户画像:女性占比51.3%,35岁以上用户达46%。这与蔚来、理想等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小米汽车负责人于立国在电话会议中透露:“家庭决策场景中,女性影响力指数达78%,我们的智能座舱设计了37项女性关怀功能。”

罗兰贝格预测,到2027年,女性将主导70%的家庭购车决策,这个万亿级市场正被重新定义。

三、融合革命:算力与产业的化学反应

波士顿咨询的测算显示,算力每提升1PFlops,可带动GDP增长0.42%。

在苏州协鑫光伏,部署AI质检系统后,单片硅片检测时间从2.5秒缩短至0.8秒,年节省成本超4亿元;

深圳机场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让廊桥周转率提升22%,相当于新建1.5个航站楼。

这些案例揭示的真相是:算力经济决胜点不在机房,而在产业场景的渗透深度。

小米的进化路线印证了这种趋势。其自研的“CyberOne”人形机器人已迭代至第三代,全身21个自由度均搭载视觉-力控闭环系统。

雷军在财报信中写道:“智能汽车是人形机器人的'训练场',1.7亿行代码、132个控制器,这些数据反哺着我们的AI进化。”

这种“场景哺育技术”的路径,或将成为中国智造突围的关键。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狂欢,与小米研发人员占比49%的报表形成奇妙呼应。

当黄仁勋在硅谷展示物理AI的机械臂时,雷军在北京演示了SU7的自动泊车——这两场相隔12小时的发布会,共同勾勒出智能时代的产业图谱:

算力是骨架,硬件是肌理,场景应用才是流淌的血液。

《经济学人》曾断言:“21世纪的竞争,本质是算力渗透率的竞争。”

当中国算力总规模突破230EFlops(2024年工信部数据),当小米生态链创造380万个就业岗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参数的攀升,更是生产要素的范式革命。

500

(周愚,评论人、商业评论人、财经评论员、策划人、投资人,某宝前十品类操盘手、多家媒体及机构邀约评论人,发表商业评论千万字,已委托快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