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外语教育,恰恰是“重视”了英文教育,忽视了外语研究
【本文来自《《经济学人》:中美对话,迷失在翻译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翡翠城主
好文!
可惜,国内现在许多只懂中文的人有点忘乎所以,理解不了中文和英文的巨大差异,低估英文教育的重要性。
我自己在与英美人交流时,从来都是把“中式表达”哪怕是多用几个词,也要尽可能转达本意,而不是简单直译的。否则,对方会听的莫名其妙。
为什么不是低估了在国外推广中文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是你怕英美人听的莫名其妙而不是英美人怕你听的莫名其妙?
正是因为中文和外文之间巨大差异,才体现了专业翻译的作用,普及的外文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深入理解不同语言间的异同的认知的,换句话说,普及的外文教育的作用是且只是让不同母语的人之间可以相互问好,而不是让中国人成为英美人,就像本文中提到的翻译中的取舍,连专业翻译都要再三斟酌,想着通过强调英文教育的重要性来让普通中国英文学习者达到英文演说家的英语水平并达到中文演说家的汉语水平是不可能的,这是翻译家需要奋斗一辈子都只能是可遇不可求的结果
语言,承载着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逻辑,不同语言存在着对自然世界基本逻辑理解的根本差异,“一个人,a person”,“一头牛,a cow”,这其中“a”和“一个”和“一头”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同母语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不能兼容,因为你只能看到“一头牛”而说英语的人只能看到“a cow”
现在的外语教育,恰恰是“重视”了英文教育,忽视了外语研究,以至于做到“信达雅”的翻译极少,所以才有了一堆“理解不了中文和英文的巨大差异”的洋泾浜,只是,外国人听“洋泾浜”不会莫名其妙,因为外国人听得懂“sheep meat”,不需要为了照顾他们去学“mutton”,这也许就是英美人需要担心低估中文教育的重要性的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