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支持越坚决,乌克兰的苦难越深重
白宫大吵架后,欧洲继续支持乌克兰,而且看来是认真了。冯德莱恩的8000亿欧元谁也不知道是否只是画饼,但欧洲确实在认真考虑加强防务。眼下的重点是接过美国对乌克兰撤援后的缺口。
接下来,欧洲防务重建由北约主导,还是由欧盟主导,这决定欧洲的未来。
历史上,北约是欧洲的防务架构,欧盟是欧洲的经济架构。政治上,北约和欧盟“共同领导”,北约侧重安全,欧盟侧重民生。但是现在,美国从欧洲安全抽身,北约的重要性很成疑问。
北约依然是一体化防务架构,但这也是牢牢在美国控制下的。在最基本层面,北约军事指挥机构就是美国欧洲司令部(USEUCOM),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而已。这里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考虑。最大的原因:USEUCOM具有现成的联合指挥架构,在设计上就预留容量,适合指挥和整合属下部队和增援,天然适合盟军作战。
除非欧洲接受美国“既不管你们,又要控制你们”,要么北约一体化军事架构脱离USEUCOM,要么欧盟接过欧洲防务职责。反正要重新打造一体化防务架构,在统一的欧盟架构下更加有利。这样,欧盟就成为从政治、军事到经济、文化统一的超国家架构了。
这里有好多问题。
1、美国即使回到孤立主义,也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欧洲的控制。“亲美的独立”是美国容忍的极限,但又是美国无法确保的。
2、英国依然是重要的欧洲国家,英国不再是欧盟成员,“不包括英国的欧洲”是很别扭的存在,但欧盟与英国双向奔赴是不容易跨过的坎。
3、欧盟是“主权国家的联盟”,强大的超国家架构与散装的本质很难统一,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分歧不易弥合。
但这还是长痛,眼下,欧洲深切感到被美国抛弃的痛楚,和俄罗斯赢得乌克兰战争的危险。
俄罗斯对于乌克兰战争的最后设想其实谁都不清楚。俄罗斯可能满足于控制已占领土地,最多做一些技术性的战线调整,建立更加容易防守的态势;也可能希望控制整个第聂伯河东岸;甚至可能控制整个乌克兰。但现实地说,第一个可能性最大,更大的胃口超过了俄罗斯的牙口,俄罗斯也需要的是缓冲区,不是更多的土地。
俄罗斯不缺土地,缺的是安全感。控制第聂伯河以东只是在乌克兰方向建立有利防御态势,但第聂伯河作为天然水障在二战中既没有挡住德军进攻,也没有挡住苏军反攻,所以防御意义有限。何况在乌克兰方向之外,还有白俄罗斯方向,波罗的海方向,芬兰方向。俄罗斯的防御态势不因为推进到第聂伯河而有根本改善。将大量敌对人口置于统治之下也是麻烦事,统统驱离是更大的麻烦事,
俄罗斯也深陷“战争疲惫症”。俄罗斯经济没有在战争中打爆,俄军没有在战争中散架,俄罗斯人心、政局没有在战争中动荡,但停战肯定是符合俄罗斯利益的。在不可能夺取彻底胜利的时候,见好就收是最明智的。
但对于欧洲来说,“汉贼不两立”,不达到俄罗斯二次瓦解,欧洲已经欲罢不能了。但这个欧洲是进步主义、扩张主义的欧洲,或者说是建制派欧洲。欧洲正在被极右席卷,特点是保守主义、孤立主义。
北约东扩是美国主导的,但是欧洲推波助澜的,乌克兰战争就是恶果。欧洲的推波助澜是基于扩张主义自信。
进步主义不等于进步,只是他们喜欢以理念为先导,坚信心想则事必成。扩张主义也就是普世主义,坚信真理是无条件的,是值得不计代价推行的。保守主义不代表落后,只是他们注重从现实出发,坚信可行才能有用。孤立主义并非拒绝普世,而是强调真理必须接地气,空降真理必然受到抵触。
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已经400年了。即使在西方主导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之后,欧洲依然自以为是,“老大的老子就是太老子”,习惯于“我就是真理”,到处坚持进步主义和扩张主义。
同时,扩张主义的欧洲(还有美国)一方面热衷于在前沿打造缓冲区,另一方面热衷于把已有缓冲区变为“占领区”。这样,前沿不断外推,不断需要新的缓冲区。一方面,这貌似赢得了更大的缓冲空间。在冷战时代,德国是老欧洲的缓冲区;冷战后,东欧是德国的缓冲区;乌克兰本来是东欧的缓冲区。最终现实是,老欧洲的缓冲区极大增大了。另一方面,不断争夺新的缓冲区并没有为“被保护区”带来持久和平,反而长期陷于遥远的冲突之中,而在核时代,遥远与眼前的界限模糊了。
孤立主义实际上就是在认识到扩张主义的徒劳后反弹的。孤立主义并不放松国防,反而可能更加注重国防,只是不再把安全建立在集体防御的基础上,而是“救命靠自己”。孤立主义也不反对建立缓冲区,只是反对盲目扩大缓冲区,并且在此过程中背上越来越多的包袱。
在欧洲,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在鹊起,但还未进入主流政治。德国最新大选里,AfD是第二大党,但所有政党都将AfD隔离于“防火墙”外,甚至引起美欧对民主和自由的争执。欧洲依然是进步主义和扩张主义主导,只是有点进步不动了、扩张不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继续支持乌克兰成为21世纪的凡尔登了。战役目的不再重要,但双方都入戏太深,退不出来了。俄罗斯是客观上就没法退,欧洲则是主观上不肯放弃。
另外,欧洲也需要乌克兰继续拖住俄罗斯,为欧洲争取时间重建军备。列强曾经清一色为欧洲国家,但如今欧洲只有列没有强,要重建可是积重难返。就为这,欧洲也需要乌克兰再打上几年、十几年,如果不是几十年。欧洲重列列强之林需要那么久。
但欧洲支持乌克兰继续打下去也只够维持战线,反攻到1991年边界是无能为力了。乌克兰想反攻到1991年边界,但首先需要守住当前的战线。因此,欧乌双方的战术目标一致。
但这也意味着如果欧洲支援足够给力,乌克兰有可能在美国撤援之后继续硬拼下去,真的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还记得战争初期很猖狂的民族主义准军事组织吗?现在没什么声音了。一方面乌军正规化把这些民兵组织吸收了,另一方面狂热分子死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到反战分子足够多,乌克兰才会停下来。但只要欧洲的支援还在继续,反战的声音就能继续压制。
乌克兰还有更大的苦难,直到欧洲也被极右的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席卷。
现在乌克兰的前线士兵抱怨,已经用不了马斯克的星链了,如果打开星链就会遭到俄罗斯火炮的精准打击。
以前是美国民主党+欧盟白左+乌克兰VS俄罗斯。
现在是美国民主党+欧盟白左+乌克兰VS俄罗斯+美国共和党。
懂王的美国共和党的最大敌人不是俄罗斯,也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民主党及其欧洲爪牙。
想想懂王被暗杀几次,马斯克写下遗嘱------种种迹象表明,这两党已经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了。
不是民主党死亡就是共和党死亡,这是唯一的结果了,这两党无法共存了。
所以,理解了懂王停乌克兰的各种援助,理解了万斯在慕安会上当众大骂欧盟白左政府与美国没有共同价值观了,理解了马斯克力挺德国右派魏德尔竞选。
懂王根本不需要乌克兰的矿,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好矿,苏联时代早勘察过了不值得开采。懂王需要的是用极端的条件逼迫乌克兰翻脸,然后停止支援乌克兰。所以,万斯突然怒骂司机就是双簧戏。
现在剧本按照懂王的导演进行着,美国停了对乌军援,逼迫欧洲白左政府们去与俄罗斯硬钢。欧洲白左政府们其实都知道必输,唯一的希望是民主党造反夺权成功重新支持乌克兰。
但懂王的动作就是在大清洗内部,对外放出加税等戏码吸引目光,其实国内才是风起云涌,大清洗政府人员,要掌握军权、财权。时机一到,彻底清除民主党势力,懂王恢复死刑了。
没有了美国的GPS、星链的技术支持,欧洲诸国就是瞎子,俄罗斯好歹还有格洛纳斯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就是一个半成品。
懂王贴心的提供了金卡服务,500万一张,卖给谁?
当然是战乱地区的富豪喽,懂王都算过账了,卖出去1千万张,收入50万亿,抵消36万亿国债,赚14万亿。
欧洲、中东,这两地的富豪们就是懂王的目标客户。
懂王要重复二战历史,欧洲打烂,富豪出逃到美国,带来金钱和技术,造就美国的繁荣。
所以,懂王现在就是明牌,美国军力和势力暂时撤回本土,然后促使欧洲与俄罗斯大战,促使以色列与伊斯兰世界大战。然后就是卖卡,收钱,收人,发展军事产业,等大家都死差不多了,果断出手收拾残局;美国再次伟大,欧洲、中东打烂。
对,中国呢?
这就是懂王全部计划中的bug,也是计划失败的最大不确定性。
果断出手收拾残局的不能是中国吗?欧洲、中东富豪的出逃地不能是中国吗?
中国开放免签、开放外国银行控股、开放外国医院等等,是做什么准备呢?
截胡呗。要跟美国竞争欧洲、中东富豪们的出逃地,把这些资金吸引到我们这里来。
我们现在猛秀肌肉,军机军舰航母天天的海上天上的满世界转悠,不就是在做介入准备嘛。
我们要主导和平,主导三战后的世界秩序的稳定。
对,三战,其实已经开始3年了,从俄乌战争发展到俄欧战争,从巴以战争发展到伊以战争,这在两大洲发生的涉及到几十个国家的战争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什么?
不过这次,最后清场的不是二战时的美国了。
当东大是备胎咩 做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除非当初曾让步的若干条款重谈
算是对欧洲单方面无理冻结行为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