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欲言又止是不满未兑诺「赦扁」?

  正当民进党全党上下为侧翼团体罢免十九名国民党「立委」的第一阶段建议书联署获得「中选会」审议通过而欢呼之际,陈水扁却「跳出来」泼冷水。他于日前在接受脱口秀节目《贺珑夜夜秀》指出,这场大罢免世界少有,台湾走在开风气之先,连美国民主老大哥跟日本都没有这样搞,他还感叹,这「不是一时的爽,接下来的政治后座力、后遗症,冤冤相『罢』何时了?永无止境,要抽离感情因素,理智思考」。中国国民党「立委」王鸿薇分析道,节目中「学长」陈水扁虽然字句不提赖清德,但是劝赖清德要冷静,切勿制造政治对立。

  陈水扁「不爽」赖清德,非今日始。在赖清德接任民进党主席,基于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的教训,分别在党内推出「排黑条款」,及指令当时占有多数议席优势的民进党党团在「立法院」强势三读通过《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部分条文修订法案,其中第二十六条「排黑条款」将有关曾犯洗黑钱、枪、毒刑案而被判有罪确定者不得参选的规定,导致陈水扁的儿子陈致中终生无法参选。在此期间,陈水扁曾经不断施压,包括先后在「总统府」门前及亲自到「立法院」陈请,还在「立法院」朝野协商后,传简讯给熟识的民进党「立委」等党政人士,扬言修法若通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但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奉主席赖清德之命,仍然坚持要为「行政院」提请「立法院」的方案尤其是「排黑条款」「保驾护航」,除了是有个别「立委」请假之外,都在表决中支持及赞同该法案。

  不过,在赖清德当选之后,尤其是赖清德委任了在「扁朝」时期获重用的罗文嘉、马永成、林德训等人出任重要职务,而有国民党「立委」直言「赖清德下一步就是要特赦陈水扁」之后,陈水扁就不再闹事,而是沉寂了下来,盼望赖清德及早对象兑现其政治承诺,「特赦陈水扁」。

  实际上,与蔡英文只是争取陈水扁的「司法程序正义」,却并不同情甚至是反感陈水扁的贪贿事实,因而在其八年的任期内,多次顶住民进党内「特赦陈水扁」的强烈诉求,甚至连其「姊妹淘」陈菊也「冇面俾」不同,与老一辈民进党人的感情及关系较深,尤其是受到坚决主张「特赦陈水扁」的「台独大佬」们左右的赖清德,是从担任台南市长起,到出任「行政院长」,再到当选并出任「副总统」,都是强烈呼应「特赦陈水扁」的,尤其是在在二零一九年的民进党「总统」党内初选时,不少民进党人要求蔡英文和赖清德获胜后「特赦陈水扁」,面对蔡英文的「顾左右而言他」,赖清德则是正式表态「阿扁应该要得到特赦」。

  而在赖清德当选「总统」并在就职前夕,有媒体报导蔡英文已与「准总统」赖清德达成共识,决定于五月二十日卸任前发布特赦令,以「免刑不免罪」的方式特赦陈水扁,并由幕僚单位启动特赦作业,研议相关配套措施。当时舆论就分析认为,这是赖清德要求蔡英文为自己「拆弹」之作,凸显了赖清德在「赦扁」问题上,已经有所退缩。实际上,在赖清德的整个竞选过程期间,都没有正面接触到「赦扁」的议题。在当时,人们就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輘輷」。

  但陈水扁却主动出面为蔡英文和赖清德「缓颊」,透露在当年二月曾有高层向他转达将无条件特赦,不过在五月时,突然要求他必须签署切结书,除说明犯罪外,也要汇回一千万美元,但他认为,这笔钱与所有案件无关,因此未签切结书,「特赦」也随之生变。亦即主动地把蔡英文在卸任前和赖清德就职后都未有宣布「赦扁」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陈水扁如此「低声下气」,当然是仍然希望赖清德能够兑现其「赦扁」的诺言,因而尽量避免刺激赖清德。但赖清德就职已经大半年了「赦扁」仍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因而陈水扁也就不免有所躁动。因此,他此番批评赖清德「冤冤相罢何时了」的言论,既是针对时弊的「接地气」之作,也带有埋怨赖清德宁愿发动对国民党「立委」的「大罢免」,也不愿接触「赦扁」议题的意况。当然,仍然是为了避免激怒性格刚愎自负的赖清德反而拒绝「赦扁」,因而是以「不点名」的形式委婉地表达。

  为何此前一直态度坚决支持「赦扁」的赖清德,一旦坐上「大位」之后,却是像蔡英文那样,避提「赦扁」议题了?这可能是「屁股指挥脑袋」的效应使然。此前赖清德不在「大位」,无需为「赦扁」负上任何责任,当然是可以在「赦扁」议题上「山草药——噏得出就噏」。现在手中掌握了发布「特赦令」的权力后,却就必须考虑宣布「赦扁」的司法及政治后果了。

  实际上,按照《赦免法》规定,陈水扁并不符合特赦的要件。首先,特赦必须是针对已判决定谳的案件实施,对于仍在审理中的案件不能干涉。而陈水扁被控十多起贪污案,至今有龙潭洗钱案等四个案件三审定谳确定有罪,还有案件仍在审理中。但问题是陈水扁正保外就医,按规定如果被告患有重病(这是获批准保外就医的最基本依据),法院不得开庭审讯。因此,除非陈水扁返回监狱服刑,法院才具有条件开庭审讯,他申请保外就医,其实是弄巧成拙。其二,特赦只是免其刑,并没有免其罪,因此即使陈水扁获得特赦,贪污罪名仍然背在身上。按台湾地区法律规定,凡犯贪污罪者不得参加政治公职选举,等于被判处「政治死刑」。当然,「大赦」是既免其刑更免其罪,这是陈水扁最希望能够得到的。不过大赦针对的是不特定多数的人和事,如果是为了陈水扁一人而实行大赦,那么全台湾地区正在服刑的各式犯人都将立即获得释放,而且不留案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极大。

  另外,极为渴望得到美国白宫「关爱眼神」的赖清德,也不愿为「赦扁」而「得罪」白宫。实际上,美国人对陈水扁在其任内撕毁其对美国作出的「四不一没有」诺言深恶痛绝,认为陈水扁当年「玩」到美国人头上,因而称之为「麻烦制造者」。即使是在「扁案」中,美国也介入很深,司法部宣布没收陈水扁家族在美国的的两栋豪宅并将之进行司法拍卖,拍卖所得按照国际惯例一部分留在美国,一部分还给台湾当局。因而美国司法部认为,倘若台湾地区「赦扁」,就等于否定其针对「扁案」在美国部分的司法行为,甚至担心陈水扁籍此要求「赔偿」。赔钱还是小事,「推翻」司法裁决将严重损害美国的司法尊严及公信力。

  而当时怒斥陈水扁为「麻烦制造者」的美国总统布什,是共和党人;现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是共和党人。虽然个人特质各有不同,时空背景也不一样,但相关的政治立场背景,仍须继承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