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首脑密集表态力挺乌克兰

多国首脑密集表态力挺乌克兰

撰文:皆大欢喜

2025年3月2日星期日

在美乌领导人会晤出现外交风波后,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对基辅政权的声援浪潮。截至 3 月 3 日,已有超过 30 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对乌克兰表达支持,形成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密集的外交表态。

欧洲大陆形成统一阵线

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唐宁街 10 号与泽连斯基举行闭门会谈后宣布,将追加 22.6 亿英镑(约合 207 亿元人民币)军事贷款。斯塔默强调:“乌克兰为自由而战,英国绝不可能在此时退缩,这笔贷款将助力乌克兰捍卫主权,抵御侵略。”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社交媒体强调 "乌克兰可永远信赖德国",其表态获得前总理默克尔所在政党领导人默茨的同步呼应。朔尔茨表示:“德国将始终坚定地站在乌克兰身旁,与乌克兰共克时艰,直到胜利的曙光降临。”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以激烈措辞谴责莫斯科,在爱丽舍宫发表的声明中直言:“俄罗斯是侵略者,乌克兰是受害者,这个基本事实不容扭曲。乌克兰的抗争,是为了整个欧洲的安全与自由,法国绝不允许正义被践踏。”

北欧国家集体发声,芬兰总理奥尔波承诺 "坚定不移支持乌克兰实现持久和平",他严肃指出:“和平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乌克兰的和平需求刻不容缓,芬兰将全力协助。” 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宣布新一批防空系统援助,瑞典作为新晋北约成员则首次以盟国身份承诺提供鹰狮战斗机飞行员培训。挪威首相斯特勒宣布追加 75 亿克朗(约合 50 亿元人民币)财政援助,并启动新一轮对俄能源制裁。斯特勒表示:“俄罗斯的行为严重破坏地区稳定,挪威将通过实际行动,对俄罗斯的行径予以坚决回击。”

中东欧国家持续发力,波兰总理图斯克承诺将乌克兰农产品过境运输能力提升至每月 400 万吨。罗马尼亚代理总统博洛扬宣布在黑海沿岸新建军事训练中心,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证实将向乌移交 12 门帕拉丁自行火炮。斯洛伐克总统恰普托娃在布拉迪斯拉发宣布,尽管国内存在分歧,但政府已批准价值 4100 万欧元的弹药援助计划。恰普托娃强调:“乌克兰的安危与斯洛伐克息息相关,即便面临国内争议,也不能阻挡我们援助乌克兰的决心。”

南欧国家积极跟进,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派遣 F-16 战机维护团队赴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提议召开紧急国际峰会,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承诺提供 T-6 训练机队用于飞行员培养。保加利亚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法案,授权向乌克兰转让 100 辆退役的 T-72 主战坦克。保加利亚议会发言人表示:“乌克兰的战斗是正义之战,保加利亚议会的这一决定,是对正义的有力支持,是为了帮助乌克兰守护国家的尊严。”

跨大西洋联盟强化协作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将扣押的俄罗斯资产收益直接划转乌克兰重建基金,他表示:“俄罗斯必须为其造成的破坏付出代价,这些资产收益将用于乌克兰的重建,帮助乌克兰重回正轨。” 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证实五角大楼正在加速 F-16 战机的交付进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 G7 紧急视频会议上承诺追加 15 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并启动对乌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技术的合作开发。岸田文雄声称:“日本坚决与乌克兰站在一起,此次援助和技术合作,旨在增强乌克兰的自卫能力,对抗俄罗斯的‘侵略’。”

国际组织展现团结姿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将乌克兰入盟谈判框架文件提交春季峰会审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布鲁塞尔宣布,4 月举行的北约外长会议将首次设立 "乌克兰危机特别议程"。

亚太地区扩大参与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宣布延长驻欧训练团任期至 2025 年,新西兰总理拉克森证实将派排雷专家赴哈尔科夫地区。韩国政府虽未直接军援,但通过 KEXIM 银行提供 3 亿美元优惠贷款用于能源设施修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表示,新加坡将向乌克兰捐赠两套先进野战医院系统。李显龙表示:“人道主义援助无国界,新加坡希望通过此举,为乌克兰人民带去一丝温暖与希望,帮助他们缓解伤痛。”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传统中立国家立场出现调整。瑞士联邦委员会批准向乌克兰出口 24 台 "空中卫士" 雷达系统,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宣布破例允许乌军人员在境内接受医疗培训。土耳其外长菲丹在安塔利亚外交论坛表示,将继续为黑海运粮通道提供护航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国际社会的集体发声不仅体现在道义支持层面,更伴随着具体援助计划的落地。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院专家指出,各国承诺的军事援助总价值已突破 800 亿美元,其中约 60% 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完成交付。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国际联盟对基辅的支撑体系正呈现出机制化、长期化特征。

后记:本文引用了 Alternet上David Badash 的博客的部分内容,其文章标题是“世界领导人争先恐后地支持泽连斯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