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紧盯着乌克兰的矿不放?还不是因为中国掐了他的脖子
一般吃瓜群众对于正在进行中的“特朗普要让泽连斯基签矿产条约”这件事,多半会感到一头雾水,为个矿至于么!对于曾经的美国或许不至于,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非常至于。
因为,在12月特朗普准备重返办公室时,中国禁止了部分稀土对美国的出口。在拜登政府期间,中国已经限制了对美国的部分矿物出口。
像石墨、锂、铀以及被称为稀土的17种材料,对于电子设备、清洁能源技术(包括风力涡轮机、能源网络和电动汽车)的生产至关重要,同时这些“矿物”也是一些武器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而美国对这些矿产的获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中国或者其他国家进口。
但是不巧的是,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供应量的50%到75%,中国几乎承担了全球90%的稀土矿物加工。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和钛生产国,并且是锂的重要加工国。
即便可以从乌克兰顺利拿到那些可爱的矿产,加工也大概率绕不开中国。所以,特朗普应该还需要加工设备和技术,但那些设备和技术的使用也同样离不开那些可爱的矿产们,还是首先需要中国。所以,这是不是进入了一个不太可爱的莫比乌斯环。
越想摆脱越摆不脱,因为这个世界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已经停不下来、分不明白了。
盯着矿,更是盯着钱。
梳理一下美国这一百年的战争资助投入,会发现——二战租借法案、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的资金投入,每一个都比现在对乌克兰的援助多。
让DEEPSEEK 梳理了一下——
历年主要战争资助与乌克兰援助的投入对比分析
二战租借法案(1941-1945)
名义支出:约500亿美元(占当时美国GDP的13%)。
通胀调整后:按2024年美元价值计算,约1.3万亿美元。
核心数据:援助覆盖38个国家,苏联占比最大(约50%),英国次之(约30%)。
朝鲜战争(1950-1953)
名义支出:约300亿美元(占当时GDP的4.2%)。
通胀调整后:约3,600亿美元。
特点:美国承担联合国军90%的军事开支,包括武器、后勤和人员成本。
越南战争(1965-1973)
名义支出:约1,000亿美元(占当时GDP的2.3%)。
通胀调整后:约1.2万亿美元。
特点:美国直接军事开支为主,不包括间接经济影响(如退伍军人福利)。
第一次海湾战争(1990-1991)
名义支出:美国承担约610亿美元,盟国分担约360亿美元。
通胀调整后:美国支出约1,200亿美元(2024年美元)。
特点:多国分摊模式,沙特、科威特等支付了总成本的60%。
当前对乌克兰的援助规模(截至2024年)
总援助金额:
美国:约1,750亿美元(军事+经济援助,占GDP的0.7%)。
欧盟及成员国:约1,000亿欧元(合1,080亿美元)。
其他(英国、加拿大等):约200亿美元。
合计:约3,030亿美元(2024年美元)。
占GDP比例:美国对乌援助约占其GDP的0.7%,欧盟整体占比约0.2%。
那么如今急吼吼地想要结束战争,瓜分利益,落袋为安,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美利坚真的是坚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