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主义:一场由谎言、欺诈与权力寻租构成的全球危机

特朗普主义:一场由谎言、欺诈与权力寻租构成的全球危机

撰文:皆大欢喜

2025年2月23日星期日

当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对泽连斯基发出"国家将不复存在"的威胁时,这位前总统的言论已超越了政治博弈的常规边界,暴露出其商业利益与外交决策深度交织的危险图景。这位自诩"交易艺术大师"的政治人物,正将美国外交政策当作私人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将地缘政治博弈转化为赤裸裸的商业谈判,其行径正以惊人的速度摧毁着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根基。

一、外交舞台上的商业狂欢

在利雅得美俄会谈的谈判桌前,特朗普团队与俄罗斯达成的"关系正常化"路线图,本质上是一份跨国商业合作协议。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关于"美国大公司重返俄罗斯"的预期,与特朗普集团在莫斯科未竟的"特朗普大厦"项目形成隐秘共振。当美国企业因制裁损失3000亿美元投资的"忠告"从克宫传出时,这种精准的商业痛点拿捏,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为何特朗普要公然篡改俄乌战争的历史叙事。

这种将国家利益私有化的操作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达到新高度。副总统万斯对欧洲价值观的抨击,实则是为特朗普商业帝国的"去监管化"战略铺路。当欧洲防务自主性被刻意强调时,美国军工复合体正在计算北约解体带来的市场真空。这种"创造性破坏"的商业思维,正在将维系七十年的跨大西洋同盟变成待价而沽的商品。

二、加密泡沫中的权力变现

"特朗普美元"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政治权力与金融欺诈的终极合流。这个价值580亿美元的表情包币骗局,完美复刻了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的疯狂,却在区块链时代被赋予了"技术创新"的迷幻外衣。通过将个人政治影响力证券化,特朗普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首个"人格代币"的监管套利模式——支持者购买的是虚拟货币,实际交易的却是对民主制度的做空期权。

加密行业50%的政治献金流向特朗普阵营绝非偶然。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被威胁解职、联邦通信委员会监管权遭行政令架空时,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正在经历"特朗普化"改造。这种制度性腐败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将传统政治献金的问责链条彻底打碎,创造出"永不消失的回扣"新模式。

、谎言体系的地缘政治投射

特朗普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污名化攻击,构成其扭曲事实的典型样本。2025年2月19日,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发文,将民选领导人泽连斯基贬斥为“没有选举的独裁者”和“不太成功的喜剧演员”,声称其导致“数百万人不必要地死亡”,并威胁“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这种叙事完全颠覆国际共识——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数据显示,泽连斯基支持率达57%,而乌克兰未能举行选举是因戒严令下的战争状态,而非所谓“独裁”。特朗普更虚构美国对乌援助金额,声称“泽连斯基承认一半资金失踪”,实则乌克兰官方统计显示美国实际提供军事援助670亿美元与财政支持315亿美元,远低于特朗普宣称的3500亿美元。

这些指控与俄罗斯宣传高度耦合:普京长期指责泽连斯基政权“非法”,而特朗普重复俄方所谓“4%支持率”谣言;其要求乌克兰“迅速行动”的威胁,实质呼应了克宫对乌“去军事化”的核心诉求。泽连斯基的反击直指要害——特朗普正通过“帮助俄罗斯打破孤立”,将美俄密谈的沙特会场变成新慕尼黑阴谋的谈判桌。这种合谋已产生实质后果:美俄利雅得会谈达成的四项共识中,包含“美俄经济合作”条款,而同期特朗普集团正重启莫斯科特朗普大厦项目谈判。

、宪政危机下的独裁狂欢

特朗普对监管机构的权力攫取,暴露出其商业逻辑与威权统治的共生关系。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等独立机构沦为白宫办公厅的下属部门时,美国宪政体系精心设计的制衡机制正在土崩瓦解。这种"监管捕获"的终极形态,使得《反海外腐败法》的废止、沙特高尔夫巡回赛的利益输送都获得了制度性庇护。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双簧戏"更具警示意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星链系统在乌克兰战场的异常断联、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奇迹,这些商业决策与地缘政治的诡异共振,揭示出超级富豪联盟重构世界秩序的野心。当行政命令可以随意改写反垄断法、外交政策能够定向服务特定企业时,美利坚合众国正在退化为"特朗普合众国公司"。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却从不重复。1938年张伯伦在慕尼黑挥舞的纸片,如今变成了利雅得会谈的加密代币;昔日的绥靖政策,此刻化身为算法加持的金融骗局。当特朗普在海湖庄园清点"特朗普美元"的收益时,他摧毁的不仅是美国的全球信誉,更是现代文明社会赖以存续的契约精神。这场由谎言、欺诈与权力寻租构成的完美风暴,终将在其自我反噬中揭示所有投机者的最终结局——正如所有泡沫终将破灭,所有骗局终将暴露,所有历史的篡改者终将被历史审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