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者”标签下的利益绞杀
“独裁者”标签下的利益绞杀
撰文:皆大欢喜
2025年2月23日
当特朗普将泽连斯基贬为“未经选举的独裁者”时,这不仅是两个领导人间的口水战,更是一场赤裸裸的战略摊牌——美国正用商人式的清算逻辑,将俄乌战场转化为一场资源与地缘权力的交易。这位自诩“交易大师”的总统,正以锋利的言辞为杠杆,撬动着基辅与莫斯科之间的铁幕。
特朗普的“和平公式”始终浸透着华尔街的底色。当他在镜头前讥讽泽连斯基“让美国花费3500亿美元打一场必败的战争”时,其潜台词是将乌克兰的抵抗标价为“不良资产”。他要求乌克兰以稀土矿产抵押援助的强硬姿态,彻底撕碎了拜登时代“民主同盟”的温情面纱,暴露出美国对乌政策的本质:这场战争不过是一笔待价而沽的生意。而泽连斯基拒绝签署割让50%矿产资源的“慕尼黑密约”,恰似捅破了美国“慈善家”的画皮,迫使特朗普改用更暴烈的政治羞辱来摧毁谈判对手的合法性。
这种撕裂性的语言暴力,实则是美国内政焦虑的投射。面对国内对1770亿美元援乌资金去向的质疑(其中超千亿流向美军工复合体),特朗普需要制造一个“贪婪无能”的泽连斯基形象,将美国纳税人的怒火转嫁给基辅。当他说出“乌克兰领导人支持率仅4%”时,与其说是陈述事实,不如说是在向本土民粹势力递送投名状——毕竟,指责一个“腐败代理人”永远比解释五角大楼的武器溢价更容易赢得掌声。
然而跨大西洋联盟的裂缝正渗出寒光。法国政府直言“无法理解特朗普逻辑”,德国《世界报》则尖锐指出其言论“将战争责任倒置”,欧洲集体安全会议紧急召开更暴露了盟友的恐慌。这种恐慌源于一个冰冷现实:特朗普与拉夫罗夫在利雅得密谈时,已将欧洲排除在谈判桌外,而当俄美默契地否定泽连斯基政权合法性时,欧洲苦心构建的“抗俄统一战线”正沦为废墟上的装饰品。
美乌关系的崩裂已超出外交辞令的范畴。泽连斯基反击特朗普“活在虚假信息泡沫中”,恰似困兽最后的嘶吼——当美国连“选举合法性”都成为打击武器,基辅的政治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更致命的是,特朗普对“乌克兰无牌可打”的嘲讽,实质是在警告欧洲:若继续填坑式军援,只会豢养一个“战略负资产”。这种精准的离间术,正在将乌克兰推向“要么贱卖国土,要么自生自灭”的绝境。
这场语言战争的终局,或许早已写在特朗普与普京心照不宣的棋谱里。当拉夫罗夫宣称“北约接管乌克兰是对俄直接威胁”,而特朗普同步施压基辅放弃加入北约时,美俄的隐性合谋已浮出水面。泽连斯基越是高喊“任何谈判不得在各方背后进行”,越是暴露其沦为棋子的命运——在强权交易的屠宰场上,没有武器的羔羊连悲鸣都是多余的。此刻的基辅,或许终于读懂了那句华尔街箴言:当免费午餐终结时,买单的永远是餐桌上的鱼腩。
注:这是笔者新采用的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