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id创始人出圈,杭州又火了

一位理工男生出现在演讲台上。

留着络腮胡须,戴一副黑框眼镜,穿一件黑色卫衣,语气略微紧张——这是AI眼镜独角兽Rokid的创始人、CEO祝铭明。他向大家展示了极为科幻的一幕:在那副不太显眼的黑框眼镜里,写满了演讲台词。

500

大会之后,祝铭明戴着智能眼镜的演讲视频爆红,让Rokid(灵伴科技)成为继“六小龙”之后又一家浮出水面的杭州科技公司。

当天祝铭明还聊起一个细节:三天前的晚上,游戏科学的冯骥、宇树科技的王兴兴、DeepSeek的梁文锋、强脑科技的韩壁丞在祝铭明家里吃了一顿饭。年轻一代创始人惺惺相惜。杭州城里,由他们创立的公司正在崛起为中国科技新势力。

浙大毕业,他在杭州创业

身后VC/PE云集

“我的发言稿就在眼镜上,翻页通过手上的戒指完成”祝铭明双手摊开,略显松弛——“没稿子。”

他指着头上佩戴的新产品介绍,“非常自信地告诉大家,这绝对是代表全球最先进的AR技术……我平时工作和生活基本都戴着它,尤其是出差,已经完全可以代替原先的平板和电脑了。”

这副黑框眼镜的外表与普通眼镜差别不大,除了显示演讲稿,还在公开场合实现拍照、翻译、问答搜索、识别物体等不少操作,能够通过声纹付款、快速充电,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都融合在了一副仅有49克的镜框中。

如此满满“科幻感”背后,源自祝铭明在杭州的十年创业。

时间回到2012年,还在阿里的祝铭明受邀参加谷歌一场发布会,亲眼看到谷歌工程师戴着Google Glass在旧金山上空跳伞拍摄,大受震撼。他坚信这个技术一定可以改变世界,但也认为“我们一定可以比它做的更好”。于是在2014年,祝铭明离开阿里, Rokid正式成立。

给Rokid投出第一笔钱的是祝铭明在阿里的老领导、如今的阿里CEO吴泳铭,此后吴泳铭联合刘毅然创立元璟资本。此外,还有胡泽民的魔量资本;王淮和张川的线性资本;以及IDG资本。

时至今日,Rokid已经融资超过10轮,集结了淡马锡、IDG资本、瑞士信贷、华登国际、海通证券、线性资本、元璟资本、复星集团等一众知名投资机构。2024年,Rokid宣布完成由合肥市政府领投的5亿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这期间,祝铭明带领团队从一张粗糙的图纸完成转型,专攻智能眼镜赛道,如今已经进入教育、医疗、工业、能源和文博等一系列场景。正如他在演讲中提到,Rokid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上太空服役的AR产品,在中国博物馆的市占率也已经达到了99%。

500

回忆起2014年离职前夕,祝铭明曾提到,老板曾经找他聊了四个小时,当问起离职原因,祝铭明解释,未来将有两件事情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一个是AI,一个就是AR,而它们最终会变成一件事情。

这一幕正在变成现实。

“杭州七龙珠”崛起

说起来,祝铭明与杭州渊源颇深。

本科与硕士都就读于浙江大学,祝铭明的青年时代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杭州度过。此后从加州伯克利博士毕业,祝铭明决定回国创业,第一站仍然是杭州。2010年,创业公司猛犸科技被阿里收购,祝铭明一同加入阿里巴巴,又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多的时间。

从阿里离职后,祝铭明还是把杭州作为根据地,从全国各地召集一批年轻人成立新公司,一晃又是十年,祝铭明曾说已经成了半个杭州人。

如今的Rokid总部坐落在杭州市余杭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2024年,这里凭借3355.67亿元的GDP成为“浙江经济第一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经突破3000家,人才资源总量超45万人。

这片区域还坐落着“杭州六小龙”之一强脑科技、3D扫描领域首家上市公司思看科技。当初为了挖来强脑科技,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考察团曾飞行1万多公里,远赴波士顿找到创始人韩璧丞,最终让这家脑机接口公司落地西子湖畔。

思看科技董事长王江峰也在会上提到,2015年在余杭创业时,思看是一个仅7人的小团队,“从首笔研发补贴到人才引进政策,余杭诠释着什么叫创新创业生态最优”。如今,思看科技已经扩展至400多人,形成以余杭为中心,足迹遍布德国、美国、韩国等7个国家的全球化企业。

从杭州中心城区辐射开来,方圆20多公里内,北边坐落着机器狗公司云深处,南端是《黑神话:悟空》的开发者游戏科学,西边Rokid与强脑科技相望而立,东边还有正在冲刺港交所的空间智能平台群核科技,以及最近火遍全球的DeepSeek和宇树科技——它们构成了如今的“杭州七龙珠”。

过去这段时间,DeepSeek掀起堪比ChatGPT的全球狂潮;宇树科技王兴兴同样风头强劲;如今Rokid又成为继DeepSeek和宇树科技之后,再次出圈的杭州创业公司。

这场爆发是意料之内。在此之前,从浙江到杭州已经陆续颁布一系列智能穿戴设备相关的激励政策,这里很早就聚集了李未可、回车科技、加南科技等一批知名智能眼镜企业。

此外,祝铭明的母校浙江大学在2008年就开展数字化技术研究,为这一行业输送了一批批创业人才,正如祝铭明在演讲中提到,“目前据我所知国际上XR领域里,70%的顶级专家来自中国,这其中大部分来自浙大。”

中国新一代科技创业者

走上世界舞台

Rokid的爆火,成为2025年智能眼镜爆发潮的一缕缩影。

祝铭明的演讲刷屏后,AI眼镜概念股大涨。昨日(2月20日)收盘,博士眼镜、明月镜片、杰美特、星星科技涨超20%,激智科技、格林精密等涨超10%;慈文传媒、浙版传媒等直接或间接参股Rokid的公司更是一字涨停。智能眼镜又一次出现在一二级投资人的视野。

此前,智能眼镜概念诞生已经有20多年,但不论在芯片技术、量产难度和成本覆盖上,都与大范围商业化相去甚远。直到AI浪潮涌现,眼镜成为承载人工智能更便捷的载体。不少投行机构预测——

智能眼镜或将成为继具身智能爆发后的下一个浪潮,2025年可能就是智能眼镜元年。

这只是AI浪潮的冰山一角——随着DeepSeek爆红,国内一批新行业正在被AI重塑。除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曾经一度进展缓慢的AI医疗也迎来了爆发;而在电商平台上,戒指、项链、胸牌等借助AI赋能的智能穿戴设备早已悄悄爆单。

“AI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创下一个‘互联网时代’,中国科技军团绝对会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少投资人都提到了这个趋势。

一个例子是,一家有着中 美两地背景的智能穿戴初创公司负责人告诉投资界,创业之初公司就决定将硬件团队落在国内珠三角地区,因为这里有着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这些地区汇聚了光学、显示、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能够轻易找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中国硬核产业崛起。就像20年前借移动互联网乘风而起的平台经济一样,“AI+”即将成为新拐点。

最近德意志银行曾在研报中直言——2025年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的一年,中国的科技成就一直被低估。此时,华尔街投行们集体唱多中国资产,扎堆抢起了“折价股”。

不久前,一张名为《China Terrific Ten Beating US Magnificent Seven 》的统计图刷屏,美国分析师们用以表示从2024年以来,中国10家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国际,类比美国科技“七姐妹”——苹果、微软、Alphabet、特斯拉、Meta、英伟达和亚马逊。

最新一幕,则是昨晚阿里巴巴财报发布,连夜带动中概股大涨。摩根士丹利直接指出,阿里巴巴的财报将成为用于审视中国AI投资趋势的首个催化剂。

也许若干年后回顾,当下发生的一幕幕会成为全球科技格局的转折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