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特朗普为什么这么恨“增值税”
1、2月13号,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备忘录,要求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连同其他部门共同审核其他各国对来自于美国的进口商品的贸易政策,制定反制计划,并列出了5个审查要素。其中前两条分别是对美国产品征收的关税,以及各国的增值税(VAT)等域外税收。
2、2月16号, 特朗普又发了一条Truth,大意是说“增值税比关税的惩罚性更强,所以我们在审核其他国家时,会把增值税等同视作关税”(we will consider Countries that use the VAT System, which is far more punitive than a Tariff, to be similar to that of a Tariff,图1)。莱特希泽在他2023年的新书《No Trade Is Free》中也曾表达过类似观点:“A machine that an American company could sell at home for $100 would sell for $125 in France" because of the VAT”。
3、市场上有不少人做了各国增值税体系的测算,但没什么人把为什么特朗普认为“增值税和关税一样是贸易不平等”讲清楚了。特别的,在WTO看来,增值税其实是贸易中性(Trade Neutrality)的,也就是不扭曲国际贸易、对各国是公平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聊聊增值税和国际贸易不平等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为什么特朗普和WTO的观点截然相反。
4、先简单介绍一下增值税(Value Added Tax, VAT)。它是对商品或服务在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举个例子,假设在德国增值税是20%,消费税是0%,来看一条德国的木材-椅子-零售商-消费者的生产销售链条(图2)。
1)木材厂以80元的出厂价销售原材料给椅子工厂,椅子工厂除了支付给木材厂80元出厂价外,还需要支付80*20%=16元的增值税,后者将其上缴财政;
2)椅子工厂在木材中添加了20元人工成本,以100元的价格(80元木材+20元人工,假设椅子工厂净利润率为0)销售给零售商,零售商除了要支付100元货款外还需要支付100*20%=20元增值税。椅子工厂用之前缴纳的16元进项增值税发票抵扣,将剩余的4块钱(20-16)上缴给财政;
3)这时对于零售商来说,椅子的含税成本是120元。假设零售商的利润率也是0,那么在没有消费税的情况下,它就需要以120元的价格出售给德国消费者。
4)从整条链条来看,椅子经过多渠道加工后的出厂价是100元,而德国政府在全链条累计收取了20元增值税,恰好是出厂价的20%。
5、现在我们从WTO的视角来看为什么增值税是“公平的”。我们首先对比“德国出口到美国的椅子”和“美国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椅子”的最终含税价格。
1)先来看德国出口到美国的椅子(图3左侧和中部)。前文说过,如果德国椅子厂向德国境内零售商出售椅子,那么在100元货款的基础上还需要额外收取20元的进项增值税,因此椅子的含税成本就是120元。但如果椅子厂选择将椅子出口到美国进口零售商,一旦出了海关,德国海关就会将之前你缴纳的16元增值税全额退还给你,本来要额外交的4块也不用交了,所以里外里,20元的增值税全免了——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出口退税”政策。因此美国进口零售商的拿货含税价格也仅仅是100元,一分钱税也没有。进口零售商再将德国椅子出售给美国消费者时,只需要额外缴纳8%的美国消费税即可。因此如果假设零售商也不赚钱,那么美国消费者购买一把德国椅子的含税价格,就是108元(100元成本+8元消费税)。
2)再来看美国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椅子(图3右侧)美国采用的是消费税制度而非增值税制度,消费税率大概是8-9%(地方税种而非联邦税种),因此在生产环节是不征税的。美国椅子厂从美国木材厂购入80元的原材料,然后以100元的价格生产椅子,这个100元就是椅子的含税成本(税为0),也是零售商的进货总价。当美国本土零售商将这把100元的椅子出售给美国消费者时,只需要额外缴纳8%的消费税即可。因此如果假设零售商也不赚钱,那么美国消费者购买一把美国本地生产的椅子的含税价格,也是108元(100元成本+8元消费税)。
3)108=108,德国出口到美国的椅子售价=美国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椅子售价——同样的商品,同一个市场,同样的价格,很公平。
6、类似的,我们也可以对比“美国出口到德国的椅子”和“德国本地生产德国销售的椅子”的最终含税价格。
1) 先来看美国出口到德国的椅子(图4右侧和中部)。上面说了,美国没有增值税,椅子厂从美国木材厂购入80元原材料,生产成本和出厂价为100元。由于美国在生产环节不征税,因此出口时也就没有增值税需要退。特别的,美国对出口产品也不征收消费税,因此德国零售商从美国椅子厂的进货价就是100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椅子运到德国后,德国进口零售商需要向德国财政缴纳20%的增值税(进项税),即额外支付20元,因此进口零售商的椅子的含税成本为120元。如果假设零售商不赚钱,那么德国消费者购买一把美国进口椅子的含税价格就是120元(100元成本+20元增值税)。
2)再来看德国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椅子(图4左侧)。如前所述,在德国的增值税体系下,椅子厂从木材厂购入原材料时支付80元货款和16元增值税,然后以100元的价格生产椅子并需缴纳4元增值税,因此椅子的含税成本为120元。当德国本土零售商将椅子出售给德国消费者时,如果假设零售商不赚钱,那么德国消费者购买一把德国本地生产的椅子的含税价格也是120元。
3)120=120, 美国出口到德国的椅子的售价=德国本地生产德国销售的椅子的售价——再一次的,同样的商品,同一个市场,同样的价格,很公平。
7、综上,WTO总是从同一个市场中不同来源商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只要东西一样、来源不同,但税率一样,那么增值税就是中性的。是不是很合理?特别的,之所以增值税没有引起不平等,恰恰是因为德国在出口时进行了退税,美国也不征收出口商品的消费税,否则,出口产品就要面临二次征税问题(即缴纳的本土的消费税/增值税,也需要缴纳目的地的消费税/增值税),商品的含税量反而不同了。
8、所以早在二战后,关贸总协定(GATT)中就确立了目的地原则:商品应在消费地征税,而不是在生产地征税,且允许间接进行边境税收调整(即退税)。而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 Agreement)进一步明确了,对出口产品免除国内消费时应缴纳的税收,或对此类税收的退还,如不超过应缴数额,不应被视为补贴。
9、我们再来看看特朗普视角(图5)
1)和WTO不同的是,特朗普对比的是“美国出口到德国的椅子”vs“德国出口到美国的椅子”。如上文计算,美国椅子厂出口到德国进口零售商的时候,德国进口商需要缴纳20%的增值税,因此美国椅子在德国出售的含税价格为120元(100元成本+20元德国增值税)。而德国椅子在出口时可以获得德国财政的全额退税,因此出口至美国零售商的含税成本只有100(增值税是0)。美国进口零售商拿到货物后,在销售时只需要加收8%的消费税,最终德国进口椅子的含税价格就是108元(100元成本+8元美国消费税)。
2)120>108,同样的椅子,德国出口到美国的卖价更便宜,竞争力更强,销量更高;美国出口到德国的卖价更贵,竞争力更弱,销量更少。所以德国的增值税不公平!MAGA!
10、所以特朗普其实是从双边贸易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同样的东西,你卖给我的时候含税价更低,我卖给你的时候含税价更高,这就是不公平的。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特朗普认为增值税和关税非常类似——德国对进口商征收的20%进项增值税几乎完全可以视作是征收了20%的关税,而正是因为美国消费税税率(大约8-9%)低于绝大多数美国贸易伙伴的增值税税率(大约10-20%),所以增值税才被特朗普视作是不公平的来源。
11、总结来看,WTO关注的同一销售地的不同国家产品的含税额度是否公平,特朗普关注的是我卖你的商品 vs 你卖我的商品是否含税量公平。可以说各有各的道理。特别是,如果大家看数据的话会发现,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增值税不对等程度要远高于关税不对等程度(这里所说的增值税既包括欧盟的增值税,也包括巴西印度的商品服务税和日本的消费税等实质为增值税的税种),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特朗普认为“增值税的歧视性比关税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