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互撕,乌克兰上菜单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2025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开成了一场调解西方“豪门恩怨”的节目。
舞台中央,美欧这对“跨大西洋塑料姐妹花”互相甩锅,俄乌冲突成了被争夺的“家产”。而在舞台另一边,特朗普绕过欧洲,让沙特意外成为与普京“地下约会”的咖啡厅。这场戏简直比《权力的游戏》更狗血,比《纸牌屋》更暗黑。
在慕安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一席话,堪称美欧的“离婚宣言”。他称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其内部,痛批“欧洲正逐渐背离它一些最根本的(民主)价值观”,连德国移民政策都要指手画脚,活像对着邻居家装修指指点点。
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场回怼:“您管好自家‘红脖子’吧!”法国外长更是在社交媒体阴阳:“没人能把美式汉堡强塞给法餐厨师。”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表示,万斯的讲话听起来像是“美国试图挑起与欧洲的争端”。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也表示:“美国新政府的世界观与我们不同。它不考虑既定的规则、既定的伙伴关系和信任。”
这场口水战的本质,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2.0版”与欧洲“战略觉醒”的正面碰撞。
而在会议期间,特朗普宣布了对进口钢铁、铝材加征25%关税,这招直接把欧洲气笑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欧洲反对贸易战,但已经准备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这场闹剧让人想起19世纪的“英德海军竞赛”。
当年,德国在俾斯麦的领导下逐步发展强大,试图挑战英国的地位。英国则通过增加舰队规模、更新舰船来保持领先地位。两国的军事对抗加剧,尤其在1890年代,英国对德国海军扩张感受到了威胁,最终导致了两国关系的紧张,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部分原因之一。
当美欧在慕尼黑吵得面红耳赤时,美俄高官已订下沙特的“豪华包厢”。2月18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赴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登场,唯独乌克兰和欧洲被踢出群聊。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慕安会上声嘶力竭:“欧洲不能靠美国保卫”,转头却被曝出美国要求乌方交出50%矿产开采权。网友戏称:“这哪是和平协议?分明是《凡尔赛和约》乌克兰分约!”
更讽刺的是,当泽连斯基呼吁组建“欧洲军”时,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15日晚在波兰国家电视台播出节目中表示,欧洲国家不会组建统一的军队以应对所谓的“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这背后,是特朗普的“商业天才”逻辑,他坚称既然在乌克兰投资了3500亿美元,总得挖点稀土回家吧?至于欧洲的安全焦虑?那不过是谈判桌上的免费配菜。
被排除在沙特会谈外的欧洲,终于想起马克龙五年前的警告:“北约正在脑死亡!”
法国连夜召集巴黎紧急峰会,德国则在现有财政框架内调整其军备和对外援助策略,只可惜军费要从GDP的2%提到5%,相当于让欧洲各国政府同时戒掉“福利咖啡因”,社会分裂的戒断反应怕是比英国脱欧还酸爽。
特朗普的“政治艺术”,本质上是在国际政治交往中推行“购物式外交”,即砍一刀关税,拉一单军售,至于盟友信任?那不过是可退货的赠品。
美国要求北约盟友将军费提到GDP的5%,相当于让欧洲每年多掏4000亿美元(按2024年欧盟GDP估算)。这笔钱足以重建三个乌克兰。但特朗普的算盘打得比德州扑克还响:军费涨了,美国军火商笑了;欧洲防务自主了,美军就能撤出省钱了,典型的“既要抽水,又要放干池塘”。
当美国把民主价值观变成交易筹码时,真正的输家是那些相信“西方团结”的普通民众,他们既要承受通胀下面包涨价,又要为政客的表演性外交买单。
乌克兰现在哈尔科夫方向的困境,暴露出西方“代理人战争”的残酷本质:棋盘上的棋子,终究逃不过被牺牲的命运。
慕安会上,中国代表一句“坚持多边主义”赢得满堂彩,巴西总统顾问呼吁“发展中国家要建新秩序”,非洲领袖强调“自力更生”。这些声音,才是破解霸权游戏的终极密码。
当美国忙着在沙特“分蛋糕”,欧洲在巴黎“喝闷酒”时,历史早已写下注脚:霸权终会像慕尼黑啤酒节的气球,膨胀得越快,炸得越响。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