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美国原研药占比极低,仿制药占比极高,社会医疗千疮百孔的原因
【本文由“guan_15685530692235”推荐,来自《为什么北上的名医对集采仿制药意见这么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文章把阔太太被迫使用廉价包的怨气和医生被迫使用集采品的怨气等同,无论有意无意,都是在误导读者了,这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阔太太被迫使用廉价包,是不能支配自己财富,消费不能的怨气;
医生被迫使用集采品,是无法肆意地权力变现,回扣不能的怨气。
为什么是“名医对集采意见大”而不是所有医生?因为集采推广前越是名医,对采购的话语权越大,越是吃回扣的主体,财路断了,自然怨声载道。
换个角度,这些高喊着“没法活了”“要饿死了”的“名医”们,屁股却依旧稳稳坐着,鲜有辞职另寻他路的,这就证明他们依然觉得当前位置挺好,只是没有过去“那么好”而已。
过去“好”在那里呢?好在药品、器材都是自己说了算,回扣哪个多选哪个,代价留给国家和患者,开始只用原研药,这叫与身份相辅的高端(高价)医疗!等不堪重负的社会冒出了仿制药,再把仿制药分三六九等的拉进来吃回扣,一波又一波,无穷无尽,别在这儿提医疗效果和社会健康,它们入不得“名医”的法眼!
这就是美国原研药占比极低,仿制药占比极高,社会医疗千疮百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