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过航台湾海峡,这个数据值得警惕!
出处 | 策辩
2月17日早多家权威媒体发布消息报道: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我方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
单就加拿大“渥太华”护卫舰这件事来说,其实算不了什么,这家伙已经是个老油条惯犯。
2020年10月3日渥太华号护卫舰单独航行穿越中国台湾海峡;
2023年09月9日美约翰逊舰与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
2023年11月1日
美佩拉尔塔号驱逐舰与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
这艘舰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造入列,属于30多年老古董级别。看它颤颤猥猥的模样,估计不少人都担心它是专门来碰瓷的。这不就在前两天,渥太华号前任舰长被解职。
至于解职原因,多个社交媒体传出的消息版本是今年1月渥太华到南海黄岩岛附近,做美国走狗挑事时,面临中国两艘军舰的前后包抄,心虚胆怯,老老实实地按中国要求报经纬度、航行状态,并打开了AIS。
传回加拿大国内后,那帮躲在幕后的家伙感觉实在丢了面子,认为这是“举白旗”,于是以“对其指挥能力失去信心”为借口解除职务,换了舰长。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这明显是美国遛狗恶心我们。
2月10日至2月12日美国约翰逊号驱逐舰、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高调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
2月13日澳大利亚一架空军P-8A巡逻机进入中国南海巡逻,遭到歼-16的信号弹驱离;澳大利亚贼喊捉贼,碰瓷炒作;
2月16日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
不管是加拿大,还是澳大利亚,到这边显然没占到什么便宜,被我们练兵之余,还成为了我们生活在日常谈资和笑料。不只是它们,其主子美国,自2023年至今,美海军至少有近20名一线指挥官因“失去信心”被解职,且其中不少是在亚太地区执行过任务。
如2023年8月“霍华德”号驱逐舰舰长伊川健治,2024年2月“霍华德”号舰长卡梅伦·丹尼斯都以“失去信心”为由被解除职务。
他们吃力不讨好,图啥?
有个数据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上述是近3年1-2月份,权威媒体平台战区涉及美国及其走狗台海南海挑衅的次数(数据来源是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不难看出数据激增。
回过头还翻了翻2021年(拜登上台那一年),没有相关内容,但美海军军舰有2次过航台湾海峡并炒作内容,分别是2021年2月4日美“麦凯恩”号驱逐舰,2月24日美“威尔伯”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
从上不难看出,这个数据的激增,和特朗普新当局政策强相关。拜登当年凸显自己对华强硬,上任首月也只有2次。
不只是数量频率增强,烈度也明显在升级。1月份“渥太华”号黄岩岛挑衅,虽然我们双舰围逼,实力碾压,但也侧面证明局势险恶,刺激到了我们一线官兵;澳大利亚P-8A再次领“烟花”,也是其挑衅明显违规后我们被迫采取的行动。
考虑到近日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拟定瓜分乌克兰方案,美国与俄罗斯释放明显缓和信号;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务院网站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2月17日官方将美国这一行为定性为“在涉台问题上立场严重倒退,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
结合特朗普上一个任期内对外两大主张:一是曾图谋联俄坑中;二是筹划了“戴维森窗口”计划。联俄坑中计划,因为美国国内庞大的反俄利益集团,特朗普被扣“通俄”帽子,其计划胎死腹中;但包括基辛格在内人员积极推动此事是不争的事实。
“戴维森窗口”计划则是两党共识,自2022年以来已经连续多年有美国两党智库协作,进行长时间兵棋推演,后制定的对策方案和计划美媒曾公开过片段。
其中明确2025年美军及其仆从国,要增多增强在中国周边挑衅力度,并策划在年底或2026年初某个时段,刺激发生舰机碰撞流血事件,引爆冲突。
从这两个急剧增长的挑衅次数和烈度看,对于上述情况我们应宁可信其有,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需要警惕的是,欧洲方向10年前美西方明斯克协议战略欺骗俄罗斯过程中,明确运用过唱双簧手法。
表面欧洲与美国矛盾重重,经常唱对台戏与俄交好,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降低俄罗斯警惕性,达到战略欺骗,温水煮青蛙放俄罗斯血的目的。
在特朗普上台后,我们看到其内部、与盟友“激烈”矛盾冲突的表面,吃瓜看戏的同时,必须清醒的以结果为导向,看清美国权力在集中,美西方资源在快速集中。
如欧洲这段时间有不少政客感到愤怒声称要“反抗”,但美国那边已经威胁要进一步解禁放出爱泼斯坦“萝莉岛”清单。以欧洲这帮政客的一贯表现,基本可以判定他们的“反抗”,大概率将如同加拿大特鲁多和加拿大那帮“省长”一样向特朗普“投降”。
在这种局面下,特朗普及其背后势力高估实力,误判形势冒险启动“戴维森窗口计划”的概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