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只做流水线厕纸的动画公司,在质疑声中做出了今年一月最强黑马

500

夜間瀨玻璃丨文

感觉很久没有和大家聊动画了,今天久违聊聊动画。

2025冬季是个被不少人期待的季度。

这个季度不仅仅有《BangDream!AveMujic》撑起每周的话题度,早前有不错口碑的几部作品,如《药屋少女》《百人女友》《我独自升级》也都在这一季推出续集。

即使有这个前提在先,也仍有新作品杀出重围。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猜到在这个看点颇多的季度,口碑最好的会是以“花样滑冰”作题材的运动漫画——

《金牌得主》。

500

《金牌得主》是漫画正式引进后规范的译名,从月刊开始追连载的朋友应该熟悉它的另一个名字《舞冰的祈愿》。我非常喜欢《金牌得主》这本漫画,前年5月,我还在B报的推荐栏目中,向大家安利过它。

500

个人喜恶是一方面,大众评价是另一方面。

老实说,《金牌得主》动画开播的表现并不好,在社交平台能轻松找到对动画改编不满,认为画面太过贫穷糟蹋原作的吐槽。

500

这些吐槽并不是空穴来风。负责动画改编制作的ENGI,履历上大部分都是厕纸轻小说改动画,发挥也都不尽如人意,长期处于及格线以下的水平。

500

原作粉丝的执着没能兑现,评价走低都是可以预见的。

但出人意料的是,随着剧情推进,仅仅一个多月《金牌得主》就实现了口碑上的反转,成为了这个季度,目前国内口碑最好,B站、Bangumi评价最高的作品。社区里的批评,经过高光的出色发挥后变成了肯定,最初的质疑也因为质量回升而心服口服。

500

500

口碑反转也让《金牌得主》拥有了意想不到的人气。

B站有一个可供图一乐的动画区野榜,统计了时间范围内一定的站内讨论,可以发现《金牌得主》在这个榜单上的名次蹿得飞快。

500

到了社交平台,能注意到《金牌得主》相关的讨论浓度愈高,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动画的口碑回升入坑,因为迫不及待看到后续发展而入坑漫画……所以动画到底做了什么,成功逆转了初期不佳的口碑,漫画又有哪些魅力让路人沉迷,无法自拔?

我一直想找机会和大家聊聊《金牌得主》,也许现在正是时候。

500

米津玄師曾公开安利过这本漫画,甚至为动画做了OP

《金牌得主》是漫画家鹤舞加太的出道作,2020年5月开始在《月刊 Aftermoon》上连载,是一部相当纯粹的运动漫画。

故事没有太多的奇妙设定,讲的是热爱花滑的11岁美少女“结束祈”邂逅正在找工作的教练员“明浦路司”,两人组成搭档从零开始学习花样滑冰,许下夺得奥运会冠军的愿望,一步步努力变强,走上更高的舞台……是一部相当传统的热血运动漫画。

500

《金牌得主》在23年5月18日宣布将被改编成TV动画,由ENGI负责改编制作,花田十辉担任剧本及系列构成。

正如文章开篇所说,ENGI本身的履历并不出彩,去年花田十辉又因为《吹响吧!上低音号》第三季 & 《GIRLS BAND CRY》的微妙发挥而毁誉参半。很多人担心动画既演不出原作展现的花滑魅力,也没法还漫画细腻的情感文戏。

《金牌得主》开局风评不佳,恰是因为动画初期的表现确实担得上“贫穷”二字。

提到花样滑冰为主题的动画,《冰上的尤里》是绕不过去的一部作品,MAPPA靠实力,堆砌出其他公司难以模仿复制的精细作画,让其与强调视觉的花样滑冰相匹配。

500

与之相比《金牌得主》要相对慢热和寒酸。作品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就完整展示花滑的视觉冲击力,而是从科普和介绍开始讲起,花滑的片段并不多,有限的几个画面都是静止帧,自然会让原作粉丝感到些许灰心。

500

再者就是细节上的改编,花田十辉删减、调整了一些原作细节,可以说是为了更适合动画媒体展示而做的取舍,但也不可否认,这些操作伤害了一部分期待细节还原的粉丝。

500

画面的贫穷+细节的删改,让《金牌得主》没能在开播之初就打响名声,但随着更多剧集的释出,会发现上面说的这两点只是表象。《金牌得主》的画面不应用“贫穷”概括,在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它做出了对应的资源倾斜;细节调整也不能用“删减”一蹴而就,后续花田十辉也用完整的单集,补全了缺失的角色塑造。

《金牌得主》将展示花样滑冰的片段放在了赛场上,动画4、5集,女主祈,与女二光先后登上赛场,ENGI用3D制作了三段完整的花滑画面。

500

2025年日本动画语境里的3D,不再是什么一提就难绷,用来节省工作量方便摸鱼的敷衍技术。虽然表现力仍弱于手绘2D一线,但只要有足够的投入,路子选对,也会有不错效果,《MyGo!!!!!》《GBC》都是很好的例子。

ENGI在制作《金牌得主》赛场滑冰的片段时,邀请了花滑亚军铃木明子做动捕演员。

动画第五集,有一段时长近3分钟,独属于女二光的花滑表演,动作连贯,自然,是对正经花滑的一比一复刻。但它也不全是花滑,ENGI通过3D凹出了很多常规比赛难以观察的角度,特写,这是只有动画、游戏才能实现的内容,算是进一步放大了动画的优势。

好钢用在刀刃上,ENGI作为一家不被看好、资源有限的动画公司,没有敷衍了事,放任自流,在改编制作时将展示花滑魅力的片段放到了后续的高潮,这是《金牌得主》能实现口碑反转,最重要的原因。

在大家都以为ENGI还是那么不争气的时候,他交上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

花田十辉的细节删减也在动画第六集迎来了回旋镖。

《金牌得主》并不是一部大女主剧、百合剧,注意漫画封面的单行本,会发现花滑选手与教练之间有非常强的关联性,这是《金牌得主》漫画的一条暗线。

500

动画早期被诟病,是因为剧本花田十辉为了连贯性,删减了教练员司的背景细节,角色形象也因此出现了缺损。

追番是个体力活,那会大家都以为这就是纯粹的删减,后来才发现,花田十辉是将教练员司的诸多细节后置,用第六集一集,连贯地讲完了他的个人故事。虽然削去了发觉草蛇灰线带来的惊喜,但完整,流畅地体会角色补全,也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500

两个回旋镖之后,《金牌得主》在B站的评分来到了9.9分,一个几乎无差评的评分。可能有人觉得这个评分太水,但看看Bangumi的7.8分,季度第一说明《金牌得主》确实从一部不被原作粉买账的作品,成为了值得一看的“金牌”。

动画有逆风翻盘的本钱,也是因为它站在漫画筑就的坚实冰面上。

在文章最开始时,我说《金牌得主》非常纯粹,这里的“纯粹”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它作为一本以“花滑”为题材的漫画,它对“花滑”的态度非常纯粹,无论是你是以何种角度,路人观众,亦或是花滑爱好者,都能很好地享受这本漫画。

鹤舞加太并非专业运动员出身,而是上班族转型成为漫画家。为了创作这本漫画,她跑遍自家附近的冰场,孜孜不倦学习花滑相关的内容,甚至在冰场摔伤,骨折。

500

正是因为有实地考察,亲身学习的经历,《金牌得主》对于花滑的细节处理事无巨细。鹤舞加太用非常多的篇幅,详细讲解花滑相关内容,学习诀窍、动作要领、比赛评分的各类标准,一个初学者完全可以通过这本漫画,来简单入门。

500

相比很多专注玩场外的运动漫画,《金牌得主》没有各种设定带来的附加值,能看到的是对花滑,这一运动本身的热诚。

如果你不在意这些,单纯想以一个观众的角度去享受,鹤舞加太对于花滑描绘又美得不可方物。她会用各种各样的分镜特写展示花滑璀璨夺目,会用跨页构建舞台,靠关键帧定格冰场上永不重复的弧线,鹤舞加太像是捕捉流星的好手,不仅展示让人神魂颠倒的那一瞬间,也用定格让残留的余韵萦绕内外。

500

500

500

500

从头开始学习的漫画家并不只认识美好,鹤舞加太从未吝啬在漫画中展示花滑刻薄、冰冷的另一面。通过漫画,你可以真切感受到花滑绮丽背后,藏着的血与痛。太多让人揪心的瞬间,会在猝不及防时出现,练习时不停地摔倒,因为高强度训练带来的各种伤病……跌倒才是花滑的主旋,这些刻骨铭心与转瞬即逝的美好一体两面,是花滑作为竞技体育的真面目。

鹤舞加太没有在漫画中避讳这些,看清一个世界意味不能只将目光注视在歌舞升平,只有见过了选手训练时的努力,见过一次次冰场上的跌倒,见过因为伤痛而带来的不甘、遗憾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跳跃、转身、成功落冰有多么动人。

500

就像她借漫画中角色说的那样:“花样滑冰是一项见证奇迹的运动。”这是鹤舞加太的表达,也是《金牌得主》的纯粹。

500

《金牌得主》的第二层纯粹,凝聚在角色之上。

不同于其他,以团队项目为题的漫画,能通过角色之间的磨合、成长、互动来持续推动剧情发展,《金牌得主》展示的是一个人战场,登上冰场的所有角色,即使性格各异,执着都在花滑运动本身。

这不是一种技法,更像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运动本身的忠诚。类似的感觉我在看古馆春一的《排球少年》时深有体会,感情,羁绊,交流,爱与梦想都会凝聚在一处,赛场上只剩下竞技本身的热忱。

当这种纯粹,并非单一角色特点,而是成为作品底色时,观众就能很自然的代入,沉浸到运动本身,能更真切地体会到角色掌握更多时的那种兴奋,也更容易感受到“做不到”时的那种无力。

500

这种独特的视角,不需要用故事去支撑。

足够丰富的细节,同时展示美好与残忍的两面性,鹤舞加太对花滑的诚恳表达,让花滑以纯粹的面貌展现,是作品能被路人,花滑爱好者同时接受的关键。抛开细节,鹤舞加太将纯粹的体育精神投入进了每个将要登上冰场的角色,对待花滑的热忱又成为了楔子,营造出了难以复制的沉浸感。

“纯粹”是我喜欢上《金牌得主》的契机,但它并不是全部,鹤舞加太通过台词、构图编织,创造出的细腻感情,也是我想推荐这本漫画的原因之一。

500

500

漫画连载中期,女主祈会在十南町邂逅“美玖”。

不同于女主祈一路走来的顺风顺水,持续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作为配角的 “美玖” 因为相熟的冰场即将停业,决定在这场比赛后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听上去残忍,现实,可没当旁人提起这一点时,美玖也只是平淡回应,不曾表露出太多的感情,好像早已接受这一切。直到她走上赛场,接连犯下平常不曾出现的失误,没能赢下比赛,没能挺进下一轮,她的花滑生涯最后并不完满。

500

比赛结束后,美玖还是一如往常平淡,比赛的过程没有实感,好像一切都过眼云烟,但等到她的真的和教练一起,坐在赛后的采访席时,恍惚的灵魂终于追上了被不断推挤向前的身体,她才不得不接受自己放弃了曾经的梦想,放弃了热爱的花滑,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爱将到此为止。

500

500

500

我很喜欢漫画中的情感表达,顺着这些隐于分镜都感情,鹤舞加太塑造了太多值得一聊的角色,男二号理凰就是其中之一。

理凰的初登场观感非常差,他是女二光的青梅竹马,在初遇女主时就口出恶语,被女二光教育。

500

之后的理凰也一直是一副熊孩子做派,除了亲近的好友,对谁都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态度,每当有人试图靠近,就会吐出尖酸刻薄的话把人逼走……

塑造的反转出现在漫画的合宿章,理凰被暂时委托给男主司照顾,通过不断地靠拢,司终于触碰到了理凰的心之壁。

500

理凰的父亲曾拿过花滑银牌,他自然而然走上和父亲相似的道路,之后家里收养了女二光,理凰与她成为青梅竹马,教小光从入门滑冰,到一步步超越自己,在其他人可以因为场外条件而为自己表现逊色开脱时,理凰只能看着与光越来越大的差距,接受自己的天分不过如此。

500

500

留意画面上的细节,看看缠绕在理凰脚腕上的绷带,他并没有放弃努力,只是面对越来越大的差距,无力感让他变得些许愤世嫉俗,像刺猬一样将针对向其他人。

500

500

司并没有放弃他,而是通过一点点询问,找到了理凰想要成为花滑选手的契机,用一场复刻偶像的演出,让他找到了真正的目标。也是在这之后,理凰脱除了最开始的熊孩子印象,人气也开始水涨船高。

500

细腻的感情,优秀的角色塑造,在有这两项加成之后,《金牌得主》中教练与选手之间的强关联,也有别于其他运动漫画。

在《金牌得主》中,教练与选手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共生关系。选手很像是教练员贯彻理念的一种象征,对比最明显的就是女主祈,与女二光的不同。

相同的目标,不同的理念碰撞,加上挚友与宿敌这一层关系,让祈与光带上了一层浓浓的宿命感。

500

500

因为花滑特殊的设定,很多人是从五岁开始练习花滑,所以教练与选手还有一层更加亲近的,长辈与后辈的关系。

通过理凰的篇章你也能发现,鹤舞加太在作品中,也想表达自己在教育方式上的理解。对不同性格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

500

鹤舞加太能将这么多内容,包装在一起,我想也是因为《金牌得主》这本漫画本身,就是她给予偶像的一封情书。鹤舞加太是上班族转型漫画家的草根,她曾经受到《偶像大师 灰姑娘女孩 U149》龙崎薰的鼓舞,成为了声优春濑夏美的激推。

500

鹤舞加太18年曾宣言想用春濑夏美喜欢的滑冰为主题进行的创作,最后的成果就是这本《金牌得主》。如今成功改编成动画,春濑夏美担任了动画女主结束祈的声优,她的追星之旅也得以圆满。

花样滑冰是美丽且残酷的运动。选手需要从小开始日复一日的训练,忍受不断地跌倒,和病痛,挣脱牢笼与桎梏,摆脱所有对手,只有不断努力坚持到最后,在赛场上兑现天赋,才能真正意义上破茧成蝶,绽放霎时的魅力。

鹤舞加太的追星之旅也并非顺畅,虽然有一定同人本的绘制经验,并非正经科班让她屡屡碰壁。她的偶像春濑夏美,声优之路也是一路坎坷,一边上班,一边兼职声优,多年付出,最后才获得成功。

在这么多的前提下,看《金牌得主》这部作品,它被交给一个不被信任的制作公司,失望,质疑,一个月后却又实现口碑翻盘。

一切都不谋而合,一切都冥冥注定,舞冰的祈愿,《金牌得主》本身,为什么不能算是一种奇迹呢?

500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