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国际秩序的搅局者
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国际秩序的搅局者
撰文:深圳周先生
在 2025 年特朗普胜选后的不久,一位俄罗斯高级外交官曾向美国对话者发问:此次政治格局的转变,究竟能与美国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相提并论?是美国内战、重建时期,还是 “新政”,亦或是 1965 年《民权法案》推动下的南方变革?这个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特朗普执政对美国乃至全球的深远影响。
自特朗普再次就职美国总统后,他与亲信们迅速展开一系列行动,被《纽约时报》的杰梅尔・布伊形容为 “对美国政府制度发动战争” 。这些亿万富翁出身的执政者们,目的是利用政治权力进一步扩充自身财富。他们试图削减社会安全网,废除公司监管法规,甚至妄图将民权和人权领域 70 年来的进步成果逆转。在短短一个月内,美国就陷入 “宪法危机”,特朗普及其同谋公然表示拒绝遵守法院推翻其非法违宪行为的命令。他的蔑视法律的最新名句是:“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
特朗普政权的影响远不止于美国国内,在国际上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特朗普政府对美国长期以来构建的自由主义帝国根基发起冲击,而这一帝国体系曾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支撑着美国经济,背后却是无数的血泪与灾难,从致使多达 300 万越南人丧生的越南战争,到持续多年的阿富汗战争,再到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种族灭绝行径提供军事和外交支持,美国领导的所谓 “基于国际规则的秩序” 早已千疮百孔。特朗普 - 马斯克对美国国际发展机构的攻击,更是让美国 “丑陋” 的国际形象雪上加霜,通过拒绝提供食物和药品,无辜的援助受援者在世界各地面临死亡威胁。
特朗普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 25% 的关税,主要针对中国,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向世界表明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似乎已抛弃国际信誉,变脸比翻书还快,如同希特勒一般,其行为和承诺都变得不可信。这一系列关税政策不仅引发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也给美国民众带来经济上的痛苦。
随着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冷战结束后的自由主义帝国主义时代已然走向终结,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特朗普政府提出的 “以实力求和平” 战略,实际上是对美国相对衰落的一种应激反应,延续了美国自欺欺人的主权帝国传统。这种主权主义思想,在历史上就有迹可循,20 世纪 30 年代的法西斯 “美国第一” 运动,以及反对创建联合国、国际法院、北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等行为,都体现出主权主义者将国际合作视为对美国主权和白人本土出生领导人传统统治形式的威胁。如今,特朗普主义遗产基金会的 2025 项目宣称,那些侵蚀美国宪法、法治和民众主权的国际组织和协议都应被抛弃。
保守派评论家布雷特・史蒂芬斯将主权主义意识形态描述为 “一个国家为所欲为的手段…… 对其他国家的行为漠不关心,只要不影响自身,无论多么残酷或危险都无所谓” ,这正是特朗普政府的真实写照。特朗普公然蔑视 “基于规则的秩序”,他的前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赖恩曾透露,特朗普行事只凭个人直觉,全然不顾教条,本质上就是个人自恋式的表现。
在这种理念驱使下,美国的国际行为愈发激进。特朗普威胁要夺取格陵兰岛,吞并加拿大的矿产资源,以在技术和经济竞赛中超越中国;还威胁巴拿马,企图恢复对战略意义重大的巴拿马运河的控制。在北约事务上,特朗普要求成员国将军事支出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惊人 5%,尽管美国自身军事支出已占 GDP 的 3.4%(近一万亿美元)。目前北约 32 个成员国中,仅有 23 个达到现有规定的 2% 标准,特朗普的这一要求无疑是给众多欧洲国家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也必然引发美国与北约成员国之间的激烈博弈。波兰等国或许会迎合特朗普的要求,而丹麦、法国、德国等国则会坚守国家主权,抵制这一不合理要求。随着特朗普不断施压,未来甚至可能出现鼓励俄罗斯入侵不满足其军事支出要求国家的危险局面。
在对欧洲和俄罗斯的态度上,特朗普的立场尚不明朗。一方面,他似乎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态度有所转变,称普京正在 “摧毁俄罗斯”,并表示若莫斯科拒绝按其条件谈判,将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并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另一方面,出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野心以及交易思维,特朗普也有可能试图与普京就乌克兰问题进行谈判,谈判内容或许涵盖乌克兰的未来、欧洲的常规与核武器以及即将到期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但如果普京拒绝满足特朗普的要求,美国很可能重拾拜登政府时期对莫斯科的 “战略失败” 目标,开启新冷战。
在国际经济领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绝非一时冲动。他试图用前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提出的 “新美国贸易体系” 取代已有 70 年历史的布雷顿森林 - 世界贸易组织体系。莱特希泽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挑起与中国的经济战争,他主张由民主国家和自由经济体联合建立新贸易制度,通过两级关税实现贸易平衡:对 “非民主国家以及坚持侵略性工业政策、积累大量贸易盈余的国家” 征收惩罚性关税,而对其他国家征收较低关税并适时调整。这种设想如同当年切尼 - 艾布拉姆斯幻想通过 “震慑与敬畏” 向伊拉克输出民主并控制其石油资源一样,充满了帝国式的天真与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行径与双重标准尽显无遗。美国觊觎加拿大的矿产资源,甚至威胁吞并,这种公然践踏他国主权的行为,却未受到美国国内所谓 “民主与自由” 捍卫者的强烈谴责。那么按照这种逻辑,大哥就不要说二哥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似乎也能被 “合理化”。变成俄罗斯由于北约东扩的威胁,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变成是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的正当行为。这与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侵犯他国主权本质上并无不同,只不过美国凭借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将自己的侵略行为美化,而对俄罗斯却被联合国定义为“侵略者”。
特朗普这种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坚持个人或国家主权至上的自恋行为,必然会导致美国与重要伙伴关系疏远,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正如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国家也无法脱离国际社会独自发展。当特朗普将美国变成国际社会的 “贱民国家” 时,美国的衰落进程将不可避免地加速,进而引发国内外更为严重的动荡与不安。
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基于共同安全和双赢外交的理念,国际社会本可以探索出增强各国安全的新路径。我们不应重蹈特朗普政府的覆辙,而应从犹太圣人希勒尔的话语中汲取智慧:“如果不是现在,那是何时?如果不是我们,那又是谁?” 世界各国并非无能为力,美国和国际社会可以通过针对特朗普政府的股市 “阿喀琉斯之踵”,甚至发动大罢工等策略,来约束这位肆意妄为、危险的专制者,共同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与和平。
注:本文提到”特朗普政府的股市 “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之踵原指阿喀琉斯的脚跟,因是其唯一一个没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是他唯一的弱点。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