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父母不催婚?
这是小红书上两岸朋友常讨论的话题,自然,每家每户不同,本篇仅以个人及周围朋友的状况来论。
我曾写过一篇我家的催婚情况,可以先看看↓
前几天跟一群朋友聚会,平均年龄在35至50岁,六人中结婚的一半、单身的一半,只有一人生小孩。
问朋友的小孩,一个年级多少人,小孩回答“一班28人,总共7个班。”
也就是说,这座台北市的小学,整间学校大概一千位学生。2024年3月数据,台湾有近四成的小学,整间学校学生人数小于100位。
去年龙年,台湾出生人口13万4千多人,再创历史新低。
而与此同时,正在热播的台剧《童话故事下集》,依旧是婆婆催生、逼媳妇喝符水的剧情。有位大陆网友看得义愤填膺,发小红书问,台湾婆婆怎么这样?!台湾结婚后都跟婆婆住吗?
别气别气,现实中,台湾连结婚的都少了。
“妈,为什么你这代台湾父母都不太催婚了?”第一位受访者是我家的当家主母。
我妈看了我一眼,“催了你们听吗?”
“不听啊。”
“那不就完结了?父母当然也会希望你们找个伴,但催多了伤感情。何况,催你结婚对我有什么好处啊?”
“你们也不催生,没有什么养儿防老、含饴弄孙的概念。”
我妈嗤笑,“养儿防老?拜托,儿女不拖累你就不错了!”
“我们这代台湾家长的观念是:儿女别给我找麻烦,就这么简单。儿女结婚必须找个好对象,不然你可不只是养个儿子,还得养个孙子。”
“比起大陆那种集齐六个钱包、给儿女买房结婚的观念,我们台湾父母会知道一件事:钱留着自己花最好。台湾不管去养老院、还是找看护都这么贵,钱要留着给自己养老,父母子女都别给对方添麻烦。”
“如果父母行有余力,拨一部分帮助子女买房是可以的,但仅限一部分。结不结婚、买不买房?那是你们这代自己要去处理的,父母帮你不是应该的。何况,现在台北房价这么贵,也没有多少台北父母会去要求男方有房了。”
别给我添麻烦,这是我妈现在对子女的唯一要求。
那我周围台北的朋友们呢?
台湾成年人,从二三十岁至五十岁,未婚是非常正常的。三四十岁的台湾小孩住家里,平时吃喝玩乐,在北京这个年龄被叫中年人,但在台北三十多岁被视为非常年轻的。
“你爸妈催不催婚?”我随机问了几位住家里的台北朋友。
“没有。”全是这答案。
“为什么不催?”
“养自己都很辛苦了。”朋友一表示。这位朋友住家里、每月给家用,堪称模范宝宝。
“我妈觉得随便找一个结婚、最后闹离婚,不如随缘。”朋友二表示。
“结婚是我自己的事情,不想要爸妈出钱,但结婚这么贵,连办婚礼都一大笔钱,现在财力不够。”朋友三耸肩。
三十岁结婚、家里观念比较传统的闺蜜表示,若自己至今未婚,父母偶尔也会唸一唸的,“台湾的催婚?就是父母偶尔唸两句,小孩顶嘴十几句。”
一位四十岁结婚、平时热爱与大陆网友互动的台湾姊姊,知道我要写催婚话题,热情地与我分析两岸的差异。
“我父母都年近八十,算是爷爷奶奶那辈的人了,那代台湾父母比较传统,有些还是会催婚,但台湾父母催婚的年龄会比大陆晚,二十多岁没人催婚,我大概三十多岁才开始被问婚育话题。”
“结果过几年,四十岁了,我妈也放弃了,认为随缘、不结婚也行。”
“我这代五十岁的台湾人,面对父母催婚基本都不理会了,不管你怎么情绪勒索都没用,何况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而我另一位友人,一位年过四十、长期单身的男人,其父母给他在台北买了小房子,认为这样儿子比较有机会讨老婆。不过,儿子依旧快乐地单身着。
“也想找,但找不到喜欢的,就随缘呗。”
在我硕士快毕业那阵子,听到大陆男同学说毕业后要买房结婚了,我愣愣地说“这么年轻准备结婚?”
男同学笑,“不年轻了,二十五六了,父母也会催。”
当时我想,催,也就是唸一唸吧?
前几年有部综艺《我家那闺女》,女明星的父亲着急于女儿没有对象、没结婚,我跟大陆朋友嗤笑,这么有钱父母怎可能真的催婚?把钱守好、别让人骗走更紧要吧!
朋友看了我一眼,会催的,真催。
催,也就是唸一唸吧?
我曾经这么以为。
等我周围陆续有大陆朋友因为没对象、每逢过年唉声叹气,甚至被父母亲严厉斥责,我才恍然大悟。天,大陆父母是真急啊!这些朋友普遍比我小,九零后啊!催什么啊!
在北京这些年,我的生活经验是,作为三十多岁的台湾人,比起同龄大陆人,我与零零后聊天更有共鸣,观念更一致。
我曾直接告诉四十岁的大陆朋友,“你跟我父母的观念很像。”
而五十岁的大陆父母,观念更偏向台湾爷爷奶奶那辈。
所以我一直认为大陆年轻人辛苦,因为他们与父母的代际差异太大。两岸年轻一代观念日趋一致,但大陆年轻人与父母的沟通成本,无疑更大。
许多大陆父母在儿女婚姻上,更愿意付出庞大的物质成本,同时,也过于干涉子女的人生选择。
回台北短短两周,住在父母家的我和朋友们,谈到台北的房价和生活成本,都会叹气,“我们这代只能等继承吧。”
台湾的少子化、低欲望社会,来得比大陆早。我们的父母比大陆父母更早体会到子女一代的困境,连我那曾经把“自己的房子自己买”挂嘴上的老爹,都早已不再多说。
“生,拿什么养啊?”早在十多年前,台湾年轻人就用这句话,堵上了父母催婚的嘴。
我们自由,大概是因为太早就认识到现实无奈。
最后,老话一句,千万别觉得台湾父母多开明。东亚父母的控制欲强,只是体现在不同层面。
前几天跟朋友吃吃喝喝一整天,晚上十一点半愉快舔着嘴巴进家门,我妈从头到脚打量了我一遍,视线停留在我珠圆玉润的肚子上足足五分钟。
“别看了!今天吃多了啦!”我怒吼。
我妈的控制欲,不在儿女婚姻,而在女儿的肚子赘肉上。
我妈这辈子除了怀孕外,体重没超过八十斤过,结果老了被医生认定过瘦不健康,勒令增胖。不是我胖,是她太瘦了,哼!
近日郭阿竹也圆润了一些,而我妈表示:阿竹哪有胖!竹子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