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巧合!
出处 | 策辩
其实一直在等,这一任期共和党特朗普政府会怎么对美空军下手?
果然不愧于睚眦必报,以眼还眼的主,特朗普用公开造假丑闻,还击拜登政府军工蛋糕领域的一箭之仇。
这两天,美国出PPT,中国军工实现的又一出话题刷爆网络。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次影响巨大,涉及美国引以为傲军事霸权的根基之一——F-22和F-35两款战机。
都知道,目前军事斗争在于争夺制权,其中制空权是制信息权外的重中之重。甚至有段子:要夺取某岛,陆军对海军说只要你把我运上去就保证胜利;海军说只要空军能保障我头顶不挨炸就能完成任务.......
这次F-22出了什么问题呢?
发动机作为战斗机的心脏,向来是一型飞机性能的根基。发动机好,除了机动性好,速度快外,就是可以搭载更重也就是射程更远的导弹,可以搭载更多的炸弹,可以急剧提升一款战机的武力值。
最近不是马斯克在美国查账狂飙反腐吗?网络消息盛传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在“查账”的时候,意外发现美军引以为傲的F-22隐身战斗机,其配套的F-119涡扇发动机的标准推重比仅有5.7,加力推重比也只有7.1!而过往美国在公开文献里一直声称F-119的推重比在10以上,之前维基百科数据也是如此。虽然国内军工人很早就有人质疑F-119的实际性能,但一般也认为该发动机的推重比打折也在80%-90%以上,应该可以达到在8~9之间。
因此几十年来,F-22战斗机F-119这款发动机数据一公布,哪怕有人怀疑,也立即被视为航空界标杆,甚至被吹捧为外星“天顶星”科技,数据对很多航发界军工来说,太变态!
不服输一向是我们的文化特质,对于军工人来说,更是如此。毕竟人家一款推重比10,你只有5,拿什么和别人斗?拿不到制空权,那是要拿人命去填的。
所以震惊的中国军工人奋起直追,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干,把航空发动机作为专项重点攻关。
2006年中国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涡扇-10首飞,表现良好,自此成为了中国主力发动机,不用担心被别人关键时刻卡脖子了。
可涡扇-10发动机相比二代机涡扇5发动机虽然进步巨大,但推重比也只达到7.5,与F119公开数据还是有差距。
咋办?撸起袖子加油干!
涡扇-15项目立项,目标瞄准F119猛追。这是一款被称之为中国向航空业工业上皇冠上“明珠”发起冲锋的“争气机”。2013年涡扇-15航空发动机完成设计定型,推重比公开数据显示达到10.87,略超美国F119发动机的10.5,中国军工人长舒了一口气。
之后大家不时可以看到公开军事相关消息,自豪的宣称歼-20或者其他型号军机,装上了国产的涡扇-15发动机后,性能大增的消息。如曾经歼-10珠海航展表演落叶飘,当时就有人高呼这是装备了新型国产发动机。
不过很快美国人又发布了F-35飞机F135发动机的性能,这个纸面数据更叼,高达11.47;让全世界特别是中国军工人视为“天人”,高山仰止。
不得不又加班加点,对标F135立项新型号,以确保我们的子弟兵不再用人命填。
为此中国军工科研人员,头发没少掉。
可现在马斯克一调查上称,竟然给这个。
F119发动机,真实推重比试7,虚标50%;
F135发动机,真实推重比更低,只有6.7,虚标71.2%。
按照这个数据,中国前一代涡扇-10发动机,就已经达到了美军被全世界吹为航空发动机标杆的F119。
由此网友们相当欢乐,玩起了各种梗,总结:一直以为是中国制造和美国制造在竞争,原来是中国制造和美国PPT在竞争!
那么美国人会不会放烟幕弹呢?
F-22是有公开实战成绩的。那就是2023年初炒得沸沸扬扬的“蓝星第一代神话战机”,大战中国“气球”。
而F-22的表现,那是一个令人目瞪口呆。先是数次冲上去,可数次失败就是升高不够打不到;之后等到气球高度降低到1.8万米左右的时候,发射3枚美空军“先进”的AIM-9X近距空空导弹,才击落。
当时就有人怀疑,F-22升力系数是不是有问题。不然标称2.0的F-22,怎么得等到气球降低到18000米才够的着?
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了。中国军工人花了3代人时间追赶的神话,现在美国人告诉我们是造假造出来的?
由此网上有很多段子称:一堆中国军工研究人员在骂娘!
这当然是一件高兴的事。最近曝光的不只是这一件,还有爆震发动机等.....
上述是不少网友已经讨论的。不过这里还是要提个醒,虽然已经有实际数据支撑了,但我们依然不能骄傲,还得继续奋勇向前,毕竟星辰大海的征途还需要更多真正的神话支撑,如南天门计划鸾鸟空天母舰......
不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网友几乎都没有注意到。
那就是这种造假丑闻,拜登任上第一年也曾曝光过一次。
2021年11月,美国司法部发布公开报告称,美国海军潜艇钢材的强度测试数据数十年造假,实际性能只有其宣称的60%。
而当年,也曾有中国军工人为此奋斗的故事。在美国上世纪公布相关数据时,是令中国军工人震惊的。以那个时候中国钢材产业研发冶炼科技实力,只能达到美国公布数据的30%左右。
因此中国军工材料相关科研人员,努力奋斗了30多年,可依然只达到了美国数据公布的80%,再往上,实在是提升不了。
为此不少中国军工人很是懊恼,为啥做不出?
2021年11月美国司法部公布相关案件消息传到国内后,社交媒体上不少人称不少军工老工人,科研人员“痛哭”、痛骂。
我们得为我们军工科研人员点赞、感恩。
不过想必大家已经注意到细节了:2021年是拜登政府执政第一年,曝光了美海军相关利益集团一个大丑闻;2025年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局之年,揭开了美空军相关利益集团一个大丑闻。
是不是很巧?
根据大量表现,可以看出美军事力量带有明显倾向性。因此对于前述曝光的造假丑闻,我们可以吃瓜看戏,但料敌从宽,美国人再画PPT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