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一年,宗馥莉真的撑起了娃哈哈?

500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5年2月10日,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变更,宗庆后正式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由宗馥莉接任,并担任董事、经理。

距离宗馥莉接班宗庆后已近一年,而在这一年里,娃哈哈的业绩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重回700亿元的巅峰。

1

娃哈哈重回700亿

2024年11月,娃哈哈集团2024年全国销售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宗馥莉交出了自己上任以来的首份成绩单:年度业绩预计回到700亿区间,拉齐至十年前。

十年前,也就是2014年,那时候的娃哈哈正值巅峰。根据《财经天下》提供的数据,2013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约为783亿元,而紧接着的2014年,尽管略有下滑,但仍保持着720亿元的高位。然而,自那以后,娃哈哈的营业收入便一路走低,直至2020年,尽管依然稳坐中国饮料行业的头把交椅,其销售额却已缩减至不足440亿元,这一数字也是近十年来的最低点,与2009年的水平相当。

好在,2021年娃哈哈成功扭转了这一颓势,营收回升至约519亿元。但到了2022年,公司又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境地,营收微降至约512亿元。

2023年,娃哈哈集团并未公布的销售业绩。

2024年2月25日,宗庆后因病去世,失去父亲的宗馥莉肩上扛起了娃哈哈集团的担子。

不过好在,接班的第一年,宗馥莉就交了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营收重回700亿,对于娃哈哈来说,可谓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

接班之路

不过,宗馥莉接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曾身陷内斗风波,一度被传 “赶出” 娃哈哈。

2024年7月,网传宗馥莉辞去娃哈哈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但7月22日,娃哈哈声明称宗馥莉将继续履职。8月29日,工商信息显示宗馥莉已出任娃哈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营收跨越式增长,她是如何做到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宗馥莉有渠道话语权。宗馥莉在宏盛期间就开始深度接触娃哈哈的渠道,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接班后,她果断行动,全资收购了浙江真宗投资有限公司与浙江启力投资有限公司。至2025年1月,宗馥莉的战略布局再进一步,她全资控股了娃哈哈集团多家核心企业,特别是1月7日,杭州娃哈哈广盛投资有限公司发生重要工商变更,娃哈哈工会退出,宗馥莉持股比例从60%增至100%,实现对广盛的全资控制。市场认为,宗馥莉频频完成对几家关键投资公司的全资控股,一系列操作意味着宗馥莉将娃哈哈核心经销渠道牢握手中。

除了掌握渠道话语权外,宗馥莉还非常注重人心管理。据《浙商》杂志报道,2024年娃哈哈共给一线员工发薪24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4亿元。同时,生产端一线工人工资人均增长23%,营销端一线销售人员工资人均增长31%。这两端的一线员工人数占到娃哈哈总人数的93%,可以说宗馥莉在员工福利上下了不少功夫。1月23日,在2024年的新春青工团拜会上,宗馥莉身着喜庆的红色外套,面带微笑向员工们敬酒,并亲自派发500元的过年红包。

目前来看,宗馥莉已然成为娃哈哈的领航者,肩负起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重任,然而,娃哈哈的未来走向仍旧扑朔迷离。

宗馥莉接班后的改革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她意在打破 “大锅饭” 现象,增强竞争意识,对员工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公司原本依据年底考核结果,将员工划分为 A、B、C 三个等级决定奖金数额。但2024年,考评体系革新为 A、B、C、D 四级评定制度,增加了最低等级 D 级,使得考评档次划分更细致,竞争也更激烈。据娃哈哈员工透露,娃哈哈的年终奖金包括年终奖和干股分红两部分,年终奖数额与年终绩效评级直接挂钩。2024年年底评级中,集团核心业务部门里评级为后两等的员工比例占到 45%,其余部门占比更是达到一半,这导致员工年终奖金普遍大幅减少,引发了娃哈哈内部诸多不满情绪。

与此同时,娃哈哈正置身于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之中。2024年的舆论风波让钟睒睒对纯净水市场的竞争态势保持高度警觉,绿瓶农夫山泉的强劲崛起无疑给娃哈哈带来了巨大压力。加之华润饮料上市后,怡宝的扩张步伐愈发迅猛,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根据2023年零售额数据,农夫山泉在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中以23.6%的份额傲视群雄,而娃哈哈仅以5.6%的份额位居第四,差距显而易见。

此外,娃哈哈还面临产品老化的问题。尽管宗馥莉已经尝试推出了一些新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新品的市场反响并不如预期般热烈,效果有限。

内容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