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日大体是竞争关系,都是出口导向国家,产能过剩的时代,市场是决定因素
【本文来自《韩国最低工资月入过万人民币,是中国的四倍以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悍然锦帆贼
别闹, 韩国也就是靠抱着美国大腿分到一些产业, 当然自己也比较努力。
但是韩国的问题是国内市场太小,从老大那里转移技术时候短平快, 基础不扎实, 比如造船LNG自己无法绕开专利搞殷瓦钢, 而中国绕开了, 那是因为早年我们学习苏联156项目同时, 还引入了全套的工业基础教育体系, 荟聚全国大学冶金系而来的北京钢铁学院, 北京冶金设计总院, 有色研究总院, 然后复制到全国的冶金科研体系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韩国如果不能融入东大 , 而是把自己捆绑在西大战车上甘愿为狗, 那东大产业升级的最大牺牲品就是韩国, 没办法, 产业重合度太大了。
以前玩个游戏“海商王”,产能上去以后,最爽的就是把一堆产品装船驶出欧洲,回来就全是钱,海外市场好像无穷无尽,多大的量都能消化。而在欧洲地图内卖货,就太憋屈,商品一下就饱和了,特别难卖,一不小心就产能过剩破产。游戏照进现实,中日韩友好一厢情愿罢了,中韩日大体是竞争关系,都是出口导向国家。产能过剩的时代,市场是决定因素,三国都是产能过剩,需要在外寻找瓜分市场,三国没打起来已经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了。为什么美国总能团结那帮小弟?因为美国无限印钱,甘当最大市场。现在全世界产能不足的不发达地区,明明白白的摆在地图上。但是,输出产能虽然是资本主义的内在需求,但不一定符合国家利益,未来啊!说不定真是保守主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