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鲇鱼效应”加速中国技术升级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特斯拉带来的“鲇鱼效应”,或进一步加速中国储能技术升级,促使本土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特斯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将为本土企业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同时,其规模化生产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宋清辉表示:“特斯拉生产环节中,很多依赖中国产品,储能超级工厂落沪亦属于‘以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压力’的典型策略。”
上图: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下图: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新华社
仅用9个月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再创“上海速度”!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投产,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成功下线,该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首间储能超级工厂,Megapack年产量预计达一万台,将供货全球市场。
经济学家向大公报记者表示,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的投产,被视为其应对关税壁垒的关键举措,证明外资对中国产业链成熟度和政策稳定性的长期信心。对于国内企业而言,特斯拉带来的“鲇鱼效应”将带动国内的技术产业集体创新,推进中国储能市场降本增效,可望缓和关税战冲击。\大公报记者 孔雯琼、倪梦璟上海报道
可望缓和关税战冲击
据了解,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内设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这家工厂生产的商用储能电池将供应全球市场,助力世界的“绿色未来”。
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特斯拉速度”。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延续了高效率,从去年5月正式动工到如今正式投产,用时约9个月。
在投产仪式上,特斯拉公司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再次见证了上海速度、特斯拉速度”。该储能工厂将于本季度开始产能爬坡,助力特斯拉开拓更多市场。特斯拉预期,2025年公司能源存储产品的装机量将同比增长至少50%,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一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产品将出口到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全球市场,为全球的绿色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是世界储能主要市场。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
“鲇鱼效应” 加速中国技术升级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和能源结构的转型,中国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储能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内地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大公报,“在此背景下,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投产,意味着特斯拉未来或会在中国市场投入更多资源。”
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加征10%,加上301条款储能电池关税,预计将达到38.4%的关税,这对中国储能产业影响几何?
贸易壁垒或成为中国储能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宋清辉表示,特斯拉带来的“鲇鱼效应”,或进一步加速中国储能技术升级,促使本土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特斯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将为本土企业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同时,其规模化生产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宋清辉表示:“特斯拉生产环节中,很多依赖中国产品,储能超级工厂落沪亦属于‘以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压力’的典型策略。”
强化成本优势 吸引外资加码
宋清辉表示,中国已建立起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和基础设施体系,为外企在华生产运营提供便利和成本优势,尤其在制造业领域,中国产业配套能力、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素质仍然具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近年来,尽管‘外资撤离中国’的论调时有出现,但事实表明,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并未减弱,尤其是在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领域,外资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宋清辉称,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向外资释放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的明确信号和坚定决心,也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原标题:仅用9个月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