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陈塘关关长,那应该怎么托举哪吒?
昨天的评论区里很多人都说,哪吒之所以成为哪吒,和他那个当陈塘关关长的爹分不开。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混不到陈塘关的关长,可谁家没个混世魔王呢?难不成就不管了么?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其实我们除了为人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哪吒能脚踩风火轮大闹东海,把龙宫太子揍成"三文鱼刺身",搅动三界四洲,都要归功于那位整天醉醺醺、关键时刻却靠谱得不行的太乙真人。我们未必能给孩子找这样一位师父,但是自己往这方面靠靠也并非天方夜谭。
成为太乙真人的第一条就是要给我们的哪吒套上乾坤圈。乾坤圈在哪吒脖子上哪吒就是人,完全除掉就是魔,套在手上则是半人半魔——是大多数人最喜欢的状态。很多家长的问题就是找不到自家孩子的乾坤圈套在手上的感觉——有的把孩子从小严管,结果孩子大了畏手畏脚;有的让孩子释放天性,结果孩子无法无天。这枚金环的奥义在于:既要防止魔丸暴走,又不熄灭火尖枪上的灵火。
其次,太乙真人最惊艳的操作,是把枯燥的仙术修炼场变成沉浸式VR体验馆。当他把山河社稷图往空中一抛,哪吒眼中立刻燃起两团火——不是三昧真火,而是求知欲的火焰。我们都知道学习有多枯燥,所以能把枯燥的事情变得有趣,这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个巨大的挑战。事实上,打造家庭版"山河社稷图"需要三重境界:一是留白之境,要让孩子有放空的时间,不用长,三五分钟即可;二是容错之境,哪吒学控火术还烧了师尊裤裆呢,孩子还能犯比这个更大的错误?三是跨界之境,如果让孩子像哪吒那样踩着风火轮背《出师表》,可比正襟危坐背有趣多了。
三是要给孩子打造专属的七色宝莲。当天劫咒降临时,太乙真人没有高喊"危险快躲开",而是默默祭出七色宝莲。这朵金莲最动人的不是神力,而是那份"我知你必闯祸,但仍愿赌上千年修为"的信任。我们当然不是真的要眼睁睁看着孩子闯弥天大祸而听之任之,而是要在可控范围内让孩子去碰壁。事实上,人教人是真的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根本不要指望孩子能够接受你的意见,在他没有被错误教训之前,其实是很难听进去你的金玉良言的。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让他犯错,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这朵宝莲的终极秘密,在于它既接得住肉身陨落,更护得住灵魂不灭。
哪吒扛过天劫后说道:"三年短是短了点,但活得挺爽。"这句话或许道破了教育真谛:与其把孩子培养成完美无瑕的灵珠,不如让他们修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混元真气。太乙真人是真的参透了:给疯长的灵性一个支点,给滚烫的梦想一片星空,给必然的跌倒一朵金莲。
所以,不必纠结孩子是魔是仙。毕竟当年那个烧毁村落的熊孩子,最终成了撼动天庭的英雄。而我们需要的,不过是左手握紧乾坤圈,右手展开山河图,腰间别着七色莲,对孩子眨眨眼:"去吧,陈塘关的晚霞等着你去烧红呢。"
毕竟,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哪吒——时而魔性大发,时而光芒万丈。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那簇火尖枪上的火焰,终会照亮属于他们的英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