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赚超4.5亿!新希望,扭亏为盈
在猪价回暖的背景下,新希望终于摆脱了连续亏损的窘境。
近期,新希望披露了2024年的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4.5亿至5.5亿,同比大幅增长80.58%至120.71%;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5.4亿至6.4亿,和上年同期亏损46.08亿元,扭亏为盈。
过去几年,新希望一直在亏损泥潭中挣扎。2021到2023年,新希望实现净利润-95.91亿、-14.6亿和2.46亿,实现扣非净利润-79.21亿、-9.52亿和-46.08亿。三年时间,新希望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累计亏损了108.05亿和134.81亿。
诚然,新希望的这份2024年财报预告虽然大幅盈利,但并不算出色,毕竟行业龙头牧原股份同期预计盈利高达170亿至180亿,温氏股份预计盈利也有90亿至95亿。
截至最新收盘,新希望股价报收8.64元/股,总市值为391亿。从股价反馈来看,尽管其业绩已经大幅好转,但是股价并无大的上涨,背后除了行业自身的问题,新希望自身也有一定的因素。
业绩回暖
实际上,资本市场对这份财报“不感冒”也并非没有缘故。因为,即使其2024年业绩有所回暖,但新希望的困境依旧存在。
其主要体现在负债端,过去几年,新希望的经营重心一直在降负债上,2023年新希望的总负债为936.8亿,资产负债率为72.28%;而截至2024年9月末,新希望的总负债达849.9亿,资产负债率为70.89%。
相比2023年,2024年三季度新希望的总负债减少了86.9亿,资产负债率下降了1.39%,虽然负债有所下降,但降得不多。
跟其他上市猪企对比,目前新希望的负债处于偏高的水平。同样截至2024年9月末,牧原股份的总负债虽然达到了1117亿,但资产负债率只有58.38%;而温氏股份的总负债只有512.5亿,资产负债率更是只有54.84%。
负债居高不下,让新希望的现金流变得越来越紧张。截至2024年9月末,新希望的货币现金为94.85亿,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962万,两项合计也不过95亿出头;但同期新希望的流动性负债473.6亿,仅短期借款一项就达到了191.6亿。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新希望在2024年末披露了一批拟转让的资产名单,据媒体统计,此次拟转让资产中有6家饲料、养殖业企业的股权,其中包括海南新希望、南昌国雄、南宁国雄、重庆国雄、重庆希望、郴州希望各自100%股权,交易作价合计约1.94亿元;此外新希望还出让了参股公司青岛大牧人25.875%股权和参股公司民生保险3.392%股权,交易对价分别为3.98亿元和4.17亿元。
按照上述交易金额计算,若交易顺利完成,新希望将能够“回血”超过10亿,但面对庞大的资金缺口,10亿资金显然还远远不够。
除了出让资产以外,新希望还寄希望于定增。12月23日,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8亿元,计划使用募集资金27亿元投入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升级项目,总预算为34.31亿元,此外还计划投入募集资金1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债务。不过,目前定增计划还没有下文。
整体而言,虽然新希望业绩成功扭亏为盈,但其负债依旧沉重,一旦公司稍有不慎,新希望的前景无疑令人担忧。
挑战仍在继续
在1月初举行的2025年工作启动会上,董事长刘畅提到:公司在2024年虽实现了扭转局面,但仍处在“持久战”阶段,接下来的2025年将至关重要,需要全体员工统一认识,齐心协力、继续奋战。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除了负债问题之外,目前新希望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尤其是在猪价方面。
上面的内容中提到,2024年新希望的业绩之所以能扭亏为盈,跟猪价回暖有关。
据机构分析,2024年全年生猪出栏均价在16.7元/公斤,同比2023年均价15元/公斤上涨近11.23%,可见2024年猪价确实上升了。
然而,进入2024四季度之后,猪价开始出现明显回落。猪易数据监测显示,截至2月7日,中国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14.93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35元/公斤,跌幅达2.29%。目前,全国各大区域生猪价格均呈现下跌态势,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和华南地区生猪平均价格继续走低,从消费端来看,北京和上海两大主要消费城市的批发市场白条猪价格也出现下跌。
此前,侃见财经曾提到一个观点——经历了上一轮超级猪周期之后,国内生猪养殖业的资本化程度陡增,猪周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9—2023年,上市猪企“三巨头”累计融资就超过5874亿元;资本化带来的就是国内生猪供给结构的转变,以及猪周期逐渐消失。目前,生猪养殖行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大型养殖机构的非理性“追涨杀跌”行为将减少;大型猪企更注重降本增效,以此代替简单的产能去化与扩张,猪价则将会趋于稳定,再结合近期的猪价走势来看,猪价确实是趋于稳定,但却是往着低价的方向“走稳”。
从目前来看,猪价经历了2024年三季度短暂的反弹后,未来大概率会在低价徘徊,新希望想要借高猪价再次获利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
当然,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猪价,新希望并非没有想过办法,例如刘畅在工作启动会提到的“修复国内饲料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跟其他猪企不同,新希望是从饲料业务起家,截至2024年上半年,新希望的绝大部分营收仍来自饲料业务,上半年饲料业务的营收为328.86亿,占收入的比例为66.33%,而养猪业务的营收为146.73亿,占收入的比例为29.6%。
不过,饲料业务是一个并没有太大想象空间的业务,其毛利率长期在5%以下,2024年上半年饲料业务的毛利率仅为4.23%。对于新希望而言,无论是出于估值还是未来的发展空间,养猪业务还是最关键的,从这一点来看,新希望的挑战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