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措施击中特朗普选区
作者:绮蝶
特朗普政府2月初以芬太尼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作为反击,中国自2月10日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以及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等。对于中国此次快速、精准的反制措施,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调研分析称,中国的此轮关税将严重冲击美国不同地区的区域产业集群、供应链和就业,而受反制关税影响的行业中,近三分之二的工作岗位位于支持特朗普的县,使支持特朗普的选区在关税战中承担了更严重的代价。
调研文章作者长期关注美国产业政策、政府创新项目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分别是该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马克沁(Robert Maxim)、研究员马克·穆罗(Mark Muro)和研究助理施莉娅·梅特库帕利(Shriya Methkupally)。为了探讨贸易战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影响,他们借鉴了布鲁金斯学会都市政策项目(Brookings Metro)2018年的研究,分析和评估哪些地区的就业岗位最容易受到中国反制措施的冲击。文章称,尽管美中贸易冲突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战略博弈,但其影响却是局部的且不均衡的,因为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各不相同。
调研分析称,在特朗普威胁对外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地区经济及当地就业往往成为贸易争端的牺牲品,尽管不同地区受影响的程度并不相同。本周,由于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提议在最后一刻被暂停,美国各地社区暂时避免了最严重的经济冲击。然而,特朗普仍坚持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而中国坚持从周一开始实施反制关税。在此背景下,全美可能将再次见证国际博弈如何让地方社区遭受附带损害。
目前,中国宣布对80种美国出口的制造业和能源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其中,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能源出口品将被征收15%的关税,而卡车、房车、农机等72种制造产品及零部件则将面临10%的关税。文章提到,上述80种商品在美国官方经济分类体系《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AICS)中,涵盖了14个不同的行业类别。
▲美国可能受中国关税影响的行业总就业人数。图源布鲁金斯学会
根据布鲁金斯学会总结的数据,这些行业在美国提供了40万至70万个就业岗位。相较之下,中国在2018年实施的报复性关税范围更广,涵盖40个行业,影响了超过20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
调研称,中国本轮反制性措施涉及的商品清单较短,经济冲击力度更为集中。至于为何中国此次反击力度较2018年明显减弱,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然而,过去七年的双边关税升级以及美国对华出口限制的加剧,可能已大幅削弱中国在新的贸易战中可动用的反制手段。
所以,中国新的反制举措更有针对性、更加精准。文章称,观察美国各县受中国关税影响的情况,可以看出哪些地区最容易遭受供应链中断的冲击。美国一半的县在受影响行业中的就业比例低于0.05%,超过80%的县在这些行业的就业比例不到1%。但是,仍有一些地区情况特殊,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美国各县受中国关税影响的行业的就业比例。图源布鲁金斯学会
“与2018年颁布的关税措施类似,美国的工业中心地带再次成为中国反制措施的重灾区。其中,北达科他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肯塔基州、阿拉巴马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能源和制造业社区受影响最严重。例如,北达科他州萨金特县因制造业规模庞大,该县59%的就业岗位可能受到关税影响,成为全美受冲击最严重的县。其他受影响较大的县包括印第安纳州吉布森县(Gibson County)、俄亥俄州诺布尔县(Noble County),这两个县均为制造业中心,以及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得克萨斯州伊里昂县(Irion County),该县至少30%的就业岗位可能受到中国拟议关税的影响”。
文章称,尽管此前多轮关税和美国出口管制已使中国的报复手段有所减少,新一轮贸易战仍可能给美国企业、工人和社区带来实质性冲击。
▲美国各县受中国关税影响的行业总就业人数。图源布鲁金斯学会
从受影响行业的总就业人数来看,一些战场州或红色州的能源和制造业重镇面临较大冲击。例如,拥有3.3万个相关岗位的得克萨斯州哈里斯县(Harris County),有2.6万个相关岗位的密歇根州韦恩县(Wayne County)。另外,有2.5万个相关岗位的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梅达县(Alameda County),有1.3万个相关岗位的肯塔基州杰斐逊县(Jefferson County),以及有1.2万个相关岗位的印第安纳州埃尔克哈特县(Elkhart County)。
文章称,美国各地受中国关税影响的分布情况再次表明,尽管贸易争端通常从地缘政治和消费者价格层面被加以探讨,但其也对区域产业集群、供应链和就业构成了非常明显的冲击。鉴于本轮关税与特朗普的政策密切相关,有必要探讨相较于在2024年大选中支持哈里斯的地区,中国的反制措施如何影响那些支持特朗普的地区。
▲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前受中国关税影响行业的就业情况(按县划分)。图源布鲁金斯学会
“受中国关税影响最严重的四个县全部投票支持哈里斯。其中受冲击最严重的是得克萨斯州哈里斯县,该县以休斯敦为核心,拥有庞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然而,尽管部分支持哈里斯的大型县可能受到冲击,整体来看,受反制关税影响的行业中近三分之二的工作岗位位于支持特朗普的县”。
这再次与中国在2018年加征关税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受影响行业的就业岗位在2016年大选中支持特朗普的县和支持希拉里的县之间分布相对均衡。
文章分析称,虽然无法完全确定这次新的报复性关税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受冲击更大的将是支持特朗普的县,而不是支持哈里斯的县。
“许多受关税影响最严重的县集中在美国工业中心区和东南部地区,这些地区构成了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的基本盘。其中包括印第安纳州的埃尔克哈特县(Elkhart County)和吉布森县(Gibson County)、密歇根州的马科姆县(Macomb County)、得克萨斯州的伊里昂县,以及南卡罗来纳州的斯帕坦堡县(Spartanburg County)。而且,由于全美大多数县在2024年大选中投票支持特朗普,受到关税冲击的县也主要集中在特朗普票仓。具体而言,在2010个受关税影响的县中,1722个投票给了特朗普,而仅有288个支持哈里斯”。
调研总结认为,中国的报复性关税将更严重地影响那些支持特朗普及其共和党盟友的地区,使其选民承担更大的经济代价。在所有71个受关税影响最严重的县中,至少有10%的就业岗位涉及受冲击行业,而这些县在2024年大选中无一例外地投票支持特朗普。此前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显示,由于这些县大多位于农村地区,它们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相对较小。这进一步凸显了那些依赖受关税影响行业的小型社区,以及它们在全球贸易流动受阻时所面临的特殊脆弱性。
最后,正如本文所揭示的,关税——无论是美国主动实施的,还是外国的报复性关税——都对美国全国各地的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保护主义政策和报复行为进一步升级,美国工人和企业将面临更广泛且更严重的经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