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胜科技毛利率下滑远弱同行:狂分红2.8亿,内控不规范遭问询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2024年12月30日,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胜科技)的北交所IPO获受理,近期北交所下发一轮审核问询函。
从监管层下发的审核问询函来看,北交所就基本情况、业务与技术、公司治理与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和募集资金运用及其他事项共计五个方面提出了15项问题。
毛利率明显低于行业均值
安胜科技专注于不锈钢等多种不同材质器皿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营产品包括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具有保温效果的杯类、瓶类、壶类器皿及具有超大容量、异型等特征的特种容器等)、不锈钢非真空器皿以及其他器皿产品(塑料、玻璃、金属铝等其他材质的器皿以及杯壶配件),广泛应用于户外、家居、办公、婴童、礼品等领域,自主品牌包括“CENSUN/先行”和“IDEUS”。
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是安胜科技的主导产品,产品类型包括保温杯、保温瓶、保温壶、特种容器等,公司主营业务较为突出。
从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21亿元、11.23亿元、15.05亿元和9.49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87.9%、89.43%、93.55%和95.35%;各期的销售数量分别为2888.54万只、2632.87万只、3509.12万只和2271.98万只。2022年,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的销售数量同比下滑8.85%。
安胜科技另有少部分收入来自不锈钢非真空器皿,各期销售收入分别为1.22亿元、1.10亿元、7782.47万元和2611.50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10.47%、8.78%、4.84%和2.62%;各期的销售数量分别为348.40万只、355.64万只、278.87万只和84.28万只。
2022年度不锈钢非真空器皿销售金额同比减少1140.07万元,下降9.37%;2023年度不锈钢非真空器皿销售金额较2022年度减少3243.33万元,下降29.43%。对于该部分下滑的原因,安胜科技表示主要与销售结构、销售数量下滑有关。
报告期内,安胜科技实现营收11.97亿元、12.94亿元、16.58亿元和10.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1.45亿元、1.77亿元和1.0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61亿元、1.71亿元和9864.93万元。
在业绩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受行业发展状况、客户结构及价格机制、原材料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安胜科技的毛利率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6.12%、25.61%、25.08%和22.04%,三年六个月的时间下滑4.08个百分点。
此外,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24.95%、28.79%、31.20%和31.44%,除了2021年度,安胜科技当期的毛利率均要明显低于可比公司均值3个百分点以上。
对于差异性问题,安胜科技于招股书中作出了解释,“公司与哈尔斯、嘉益股份及同富股份均以贴牌代工模式为主,产品为定制的非标准产品,其产品尺寸、设计结构、加工工序复杂程度和工时各不相同,毛利率情况取决于与客户的商业谈判、供应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公司自身的成本管控能力等,不同客户和产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客户集中度较高
由于所处行业普遍特性,期内安胜科技的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安胜科技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8.68亿元、8.84亿元、12.67亿元和8.29亿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71%、70.41%、78.75%和83.30%。
其中,YETI是安胜科技期内第一大客户,各期销售金额分别为6.13亿元、5.86亿元、6.08亿元和3.45亿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52.75%、46.66%、37.81%和34.66%。
安胜科技于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对YETI存在重大依赖,且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对YETI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的情形。未来若YETI自身经营情况、采购战略等发生较大变化,或公司与YETI的合作关系被其他供应商替代,或由于公司研发创新力度、产品质量等自身原因导致公司无法与YETI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在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关注到,期内安胜科技前五大客户占比高于可比公司哈尔斯、同富股份、嘉特股份,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对YETI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的情形。2022年YETI净利润大幅下滑。北交所要求安胜科技说明:在主要品牌客户供应商体系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劣势,是否为其重要供应商,是否存在被替代风险,与主要客户是否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
在业绩规模扩大的同时,安胜科技期内存货及应收款水平也持续走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24亿元、1.8亿元、2.51亿元和2.82亿元,占流动资产的38.67%、31.26%、34.92%和32.43%;各期应收账款账面净额分别为2.39亿元、2.19亿元、3.55亿元和4.06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1.30%、38.10%、49.31%和46.66%。
狂分红2.8亿,内控问题遭问询
内控问题同样也受监管层关注较高。报告期内,安胜科技存在的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况包括:存在使用个人银行账户代收代付、资金占用、与多家关联方进行大额资金拆借、第三方回款、印章申请流程晚于实际用印日期等。
2021年、2022年安胜科技通过个人卡收款金额分别为1385.39万元、1016.18万元,包括废料及其他业务收入、供应商质量扣款、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等。
报告期内,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为1497.63万元、577.52万元、182.14万元和174.74万元,主要为境外第三方回款。
问询函显示,安胜科技分别于2024年4月、11月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对2021年、2022年废料产生的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进行调减,对2024年1-6月跨期收入、成本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包括调整减少应收账款账面余额470.59万元、增加存货367.20万元、减少营业收入483.91万元、减少营业成本367.20万元等。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安胜科技未缴纳社保人数为327人,未缴纳住房公积金人数为333人。对于未缴纳原因。公司方面归因于退休返聘、实习生、其他第三方单位代缴、新员工入职之后缴纳等。
在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要求安胜科技说明期内各类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具体发生原因、相关收支及交易事项入账原始凭证具体情况、来源及真实可靠性;梳理说明报告期内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披露是否完整,整改完成后是否新发生内控不规范情形,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情况及执行有效性。
此次IPO,安胜科技计划募资7.2亿元,其中计划拟投资6.9亿元左右用于扩产,另投入3000万元用于信息化项目。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安胜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上海御微直接持有公司46.90%的股权,系公司控股股东。吕峥健直接持有公司20.20%股份,并通过持有上海御微100.00%的股份、永康御乐22.75%的出资份额、永康御健0.11%的出资份额合计持有公司69.66%股份,且拥有公司 79.38%表决权,系安胜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招股书显示,安胜科技于2022年5月、2022年9月、2023年4月分别对2021年度、2022年中期和2022年度进行利润分配,利润分配金额分别为1亿元、1亿元和8000万元,合计现金分红2.8亿元。而根据历史利润情况来看,安胜科技期内现金分红金额占2021年和2022年净利润的90%以上。
截至2024年6月末,安胜科技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7亿元,当期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48亿元,流动负债总额6.72亿元,总负债7.38亿元。一边是大手笔分红,另一边大幅扩产还面临产能能否足额消化的问题,安胜科技募投的必要性受到外界不少质疑。(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