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外交官”卢沙野又回欧洲,意欲传递中方啥信号?
“战狼外交官”卢沙野又回欧洲,意欲传递中方啥信号?
随着中国的崛起,“战狼外交”也在它的对外交往上声名鹊起,并引起全球的关注。外交部的发言人赵立坚、中国的驻法大使卢沙野,是这种“战狼外交”的佼佼者,他们表情严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直击要害,给人中国已经强势崛起的压迫感,压迫的对手不知所措、无言以对。
卢沙野在担任中国驻法大使期间,其卢氏风格的“战狼外交”曾数次在欧洲以其渊博的知识、犀利的言辞,掀起争议性的舆论波澜,让他的对手和意欲刁难中国的记者望而生畏,偃旗息鼓。
上个月,卢沙野因任期已满,卸任中国驻法大使。他的卸任,欧洲也是暗自庆幸不已,终于熬走了这个难缠的对手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这个极富争议的中国外交官,又马上被北京任命为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
欧洲之所以畏惧卢沙野的回归,是因为他们害怕卢沙野渊博的知识和雄辩的铁嘴。
比如,2023年4月,卢沙野接受法国LCI新闻台专访时,曾和记者展开辩论称,从国际法的角度,甚至可以说那些前苏联国家没有有效的国际法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认定他们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
卢沙野的这句话激怒了波罗的海沿岸前苏联加盟国和部分欧盟成员国,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
近80名欧洲议员在法国《世界报》发表联署公开信,呼吁法国将卢沙野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将他驱逐出境。
针对卢沙野的犀利言辞引发了国际争议,中国官方迅速作出回应,称卢沙野有关言论仅是他的个人观点,不应该被过度解读。中国尊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主权国家地位。
不过,中国顶住了欧洲意欲驱逐卢沙野的压力,没有把他召回国内,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2个月后,卢沙野再次接受法国媒体采访,称这场风波是欧洲别有用心之人的“小题大做”。
在从中国官方渠道获知卢沙野这次任命的消息后,外界普遍猜测中国的这次任命非同寻常,在当前中美欧三角关系试探与重构的振荡期,意在向欧洲方面传递某种微妙的强硬信号。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中国和欧洲围绕电动汽车、光伏能源等产业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俄乌冲突的进一步升级以及中国涉嫌赋能俄罗斯的争议不断,也在加深着中欧双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23年3月提出的“去风险化”,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欧美对华政策的主要方向。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上台,中欧关系又面临着特朗普通过关税施压欧洲疏远中国,进一步加剧对华脱钩的压力。
然而,中国自身的庞大市场也是欧洲割舍不掉的。中欧虽有矛盾和冲突,但欧盟仍将努力改善对华关系,共同构建更强大的经济共生共荣关系。
在中欧双方都彼此释放出善意的关头,中国却让卢沙野重返欧洲,着实让一些人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是啥意思?
一名欧盟外交官疑问道,你不得不想问,为什么卢沙野会在这个时候被放在这个位置,“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
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特朗普的重返白宫以及欧盟内部的对华争议,北京任命卢沙野意在向欧洲传递强硬信号。
这里的一个很深刻的背景是,一些欧盟成员国希望向特朗普示好,对华采取更强硬立场,但其他一些与中国有着更深贸易关系的国家,则希望布鲁塞尔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北京此次派卢沙野重返欧洲,很可能是为了以中国的韧性和强硬对冲欧盟内部的对华强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