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立法院連連挫敗後,決定推出大罷免運動
民進黨在立法院連連挫敗後,決定推出大罷免運動,針對國民黨41席區域立委進行大罷免。
一開始是被稱為老狐狸的總召柯建銘叫陣,在賴清德也點頭同意後,民進黨是從點線面,擴大成全台烽火連天的政治運動。
我觀察,民進黨是由五個層面發動總攻:
一是輿論攻勢,民進黨已完全控制媒體,這次國民黨聯合民眾黨砍掉媒體宣傳費預算,各個媒體的既得利益受損,必然瘋狂配合民進黨的大罷免運動。
二是司法檢調助攻,只有媒體報導,充其量就是狗吠火車,虛張聲勢,但如果有司法檢調跟進就不同了,沒事也搞成有事一般,羅織入罪正是司法檢調的強項。
三是側翼啓動,搭配公民團動發動罷免,表面上是民間的自發行動,其實背後的黑手就是民進黨和執政當局。
四是國安抹黑,栽贜大陸統戰介入,利用這次藍白聯軍刪除總預算機會,指大陸在幕後操控國民黨民眾黨,把大罷免提升到安全層次。
五是台獨財團領軍,民進黨這次搞大罷免的特色,就是由台獨大金主曹興誠領軍,這位由統變獨的外省大金主,對企業界有一定程度的帶頭效果。
現在要看國民黨怎麼回應了,大致來說,有三種策略:
一是被動還擊,這一來不但氣勢弱了一截,而且立法院內戰力大損,支持者也洩氣了。
二是全面還擊,民進黨搞全台大罷免,國民黨也針對民進黨38席區域立委,全台反罷免。
這一來勢必烽火連天,社會進入仇恨動員的對立衝突。
而且國民黨身為在野黨,即使有民眾黨相助,資源仍遠不及執政的民進黨。
三是選擇指標人選,進行重點出擊,攻敵之必救,直接打其七寸之地。
我認為國民黨應選出七、八席民進黨立委,採取重點罷免,如台北的吳思瑤、新北市的蘇巧慧、台中的蔡其昌、台南的林俊憲、高雄的黃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