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到美国对外渗透大动脉,国际开发署万人遭裁

最近特朗普和马斯克,对于内部裁员的重点,集中在“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

美国这个“国际开发署”,是美国对外搞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主要机构。长期以来,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对外援助为名,资助干涉他国内政等活动,在国际上广受批评。

2023年,美国在国际援助方面的支出达到680亿美元,这笔支出有2/3是拨给了国际开发署,大约有400亿美元。

所以这个“国际开发署”可谓是经费充足。

而所谓“援助”,就是在对外搞颜色革命渗透,收买全球媒体等等。

据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通过庞大的资金和外交网络,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地区派遣人员,开展活动,其资金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持NGO组织。利用这些遍及全球的NGO组织,美国国际开发署大力宣扬所谓的“民主”价值,深度渗透到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

500

再说说渗透全球媒体。

英国BBC的“BBC媒体行动”,在2024年就获得国际开发署捐助了323万美元,是“BBC媒体行动”的第二大捐助者。

马斯克也转发了美国政府通过USAID资助BBC的说法,并表示:“BBC 实际上是国家资助的媒体。”

不过很快BBC就澄清称,“BBC媒体行动”是国际慈善机构,是独立于BBC的存在,完全依赖捐助者和支持者开展工作。

不过问题来了,完全依赖于“国际开发署”捐助而开展工作的BBC媒体行动,能开展什么行动,是可想而知的。

特朗普在2月6日发帖称,“美国国际开发署对这些媒体的资助堪称史上最大丑闻!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其他政府机构盗取了数十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给了假新闻媒体,作为创造有利于民主党好故事的回报。”

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媒体这事情,倒还真没冤枉它。

我随便搜了下,就在Internews网站上搜到这么一条新闻。

2023年3月,Internews、微软公司和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宣布建立新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媒体生存力加速器,帮助独立新闻机构实现财务可持续性。

500

这篇文章末尾对于Internews和国际开发署的介绍,就已经非常直白,相当于是自爆。

Internews 对自己介绍是:Internews 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为 100 个国家的独立媒体提供支持。Internews 培训记者和数字版权从业者,打击虚假信息,并提供商业专业知识,帮助媒体机构实现盈利。

500

Internews对于国际开发署的介绍是:“美国国际开发署代表美国人民在国外推广和展示民主价值观,推动世界走向自由、和平和繁荣。为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国际开发署通过合作和投资领导美国政府的国际发展和灾难援助,拯救生命、减少贫困、加强民主治理,帮助人们摆脱人道主义危机并在援助之外取得进步。”

抛开那些美化的说辞,其实这就很直白的说美国国际开发署是在对外搞美式民主价值观的渗透宣传,并且是“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来对外进行“发展和援助”。

所以,国际开发署就是美国对外搞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

Internews网站上还有这么一个项目计划,是公开的,叫做“乌克兰媒体项目”。

500

根据该网站介绍,这个乌克兰媒体项目就是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是致力于“增强当地媒体的能力,扩大乌克兰公民获取高质量新闻和信息的渠道。”

而该项目就是由 Internews Network 在 2018-2025 年间实施是乌克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媒体发展活动,代表着对乌克兰独立媒体部门 7500 万美元的重大投资。

很显然,这个Internews跟美国国际开发署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还查了下,Internews的总裁Bourgault是在2001年加入Internews,辞职之前,她在美国国际开发署工作了6年。

500

有意思的是,Internews官网对于Bourgault的介绍,目前已经被删除了,这完全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500

而且目前Internews官网对于整个管理层的介绍页面是都删除了,显然国际开发署的大裁员,对其有很大影响

500

除此之外,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决定暂时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决定给所谓的独立媒体带来了严重危机。

还说“前苏联独立媒体将受到影响”

500

该报道称,无国界记者组织东欧和中亚分部负责人 Jeanne Cavelier 警告称,冻结资金对前苏联地区的许多独立媒体来说将是“灾难性的”,乌克兰的大多数媒体都依赖美国的资助。Cavelier 表示,在白俄罗斯剩下的独立新闻媒体中,至少有六家报告称资金已完全中断,这些媒体目前都已流亡国外。

在俄罗斯,最大的独立媒体之一 Meduza 将于周五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其未来发展。索尔说,其他媒体已经开始实施裁员和减薪。

这些由国际开发署资助的所谓“独立媒体”,压根没有半点独立性,只是美国的传声筒而已,所谓独立,就是按照美国的想法,去为了反而反,为了黑而黑。

之前特朗普加关税,我是坚决反对。特朗普说接管加沙想搞种族清洗,我也是痛骂特朗普。

不过,特朗普和马斯克想要关闭国际开发署,那我肯定是支持的,这确实是裁员能裁到美国对外渗透的大动脉上。

美国官员称,国际开发署若遭解散将严重削弱美国软实力外交工具。

而所谓美国软实力的外交工具,说白了,就是美国对外搞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这样的工具,要是被关了,那就真的大快人心。

美国国际开发署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办公室在2月3日突遭关闭,员工于凌晨收到邮件,通知其“不用前往办公室”。

据报道,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三大支柱”为国防、外交和发展,分别由国防部、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主导。

这里的所谓“发展”,实际上就是美国对外搞渗透,可见国际开发署对美国搞渗透的重要性。

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雇员超过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

据路透社报道,4名消息人士当地时间2月6日向该媒体披露,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1万多名雇员裁减至294人,其中非洲局留12人,亚洲局留8人。

国际开发署是1960年成立。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律,确认了国际开发署作为一个独立行政机构的法律地位。

所以,特朗普并不能单凭行政令就解散国际开发署,需要国会通过。

所以特朗普采取的策略就是先换人,再裁员。

2月3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指责国际开发署领导层“不服从命令”,并表示他现在是该机构的代理负责人。

特朗普没有任命新的国际开发署署长,是直接让鲁比奥代理署长,并且冻结国际开发署海外支出90天,然后再让马斯克去进行大刀阔斧的裁员。

特朗普表示,美国国际开发署“一直由一群激进的疯子掌管,我们要把他们赶出去……然后我们会就该机构的未来做个决定”。

特朗普当天还重申了对马斯克的支持。他告诉记者,他觉得马斯克“干得不错”。

显然关闭国际开发署,是特朗普同意或者说是特朗普指使马斯克这么干的。

关闭国际开发署自然是大快人心,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特朗普和马斯克并不是为了我们好,才去关闭国际开发署。

特朗普和马斯克是为了自身利益才去对国际开发署动刀子,我们可以支持特朗普去关闭国际开发署,但也不用因此觉得特朗普有多好,还是要记得,特朗普是一个对我们充满敌意的人。

国际开发署是美国对外搞渗透的一把刀,之前这把刀握在民主党手里,而现在特朗普和马斯克搞裁员,真正目的只是想把这把刀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想把这把刀扔了。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经表示,该机构所执行的“众多职能”将会继续,但相关支出“必须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

鲁比奥表示还表示,在为期90天的海外支出冻结之后,“每一分钱”都必须有证据证明能够让美国变得更安全、更强大、更繁荣,才能合理化支出。

说白了,特朗普只是想真正掌控美国政府,才这么去干,而不是为了给我们断狗粮,因为当特朗普完全掌控国际开发署后,特朗普就会按照他的方式和想法,去发新的狗粮,来继续对我们搞舆论战,这一点,我们是需要有清醒认知。

不过,经过特朗普这一折腾,美国对外渗透工作,起码得混乱个大半年,对我们来说,总归是好事。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