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代理年赚18亿元,颖通控股冲击“国内香水第一股”

去年7月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后,近日,国内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颖通控股更新了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若颖通控股顺利上市,其将成为“国内香水第一股”。

1.颖通控股冲击“国内香水第一股”

2024年7月,国内香水巨头颖通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BNP Paribas、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但截至今年初,颖通控股并未收到来自证监会的批复。2月7日,颖通控股更新了招股书,法国巴黎银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继续冲击IPO。

颖通控股是一家品牌管理公司,招股书显示,其经营香水、护肤品、彩妆、个人护理产品、眼镜、家居香氛等品类产品。管理的外部品牌总数共66个,包括爱马仕、梵克雅宝、萧邦、澳尔滨、罗拉玛斯亚等。除了分销采购品牌授权商的产品,对该等产品授权商的市场部署也是颖通控股的主要业务之一。

500

图片来源:招股书

其中,香水是颖通控股的主要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颖通控股分别实现收入16.75亿元、16.99亿元、18.64亿元、10.64亿元,来自香水产品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9.3%、88.5%、81.7%、83.1%。收入逐年增加的同时,颖通控股的年内溢利也较为可观,报告期内分别为1.71亿元、1.73亿元、2.06亿元、1.15亿元。2024年3月31日至9月30日,颖通控股年内溢利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19.79%。

500

图片来源:招股书

按2023年零售额计,颖通控股是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也是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第三大香水集团。

2.业绩增长却暗藏隐忧

品牌管理为颖通控股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也给其带来了挑战。颖通控股在招股书中写道:“我们几乎所有收入均来自销售香水、护肤品、彩妆、个人护理产品、眼镜及家居香氛的外部品牌。”过于依赖外部品牌,或将给企业的销售计划和业绩带来风险。

2022年,一家奢侈品牌的品牌授权商与颖通控股的分销协议到期,且该品牌授权商决定不再续约,受此影响,颖通控股的分销渠道毛利率从2023财年的48.3%下滑至2024财年的45.8%。而随着多家奢侈品巨头开始收回香水、美妆业务,此类情况或许还将发生。

500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另一边,国内香水起步晚,渗透率低,意味着行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近些年,除了国际品牌,国内市场也涌现了很多国产品牌,如RE调香室、观夏、闻献等。其中,据媒体报道,2023年,观夏营收超过1亿元。与此同时,观夏还颇受资本的青睐。天眼查显示,2019年至今,观夏母公司北京广宜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了来自真格基金、红杉中国、美次方投资等的三轮融资。国产品牌崛起,将会给较为依赖香水业务的颖通控股带来一定影响。

500

图片来源:天眼查

此外,提交上市申请之前,颖通控股进行了大额分红。共间接持股100%的创始人刘钜荣夫妇获得了累计6.31亿元分红,超过同期三个财年净利润之和。此时进行大额分红,可能会引发外界对颖通控股现金流的担忧。

3.自有品牌能否挑大梁?

事实上,对于过于依赖外部品牌,颖通控股正在寻求解决之法。招股书显示,1999年开始,除了管理外部品牌之外,颖通控股还管理着一个自有品牌——Santa Monica,主要产品为香水和眼镜。如今Santa Monica旗下有S系列、M系列、K系列和太阳眼镜等眼镜产品,以及2022年推出的五款香水。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Santa Monica产品产生的收入分别为约100万元、530万元、170万元、650万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0.1%、0.3%、0.9%及0.6%。可见,颖通控股的自有品牌还未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

500

图片来源:招股书

此次IPO,颖通控股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力自有品牌。颖通控股表示,此次IPO募集的资金,除了用于收购或投资外部品牌、开发和扩展自营零售渠道等,还将用来发展自有品牌,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不过,“趣解商业”注意到,Santa Monica还未在京东、淘宝、拼多多三大主流电商平台上设立旗舰店,抖音上也没有Santa Monica的官方账号。颖通控股的线上零售品牌拾氛气盒旗舰店中,多为外部品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颖通控股想要从代理商转型为品牌商并不容易。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其想要让自有品牌挑大梁,还要在品牌建设、扩展直营零售商渠道、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

站务

全部专栏